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愛貓的人會發現,貓咪不光只是會喵喵叫,他們其實還有很多種語言。為了讓大家更親近家中的主人,這 10 個最常見的話貓奴們一定要學會喔!(責任編輯:吳玲瑄)

文:JaneA Kelley
翻譯:Marssi Draw

貓咪可以發出 100 種叫聲。而因為我們無法理解貓咪細緻的身體語言,所以他們會混合組成不同的叫聲和我們說話。

也許你已經發現,貓咪在生活中花許多時間和精力和其他貓咪溝通,但卻很少對其他貓貓喵喵叫。如果他們說的話和做的動作一樣多,你可能就會希望牠們不要說話 XD。當然,大部分人類都不太擅於觀察貓咪的身體語言(畢竟我們不是貓 :p),像是牠們透過耳朵和尾巴細微擺動所傳達的意義,貓咪通常會「使用自己的語言」來幫助我們了解牠們的感受和需要。

1、喵喵叫 The meow

幼貓喵喵叫的機會比成貓多。因為幼貓出生時聽不見也看不見,牠們會發出這個聲音來吸引媽媽的關心。成貓幾乎很少對彼此喵喵叫,但是牠們對人類發出喵喵的叫聲時可能也是出於同樣的原因。

2、呼嚕聲 The purr

貓咪在感到滿足的時候會發出呼嚕聲,但有時也會在生病或受傷時發出呼嚕聲來安撫自己。大約每秒 25 赫茲的呼嚕聲被認定為具有療癒的功能,就像是一種體內的按摩。

3、顫音 The trill

貓咪發出的顫音是一種介於喵喵叫和呼嚕之間的聲音,代表了友好歡迎的意思。影片中這隻小可愛一邊喵喵叫,一邊熱切地發出顫音!

4、吼叫聲 The growl

吼叫是一種警告的聲音。貓咪對另一隻貓吼叫時就是在說:「離我遠一點,再不聽話我就要出爪了!」

5、嘶嘶蛇叫 The hiss

貓咪在害怕或生氣的時候會發出嘶嘶的聲音。這個聲音有警告的意義,通常會出現在上述的吼叫聲之後。

6、啾啾咩咩碎唸 The chatter

如果貓坐坐在窗邊盯著外面的松鼠看,耳朵豎起、眼神專注,但是牠卻無法出門去追松鼠,就可能會發出碎唸的卡嗒聲。這表示了激動或挫折。

7、嗷嗚嚎叫 The yowl

母貓發情的時候會發出這種極度渴望的哭叫聲,希望能吸引公貓來舒緩牠們身體渴望生小孩的痛苦。而另一種尖叫聲是嗷嗚聲的變化,代表了打架前的警告聲音。

8、嗶嗶聲 The beep

我的貓咪湯瑪士想要爬上我的筆電時,牠都會坐在地板上盯著我,發出急促的「嗶」或「耶喀」的聲音。我把那種聲音解讀為:「嗯…不好意思。」

9、啵啵 The burble

啵啵聲是混合咕嚕、喵喵和吼叫聲的一種聲音。即使包括了吼叫聲,啵啵聲也沒有負面的涵義。這是蘇西引人注意的聲音,就像「阿囉哈」一樣代表許多種意義。她在感謝我關心的時候也會發出啵啵聲。

10、嚎叫 The wail

我餵貝拉的時候要在關著門的房間裡,如果沒關門的話,她就會狼吞虎嚥地吃飯,接著就會偷吃蘇西和湯瑪士的食物。通常她會比其他的貓咪還早吃完,然後她就會開始發出聲嘶力竭的叫聲:「拜──託──讓我出去!」我會回答:「貝拉,再等一分鐘就好。」當然,只要其他貓吃完我就會讓她出來。

延伸閱讀:
日本貓醫師跪求:不是所有魚牠都可以吃,別再餵貓吃這個了!
狗狗搖尾巴心情好,那貓貓呢?10 種貓咪尾巴身體語言

(本文與圖片經仰望動物醫院授權翻譯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貓貓的 10 種叫聲和代表的意義〉。圖片來源:Tamba Budiarsana,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