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記得小時候很喜歡把「豬」之中的「日」畫成豬鼻子的樣子,把字和圖結合在一起,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也會這樣玩?這位設計師似乎也擁有這樣想法,但是更深一層的將概念帶到家鄉特色上,讓文字更加有意象,而且台灣也有被設計出來喔!(責任編輯:吳玲瑄)
有一位中國設計師,用了整整 2 年時間,重新設計了 34 個省市的圖形字體設計。他的微博名稱是 @石昌鴻,作品被各路微博大 V 轉 PO,包括王左中右、設計青年、高端品牌設計中心等等。
石昌鴻,貴州人,2008 年畢業於貴州師範大學平面設計專業,後從事設計八年。曾獲得國內外多個設計獎項,作品入編《中國新銳設計師年鑒》、《中國設計年鑒》等。
下面展現的線稿,是作者設計「桂林」二字時,有關字體造型的整個思考過程。一個作品是在幾十個廢稿中誕生的。
造型結束後,需要給字體上色。下面是將桂林自然攝影圖片像素化之後,對比篩選,提取主色和輔助色。
也許作者想突出桂林「山水」的設計概念,所以最終選用了墨綠中帶了一點青的漸變色。矢量軟體做出毛筆的枯筆觸感,需要的不僅是美術基礎,還需要超乎常人的耐心。因為在指甲蓋大小的區域內,可能需要調整數十個錨點。
岸上的石林、倒影和水波,共同組成了「桂林」二字
2 年的時間,對於一個天天上班的設計師來說有多珍貴?他要犧牲掉中午休息、晚上看電視、周末看電影的寶貴時間,見縫插針地創作。
這中間沒有客戶的指手畫腳,沒有老板的督促干預,全憑熱愛去做一件事。
快來看看你的家鄉是什麼樣的?
其他省市都是讓人美哭的風景,遼寧的小夥伴看過後,心裡有點不平衡。
在新媒體環境中成長的文字人,少了太多的樂趣。與設計搭檔一起「生孩子」就是其中之一。不過不得不佩服作者的觀察和表現力。一眼看似平淡的內容,細看下去藏著匠心獨運的小驚喜。可惜現在的新媒體人,很難有機會在工作中補強審美和畫面感了。文末再次透露作者微博 @石昌鴻 。
(本文經原作者微信上的中國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一位大陸設計師把中國34個省市名字,重新設計一遍,令人驚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