【為什麼我們要推薦這本書:提分手的勇氣:為什麼我們離不開討厭的人

不敢吵架的人總是壓抑著,對方無從得知你的情緒,跟其他人抱怨也解決不了問題,久了只會讓自己更不開心(文中表示會悶出病來是真的)。當對方踩到了妳的底線,就「適當的」跟他表達吧!

(責任編輯:王愉賀)

「害怕被別人討厭」其實是害怕別人。

為什麼害怕呢?因為他們很軟弱。

心理軟弱是依賴心強烈、內心有重重矛盾的狀態。因為不安,所以不具備一個人過下去的心理能力。

依賴心強烈的人進了麵包店想買麵包。他指了指自己想買的麵包,店員夾起了麵包,結果卻在他的眼前將麵包掉在地上。即使麵包掉在地上,內心軟弱的人依舊會買下它,因為他們不敢說:「請幫我換別的麵包,我不要掉在地上的。」

消費者站在強勢的立場,指的是社會經濟上的強勢,而內心衝突的消費者則經常在心理上處於弱勢。心理上的強勢和社會經濟上的強勢,兩者截然不同。

依附性的敵意不是成熟人的敵意。

這就是埃里希.佛洛姆所言──「無法解決的衝突」(An Insoluble Conflict),如同卡倫.霍妮也說過的「Unresolved Conflicts」。

無法解決的衝突,因此陷於心病中。這其實吵架就可能解決。

吵架就不會得心病,吵架能傾吐自己的情感,紓解壓力。吵架可以建立彼此關係的切入點,知道對方的情緒。吵架像是在對方的心與自己的心之間,挖掘一條相連的隧道。

但是依賴心強烈的人總是害怕別人認為他們不好,或是害怕失去對方,因而無法直接將憤怒表現出來,也就是無法和對方吵架。

覺得吵過架之後就再也回不去的人,通常不吵架。因為不吵架,所以透過背地裡說壞話的方式,藉此掃除情緒無法吐露的不快。但是光憑說壞話並無法掃除心中的不快,於是他們變成極為操心,或是有偏頭痛、憂鬱症、心理疾病的人。

他們想忘掉心中的不快,於是他們設法在一個與憎恨對象無關的世界裡做些什麼。能不能做出些什麼,攸關當事人的心理成長。

心理沒有成長的人,被「不滿的人」盤據心頭。他們的情緒無法從「不滿的人」抽離。所以在一個和「不滿的人」無關的世界裡,他們無法從事任何創造性的活動。

所有的生活基礎全在心理上的成長。心理成長失敗,一切全是零。零無論怎麼乘還是零。反過來說,心理成長如果成功,即便沒有錢、縱然沒有權力,擁有幸福的可能性將大幅增加。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提分手的勇氣:為什麼我們離不開討厭的人》,由上奇時代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圖片來源:《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