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95320467_01514612fd_b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這篇文章算是我私心推薦。時光的流逝推動了科技的進步和地方的發展,當年的台北城如今成為了國際大都之一,世界村的時代來臨也使家鄉少了一點「台灣味」。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愛上這種的老台北味道,走進店裡,回到那經濟剛起飛的年代,這不是復古而是始終如一。(責任編輯:吳玲瑄)

時間磨去回憶的稜角,台北懷舊餐廳 帶你回到最初的美好。

70 年代的復古的元素在 40 年後的今年,在年輕族群中快速蔓延,不論是聽爵士樂、玩底片機、用鋼筆寫日記,甚至是偷偷去挖你阿姨姑姑阿嬤的衣櫥看有什麼復古的好貨可以搭配… 台北懷舊餐廳 不僅食物味道正統,30 年來始終如一,連裝潢都沒有變過,讓你彷彿走進時光隧道,一邊享用美味食物一邊想像著當年的盛況和情懷。

台式家庭料理 | 大隱酒食

8469169277_b19ca5ffe7_b

位於永康街 65 號,不同於靠近東門捷運站的永康商圈熱鬧繁華的氣質,永康街的後段有一種沈穩的「大人味」,而大隱酒食就隱身在這小小的老房子內。這是一間可以吃到道地台灣媽媽味的餐廳,滷肉飯、滷白菜、菜脯蛋、清燉獅子頭、金瓜炒米粉、鯊魚烟、鳳梨苦瓜雞湯、炒地瓜葉…等每次回家都會菜餐桌上看見的菜色,在這裡都吃得到。大隱提供的都不是大魚大肉、大菜功夫菜,但是流露淡淡的家鄉味,喝下一口苦瓜雞,溫暖了一段時間沒有回家的人們,也想起從前餐桌的時光。

6179704604_1186e236a4_b

是 否 有 種 搭 上 時 光 機 回 到 青 春 的 時 光

1299694108_1a67b719cd_o

懷 舊 美 食 , 蚵 仔 麵 線 、 冰 糖 蓮 藕

愛國眷村菜 | 村子口

9118855402_b74d01d856_b

街 角 麵 店 , 來 一 碗 切 仔 麵 !

地址:松山區八德路三段 12 巷 52 弄 34 號

位於市民大道和敦化北路交叉口附近的村子口,正當你還在努力尋找正確地址、懷疑真的是這裡嗎…?的時候,眼前一面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奪走你的目光,外牆上斗大的字『莊敬自強、處變不驚』,比店名還要明顯,但這附近或可以說幾乎全台北只有這間店的風格是這樣,絕對不用懷疑,走進人聲鼎沸的餐廳大聲呼叫店員就是了。彷彿進入時光隧道一般,店內擺放許多光復初期的民生用品、榮民遺物,以及牆上的:反共抗俄、增產報國….老一輩的台灣人開始回憶起當年抗戰的往事,一旁的年輕人聽得津津有味。搭配一流的小菜滷味、以麵食為主的眷村菜,必點的是水餃與砂鍋獅子頭。

4588083988_cfe5f2819e_b

人 聲 在 耳 邊 此 起 彼 落 , 台 灣 , 永 遠 都 很 溫 暖

4587460373_4866940b72_b

老派摩登牛排館 | 沾美西餐廳

8297285816_3006020dea_b-1024x768

擦 上 剛 從 來 來 百 貨 的 口 紅 , 穿 上 連 身 洋 裝 , 準 備 來 一 場 浪 漫 的 約 會

想要來場老派的華麗約會嗎?到沾美體驗爸媽剛交往或是結婚紀念日會去的西餐廳,現場鋼琴伴奏、桌上折成廚師高帽形狀的餐巾、穿著筆挺黑白西裝的服務生拿著托盤來到你的面前,詢問你的牛排要加黑胡椒醬還是蘑菇醬…就是這樣復古的一間西餐廳,位於仁愛路圓環的沾美到現在還是許多台北人有生日節慶必去的餐廳。熱愛沾美的朋友說,每次去都有人生日,現場演奏生日快樂歌的次數常常甚至不只一次!在這裡,除了享受最貼心的服務,還能感受 20 年前的老派約會場景。

15108000020_50123e9533_b

30 年代大稻埕風華| 波麗露

5045001192_43cafdfa82_b

台北最老的西餐廳:波麗路,日治時代 1934 年,廖水來先生到日本學成當時才漸流行的洋食料理,將它帶回台灣,從此台灣在大稻埕有了第一家西餐廳。當年的繁盛時期是名人社交、相親的重要指標地點,如今波麗路已經走到第三代,雖然分成兩家,但都保有濃濃的古早牛排館味道,A1 牛排沾醬便是大家的回憶。招牌上寫著咖啡冷飲,想像著當時沒有冰箱的年代,超過一甲子的歲月波麗路仍然沒有被快速消費、廉價或華麗的飲食洪流沖垮,有機會一定要去體驗當年全台灣第一間西餐廳。

5044389457_3baa3631e6_b

蔣經國夫人的最愛 | 明星咖啡館

22698151183_d51202467e_b-1024x683

1949 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剛結束,一位出身貴族的俄國沙皇侍衛隊指揮官 Elsne 艾斯尼因俄國共產黨革命流亡到上海又輾轉至台北,和其他幾位一樣流亡台灣的俄國人以及一位台灣當地的小伙子合開了「明星西點麵包廠」,並於麵包店二樓開設「明星咖啡館」。

早期的明星咖啡館靠販賣俄羅斯風味簡餐與咖啡,每天傍晚有許多外國使節和達官貴人的私家轎車紛紛來到此處,搶在第一時間買到剛出爐的麵包。來自俄國的蔣經國夫人蔣方良當年也常到明星咖啡館懷念家鄉的味道,據說,她每回必嚐的「俄羅斯軟糖」更是當年俄國皇室御用的點心,讓明星咖啡館的名氣又增添不少。

4893916296_a89f1112d1_b

明星咖啡館一開始引來許多達官貴人,到 1959 年樓下出現書報攤,許多文人雅士在騎樓買完書後到二樓咖啡館來杯咖啡、看書。因咖啡館舒適的冷氣讓許多年輕作家常逗留於此埋頭寫稿,像是三毛、黃春明、林懷民、白先勇、季季、陳若曦、楚戈、方明、劉大任、王禎和、陳映真等人,都是明星咖啡館的常客,常常點一杯咖啡就坐上一日。白先勇說:「台灣六十年代的現代詩、現代小說,羼著明星咖啡館的濃香,就那樣,一朵朵靜靜地萌芽、開花。」據說白先勇最愛二樓樓梯口靠近櫃臺的座位,還有剛為人父的黃春明,也據說曾在咖啡館的桌上為寶貝兒子換尿布…這些歷史時光在明星咖啡館裡流動,讓此處有如近代台灣的文學沙龍。

規劃一趟台北時空之旅,體驗感受真正的 30、50、70 年代吧!

★ 喜歡這篇文章嗎?想看更多 VidaOrange 給我們按個讚吧 → VO 粉絲專頁

(本文與圖片經 Klook 客路授權翻譯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不甩復古,始終如一!5家老台北懷舊餐廳你吃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