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很喜歡作者說我們常常會有「西方人就是比我們高一等」的想法,或許因為近代歷史的變化,亦或是當今國家的富強,隱形的種族階層似乎存在在多數人的腦中。然而,這樣缺乏自信的作者卻學到愛爾蘭最美好的文化,改變了價值觀。(責任編輯:吳玲瑄)
文:Stiva
在愛爾蘭生活了幾年,又或者在西方國家生活過的你,會不會發現自己稍微變了一點點呢?
這改變可能是你剛過來時,不太能接受他人突然的親切。但漸漸地,你習慣了,也開始把這美好的「文化」轉變為自己的財產,然後分享給別人。接著發現,如此簡單又讓人快樂的事情,自己為何那麼遲才體會到?
我說的這個「文化」,指的其實就是「讚美」。當我還在自己的國家時,別人突然地對我說一聲「你今天很漂亮哦」時,可能會懷疑是怎麼回事,別人是不是對我有什麼企圖,若在公車上遇到坐在你旁邊的陌生人,對你說聲「你這衣服很漂亮」、「今天天氣很好,希望你也有個美好一天」……等這類的讚美和問候,對於我們這相對保守、害臊的亞洲華人性格來說,如此直接的讚美和示好,多半難免有點難消化。
個人觀察,我們常常有個不知不覺中養成的習慣,就是習慣抬高他人而看低了自己。尤其,有著「西方人就是比我們高一等」的想法。
其實,如果你是在比較重視平等、社會開放的國家生活過的人,應該了解:大家都是一樣的,不會去區分「你這民族就是比我高級,他這民族地位就比我低」不管是來自哪個國家,都同樣有著貧窮或富貴的人、善良或險惡的人。每個國家一定都有和你國家一樣的人,不是會說英文的就一定什麼都比你強,刻苦耐勞的更不是只有華人而已,我們所有人的差別,其實就只是在於大家的文化習俗差異而已。
所謂的「出國培養國際觀」,不是你在當地景點拍了些照片,吃了些道地菜,就表示你已經了解了當地的風土文化。我個人對所謂「國際觀」的定義,除了理解當地的生活方式、社會特色之外,還能進一步了解,究竟是什麼原因,培育出當地獨特的文化。
而通常,我們在體驗了當地他國人的生活、文化、政治等等後,出國常常還會帶給你我一個額外的好處——你會發現你更愛你的國家了,你會發現雖然你的國家有很多缺點,但也會發現只有你的國家才有的,獨一無二的優點,你會開始很愛惜你那可愛的家鄉。
「事實沒有你想像中的美好」這句話,大家都不陌生,尤其是當你帶著滿滿的期待來到陌生的國度,那滿地的垃圾、小部分的種族歧視,還是會把你的期待狠狠摔在地上。但,多數愛爾蘭人的友善,那一句非常普通的「my dear , are you alright?」 真的會在這冷冷的氣候中,讓你好像喝了杯暖暖的 Irish Coffee 般,溫暖了受創的心靈。
在愛爾蘭,我學會了如何去稱讚人──在愛爾蘭人身上學來的好文化。別人對我的一句簡單讚美,常會讓我開心上一整天。今天在辦公室的休息間泡着咖啡,同事突然跑過來,「Stiva , 有人告訴你你今天很光彩迷人嗎?」,或是坐在公車上聊天的婆婆告訴我 「你這可愛的小姐,歡迎來到愛爾蘭」,這些 make my day 的讚美,總讓我心想,我從這兒得來的,就必須學起來。
這也開始了讓我心情更美好的,讚美別人的旅程:開始時的確是非常彆扭,就擔心這張嘴吐不出蓮花,但慢慢地,其實只要拿掉偏見,用正面的態度看到別人的優點,真心地讚美對方,總能讓對方感到非常開心,而這正面的情緒是會互相感染的。當我們主動對他人表達善意,時常會意外地發現,自己心裡的滿足和愉悅,其實更大。
來到別人的國家,請別用自己國家的觀點來批評另一個地方。大家的不同之處,是讓你我去分析,去體會,更重要的,是去寬容和包容。當我們在批評這國家的交通設施,不像自己國家那麼發達時,等一等,也請看看這國家,或許人行道的規劃非常的符合人性;當你我在批評這國家不像英國那麼先進、那麼城市化,新鮮事物沒有別人多時請再看一看,這國家的人是那麼的淳樸友善,這不正你我在那超級城市化的國家,所暗暗期望的人情味嗎?
出國,換來難得可貴,值得一輩子珍藏的禮物就是——你那寬容的態度。
延伸閱讀:
法國人來台灣當主管最不適應的事--為什麼沒有人跟老闆吵架?
如何成為說話讓人覺得舒服的人?稱讚對方「很棒」竟然是禁忌!
更多換日線好文:
愛爾蘭的台灣膽小鬼──沒有心理準備,你為什麼要出國?
馬來西亞,我的第二個家
在紐約校園,我得了「讚美成癮症」
(本文經合作夥伴換日線 CROSSING 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別再抬高別人看輕自己──愛爾蘭生活,給了我最好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