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87221139_b6ddb24f94_z

【為什麼我們要推薦這本書:逗點女王的告白「Between you and I」是連美國人都會犯錯的英文,字面上來看好像沒有什麼奇怪的地方,但是抽絲剝繭、深入討論其中的文法問題,就會發現:天啊!這種最基本錯誤,竟然還是會誤導所有以英文為母語的人。這本書的作者是《紐約客》編輯瑪莉‧諾里斯(Mary Norris),她用她三十年來的文字經驗,點出許多連以英文為母語的人都會犯的語言錯誤。(責任編輯:吳玲瑄)

偷偷告訴各位讀者,凡是發生下列情形,我內心都難受不已,英語要是人也會嚇得顫抖:例如賣鞋店員為了贏得我的信任,探過身子對我說:「Between you and I…」(偷偷告訴妳);或是電影中角色向女生抱怨:「it’s just not right, lumping you and I together.」(我倆被送作堆也太扯了吧。);或奧斯卡獎最佳女主角得主致詞時說:「for getting Sally and I together.」(謝謝讓我和莎莉一起。)也許大家是一時情緒激動才脫口而出,認為「me」有點隨便,比較適合在家裡講,正式場合就不太得體。

「Between you and I」是普遍的文法錯誤

保守的學者已抱怨這個習慣幾百年了,但我們只要回到 1961 年就好,當時戴特.麥克唐納針對韋氏詞典第三版寫了篇評論,提到「between you and I」已成為時下普遍流行的文法錯誤。大衛.福斯特.華萊士(David Foster Wallace)曾針對《加納當代美語用法》寫了一篇評論,並在引言中列出常見的重大文法錯誤,「between you and I」名列第二。加納則用了超過一個專欄的篇幅討論「between you and I」,指出犯此文法錯誤的「幾乎都是學養豐厚的講者,亟欲展現自身的文雅,卻反而重重跌了跤。」

都是因為他們裝什麼他媽的禮貌

首先,我們得先肯定這些口誤背後的動機──賣鞋店員、劇本作者、電影明星等前述案例,其實都很懂得自謙,把他人擺在第一位。我們也要語帶溫柔地指出,要不是他們裝什麼他媽的禮貌,偶爾把自己擺在前頭,就會知道自己錯在哪了。沒有人會在句子開頭就說「Between I and you」,也不會抱怨「lumping I and you together」,或在致謝時說「for getting I and Sally together」,就連拉爾夫也不大可能說:「We have already reserved that alley for I and Teddy」,儘管聽起來頗為霸氣。但只要先說第一人稱,改用「me」而非「I」,就會明白「me」才是正確的受詞──「Between me and you」、「lumping me and you together」和「getting me and Sally together」。

如果你覺得這樣不禮貌,媽媽或小學老師會有意見,那就把「me」搬到後面,成為「Between you and me」、「lumping you and me together」和「for getting Sally and me together」,兼顧文法和禮節。至於在影集裡開巴士的拉爾夫,保留「reserving an alley for Teddy and I」倒不打緊,因為飾演拉爾夫的傑奇.格黎森(Jackie Gleason)是喜劇演員,角色演得愈荒謬愈好,語法出錯更憑添笑料,也顯示了拉爾夫受創的自尊心與對優越感的渴望,以展現自己比諾頓更有學養。這點也凸顯出他的無知,讓觀眾覺得自己比較聰明,透過對話來出人洋相。

這個文法錯誤無論家中或工作上都會出現(工作上根本不該出現),放鬆度假或假日加班時也未曾少過。曾經有對夫妻到我在洛可威(Rockaway)的住處拜訪,姑且稱他們為佩妮(Penny)和傑特(Jeter)好了,兩人吃起我擺在桌上的一碗櫻桃。傑特說:「Don’t put a bowl of cherries in front of Penny and I.」(下次不要把櫻桃放在佩妮和我的面前啦。)我很高興買到他們喜歡的水果──我自己也愛吃櫻桃──我也不會因為傑特沒說「in front of Penny and me」就把那碗櫻桃拿走、不給他吃。我甚至覺得他對老婆的關愛很有魅力,展現了心思細膩的一面。但那個文法錯誤的確讓我不大自在,下回買櫻桃前可能得三思了。

逗點女王的告白-立體書封

延伸閱讀:
【寫英文不要模稜兩可】「ice cream」VS「ice-cream」差了一個連字號,意思大不同!
習慣看「中文字幕」會影響英文聽力嗎?
學了英文卻還是無法聊天?4 個學校沒教的網路流行、美國幽默、不正經話題網站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逗點女王的告白》,由城邦文化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圖片來源:dreamsjung,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