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挑選這本書:暢銷的原理】
此書為時報出版,作者為日本企業經營顧問高杉康成。以下摘錄內容雖是分析日本超商咖啡的流行趨勢,但從中也可以看出台灣超商咖啡崛起的背景和影子。
建議閱讀方式:買一杯超商咖啡,邊喝邊看吧!(責任編輯:李恬芳)
我想很多人會趁下午茶時間到附近超商買杯「超商咖啡」來喝,或者一走進超商門口聞到濃郁的咖啡香就順便來一杯,又或者在炎炎夏日中躲進超商吹冷氣,走向冰櫃買罐冰咖啡。可見咖啡已經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了。
其實日本的超商咖啡最早發源於 1980 年代,已經有三十年左右的歷史,當時泡沫經濟還沒出現,年輕人肯定很難想像超商會賣咖啡。不過別說年輕人不記得,就連現在五、六十歲的中老年人,應該也不記得當時超商有賣過咖啡。
為什麼沒人記得?並不是因為超商咖啡不紅,當時 7-11 的超商咖啡還挺紅的,但是當時超商咖啡的做法是「虹吸沖泡,分裝小杯」「先泡好,有人買才倒出來」「每小時泡一壺新的」,而這些做法沒能撐太久,所以很少人記得當時的超商咖啡。
新版的超商咖啡從 2012 下半年才推出,短短幾年就變得如此壯大,各家超商都精心打造自己的咖啡機,精心挑選咖啡豆,讓超商咖啡的口味不輸高級咖啡,而且小杯只要一百日圓左右,比瓶裝礦泉水還便宜。
為什麼三十年前的超商咖啡撐不久,三年前推出的超商咖啡卻爆紅?
並不是三十年前的咖啡沒有市場,易開罐咖啡還是賣得很好,但超商咖啡就沒有撐過來,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當時沒有捧紅超商咖啡的風潮。
每樣新產品要爆紅都需要某種「潮流」,比方說最近很流行「戴森電風扇」「雷剋蟎棉被吸塵器」這種「容易使用的高科技產品」。
平常用起來理所當然的「智慧手機」「電子錢包」也都是「高科技產品」,當消費者習慣了高科技產品,習慣了高科技的方便,就會想要更高科技的產品,而這就是一種「潮流」。
接著我們從潮流的觀點來探討為什麼三十年前的超商咖啡撐不久,三年前的超商咖啡卻爆紅。首先整理目前超商咖啡的特色,各家超商都有賣咖啡,而且賣法都相同。日本的賣法是「向櫃檯買咖啡杯,自己去咖啡機裝滿」,乍看之下沒有什麼特色,但這種賣法其實包含了三個潮流。
省時潮流
第一個是「省時潮流」,也就是大家都希望少花點時間完成一件事,所以能節省時間的產品與服務就會熱賣。超商咖啡完全符合「省時潮流」,只有超商咖啡才能提供「短時間內買到好咖啡,而且不用排隊」的服務。
在超商咖啡問世之前,想喝好咖啡只有三個選擇:
1.去找好的咖啡廳
2.去專門咖啡館
3.買咖啡機自己在家泡
但這三種方法都不符合「省時」的要求,尤其午餐時間,好的咖啡廳肯定都是大排長龍,想等也沒時間等。所以超商能夠「迅速提供咖啡」,正是掌握了「省時」的潮流。
難道 1980 年代就沒有「省時潮流」嗎?當然有,任何年代都希望能用更短的時間完成同一件事情,但是當時的狀況並不允許。
雖然超商象徵方便又省時,但當時門市並不多,一九八五年全日本只有兩千六百多家7-11 門市,是目前的六分之一。省時食品的象徵是「冷凍食品」,但日本人的冷凍食品消費量從 90 年代前半開始才迅速增加。
也就是說三十年前超商咖啡剛出現的時候,追求省時與方便的「省時潮流」還正在醞釀中。
自助潮流
(註:目前日本超商咖啡是自助式的,店員只負責結帳。但台灣超商的咖啡是店員泡好拿給你,並結帳,請對多工的他們心存感激!)
第二個是「自助潮流」,顧名思義就是自己幫自己,最好的例子就是自助加油站。自己拿油槍加油,然後自己結帳,省下來的人力成本用來降低油價,這股風潮很快就席捲全日本。
日本在 1998 年修改了消防法之後才開始出現自助加油站,所以從 2000 年初期開始迅速普及,目前全日本將近有三萬五千座加油站,其中大約四分之一(九千多座)是自助加油站。日本還有其他的自助服務,那就是「自助烏龍麵」。走到店裡拿著盤子排隊,自己夾天婦羅和飯糰到盤子裡,然後點份烏龍麵馬上就能開吃。隊伍看起來很長,但消化速度很快,不需要排太久,我想日本人多少都有用過這項服務。
日本的「自助加油站」和「自助烏龍麵」都是搭上 2000 年代中期的「自助潮流」,這股潮流讓消費者習慣「自助」,感覺方便又親切,才能不斷接受各種新型的自助服務。
回頭來談超商,目前日本超商咖啡大多數都是「自助式」,自己買杯子自己倒,乍看之下有點麻煩,但實際上便宜又迅速。可以說是超商搭上自助潮流,大大推廣了超商咖啡。
那麼三十年前又是如何?前面提過當時的超商咖啡並非自助,而是「店員先泡好虹吸式咖啡,有顧客點就分裝給顧客」的全套服務。日本的自助潮流從 2000 年代中期開始,那麼 80 年代的全套服務咖啡並不算是搞錯時代,但為什麼沒有撐下來呢?
因為全套服務跟超商講究的「方便」「省時」發生衝突。另一方面,如果預泡咖啡要泡得好喝,就必須經常換泡新咖啡,而超商店員人手並不足夠,還要負責進貨、上架、收銀機等各種工作,無法迅速應對顧客點咖啡的需求。
就結論來說,三十年前的超商咖啡服務,目標價值(方便與省時)與服務機制(分裝的全套服務)根本搭不上。
香味潮流
第三股潮流是「香味潮流」,這麼說或許有點不清楚,其實就是市面上的香味產品,例如「讓衣服香噴噴的洗衣精」「附加薰香精油的加濕器」。日本香味潮流的起點,是寶僑公司在 2004 年推出的「芳香柔軟精レノア」,它一開始只是主打「除臭效果」(消除不好的臭味),但從二〇〇五年起改為主打香氣,現在已經是有多種香氣可供選擇的暢銷商品。
在 1990 年到 2000 年間,日本每年的芳香產品市場規模大約是 70 億日圓左右,如今芳香產品、化妝品、泡澡劑、柔軟精等等的市場規模已經超過兩千五百億日圓,可見香味潮流也是從 2000 年代開始爆紅起來。
超商咖啡也搭上了這股香味潮流,當顧客自己拿杯子放在咖啡機上,按下按鈕,就會傳出迷人的咖啡香,而咖啡香會讓咖啡更加美味。
當消費者記住、習慣了這股咖啡香,就多了一個理由去購買超商咖啡。可見超商咖啡並不只是便宜,還搭上了「省時潮流」「自助潮流」「香味潮流」等社會潮流才會爆紅。
—
★ 喜歡這篇文章嗎?想看更多 VidaOrange 給我們按個讚吧 → VO 粉絲專頁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暢銷的原理》,由時報出版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圖片來源:全家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