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導讀:無止盡的爭吵、性格上的歧異,累覺不愛,離婚收場。
離婚,是一段已經腐蝕得見骨的婚姻的結局。為什麼結婚時的信誓旦旦,到最後都被磨得不見蹤影呢?
為什麼夫妻會離婚呢?心理治療師 Peter Pearson 表示,在他處理過的案例裡,超過 60% 的夫妻都有以下兩種症狀的其中之一。
1、 害怕吵架,不敢溝通
因為害怕講出自己心裡話後,會導致情緒化爭吵,所以不敢溝通,即使溝通可以帶來效益。這種情況常常發生在一方強勢,另一方弱勢的夫婦身上。
一方強勢、一方弱勢,不代表強勢那方掌控弱勢那方,但是,這的確會導致溝通不良。解決辦法就是所謂的異化—雙方互相了解自己、以及對方的性格。了解彼此的差異,是良好溝通的大前提。
2、 過度強勢,爭主導權
另外一種夫婦是這樣的:雙方都很強勢,雙方都爭著婚姻裡的主導權,雙方都想控制對方。甚至,雙方會沉溺在指責對方的快感裡,藉著凸顯自己的主導地位,產生幸福感。所以爭執不斷,因為彼此都想主導。
解決這種「相愛相殺」局面的關鍵字就是「妥協」,先妥協不代表先示弱,它顯示的是你很珍惜這段感情。並且,如果爭吵了,要學會跳脫主觀框架,手指不要再一味指著對方,可以試著傾聽並客觀地去看整個爭吵內容。
最後,一段穩定的婚姻,需要「溝通」與「傾聽」去維繫。了解彼此,才會對這段關係有信心。
責任編輯:李恬芳
(參考資料:Lifehack ,圖片來源:Visual H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