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一個光鮮亮麗的設計師背後有怎麼樣的故事?這個女孩並沒有雄厚的家庭背景,拚了命到日本學設計,儘管遇到種族問題,還是以第一名之畢業,並創立了個人品牌,獲得藝人、模特兒等喜愛。(責任編輯:吳玲瑄)

文:郭育志

TSUMIRE,臺北人,2011 年進入日本東京文化服裝學院,2013 年以院長獎(首獎)畢業,曾擔任日本歌手/DJ/設計師 YULIA 助理,也曾任職於 Dover Street Market Ginza 部署川久保玲,2015 年生下女兒 IVY 並以女兒之名創立了品牌「 THE IVY TOKYO」,2016 年回到臺北舉辦首場展示販售會。同年,以設計師身份成為文化服裝學院第一位臺籍特別講師,並於一年一度的文化祭中成為首位開辦展示販售會(東京初展)的臺灣畢業生。至今則為多位臺灣藝人、模特兒、部落客御用配戴飾品設計師。

以下以第一人稱重現受訪者 TSUMIRE 的故事。

心之所向的時尚殿堂,文化服裝學院

我從小學開始就很喜歡日式風格的裝扮,喜歡他們不斷尋找獨一無二的精神。國二那年,我無意間接觸到一本名為《KERA》的雜誌,裡面記載著滿滿的視覺、古著、嬉皮、龐克風格等令我為之動容的「街拍」作品,而其拍攝地點皆為東京表参道,爾後的 10 年我便成為他們的忠實讀者(每期購買),看著雜誌的同時,我彷彿置身拍攝現場,該雜誌上每一期的作品(模特兒的穿搭風格)著實令我感到驚艷,然而其創作者幾乎來自「文化服裝學院」。

除了感到讚嘆佩服不已,我更好奇究竟是什麼樣的學校可以培養出這麼多優秀的「型人」,而我欣賞的設計師及模特兒皆來自該校,於是我便開始研究「文化服裝學院」,並將此校設定為我人生的目標之一。

他們總說,有錢才能出國

許多旅外臺灣人總備受批評:有錢才能出國。老實說,這句話對我而言也反映出了某部分的現實……。站在他們(所旅居的國家)立場而言,都希望外國人是來消費的,倘若沒有足夠的經濟或工作能力,就可能衍伸出丟護照等違法行為。

而我校的臺灣留學生幾乎來自經濟優渥的雙薪家庭,於是每逢寒暑假期時,同學們多半到各地旅遊或返鄉回國,而我則是沒日夜的打工(留學簽證基本原則,每週打工時數不宜超過 28 小時),但我實在沒法遵守太多規矩,倘若我不拚命,我便沒有下個學期。為了堅持夢想,除了心力交瘁,接踵而來的便是累垮的身體。

除了開源,當然也得節流。以前在臺北生活時為了省下搭乘捷運的費用,我寧可天天步行 25 分鐘後轉乘公車(每趟省下 8 元,幾年下來便省下好幾千元);國高中時,我總是堅守在打菜台面前,等著打包;高中畢業後便開始製作手工商品,並於網拍及市集販售,同時也在多媒體公司兼職美編,也曾在餐廳打工,扣除工作與自修日文的時間,平均一天只睡 3 到 4 個小時。6 年前的我,便是拚了命的存到了昂貴學費,及得來不易的存款證明。

關於 THE IVY TOKYO

當我進入文化服裝學院後的下一個人生目標,便是擁有自己的品牌。說實話這個決定也曾讓我悵然若失,感覺好不容易達成的夢想與里程又得重新來過,徬徨著畢業後的自己又該何去何從(在日本有許多職業是無法給外國人簽證的),情勢所逼之下我選擇進入服飾業,成為一名販售員,那雖不是我的理想,卻也無可奈何。

懷孕後因孕吐等不適太過嚴重,只能成天待在家裡,卻也因此投身創作(包括規劃、繪畫、設計等,範圍從衣服延伸至飾品甚至生活用品),其中最讓我有成就感的,是我在畢業製作時所使用的鐵絲樹脂藝術,故我便以此持續進修及創作,在我的攝影師好友陳思瑾跟家人(特別是媽媽)的鼓勵下,女兒出生後的第 5 個月,我以女兒 IVY 之名,創立了我的品牌,運用網路從日本將作品銷回臺灣,也在與客人的互動之間得到了許多再出發的動力,同時也在作品之中找到了自己。

在科技發達的現今社會裡,人與人之間好像缺少了些什麼,我想透過雙手傳達我對每個飾品的情感,也希望能透過創作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並重拾那些逝去的溫度。

THE IVY TOKYO 的經典系列是由純手工的纖細鐵絲凹成,並以手染乾燥花加工硬化製成的「精工人造花」,藉此創造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耳環。我希望這些花朵能在每個女孩身上永不凋零、美麗綻放。

很多日本人問我為何喜歡日本的穿搭,而非歐美?我總是笑著說:「能把歐美時尚穿成完全符合亞洲人的風格就唯獨日本了吧!」(這不是抄襲,而是結合及進化),對我而言,日式時尚保留了己身文化的所有風格,不因主流而失去自我,對我來說,這便是日本這個國家的最大魅力。不必在乎今年流行什麼顏色,而是由心情來決定你的顏色。

從院長獎畢業,成為首位臺籍講師

首先,我想感謝我的畢業製作專題老師,她總說:「妳實在太讓我印象深刻了,」到哪裡都會不斷介紹我的作品,並且給予我許多上臺發表的機會,成立品牌過程中,老師也總是提供我多方意見及鼓勵,在某個因緣際會下,學校剛好開設了相關課程並且需要這方面的人才,於是我便很幸運的成為了文化服裝學院的首位臺籍講師。

經常有人問我,身為一位外國人該如何得到日本人的尊重且信服?面對外國人,日本社會難免會有差別待遇,但有一部分原因或許是因語言上的表達所導致的誤會,在校內常有留學生會為自己築起一道高牆,以免受傷。我曾遭遇日本同學對我批評、甚至抄襲我的作品,但我仍認為我們更應掌握身為外國人的優勢,去呈現我們不同反響的文化及風範。除了不斷努力,便是堅定意志。

春天,是櫻花盛開的季節,今年是我第六次看著櫻花落淚,並不是櫻花的美催人淚下,而是讓我想起了當年那個充滿力量的自己。

我知道我並不完美,但我努力追求完美。──所謂夢想,即便達成,也不代表你完美了,但所有的失敗經驗都將趨使你的內心變得更加茁壯而美麗。

現在的我,是一名日本設計師,有了寶貝女兒 IVY、有了自己的手工品牌 THE IVY TOKYO,並成為母校文化服裝學院的第一位臺籍講師。

你有夢想嗎?夢想並不是一句口號。沒有實現不了的夢想,只有不夠努力的自己。我相信,只要你願意嘗試,一切的一切都將會開花結果的,而所有的努力也終將會有回報的。

延伸閱讀:
維多利亞·貝克漢絕對是人生勝利組!但是你知道她小時候被孤立、設計品牌還被唱衰嗎?
【令人信服的女老闆】產品價格這麼貴,當然品質也要好——化妝品界賈伯斯的故事
她所設計的高跟鞋,不再讓女人的雙腳血跡斑斑,更帶領台灣品牌前進全世界

更多換日線好文:
日本設計殿堂,67年來第二位台灣畢業生林唯哲:「出國留學不是遊戲,我要把台灣文化帶出去」
旅英服裝設計師潘貝寧:台灣品牌,要更勇敢說自己的故事
你是誰?並不單單取決於你或父母來自哪裡
「我要讓世界上更多人知道臺灣這個國家」──日本攝影師小林賢伍,走遍全臺捕捉寶島之美

(本文經合作夥伴換日線 CROSSING 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沒有實現不了的夢想,只有不夠努力的自己,」──首位臺籍講師TSUMIRE的設計師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