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有看過里約奧運閉幕式的,應該都親眼見證了日本的文化性有多強,尤其是揚名全球的日本動畫、漫畫、電玩。然而,在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台灣,創作產業不被重視,甚至還會被認為是沒出息的。希望這篇能以插畫家蠢羊的心路歷程,給在創作路上飽受不認同的人,一些堅持下去的力量。(責任編輯:李恬芳)
從日本發表 TOKYO 2020 奧運影片,滿滿的軟實力、文化露出,充分表現了日本的特色讓全世界為之驚艷。讓我想起了很久以前的事情,那段我堅持畫畫的日子。我很少說這件事,因為在臺灣畫漫畫並不快樂。
小時候,因為選擇了美術相關科系的學校,被反對,被親戚在年夜飯的餐桌上輪流羞辱,他們說:「畫畫會敗光祖產、讓家族蒙羞。」(我看著我的畫被一腳踩過)
最後我沒有放棄,就把我丟掉了,身無分文的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過著一個星期只吃一餐的日子,只因為想要畫畫,因為很清楚知道自己想要做什麼。
我忘記當時怎樣撐過來的,總之,我學會了怎樣活下來、學會這個社會的規則。所以
我拿到了名校的畢業證書、找到一份好工作(為了議題東奔西走、沒收入的那段日子更是不能被理解)、跟總統合照、出書、接受採訪、上電視…
現在,他們和親戚驕傲地跟人說,他是我的親人,那個蠢羊現在很紅,以前我就知道他長大後很有出息,是個特別的孩子。
我不恨,因為我懂得笑了。
我不太常說這個故事,而事實上我也已經好久沒有想起那段苦日子,因為現在的我已經比別人幸運太多,有很多朋友,和形同家人的同事,即使漫畫家的苦差不多都吃過一輪,但我真的已經很幸運。
當你的朋友、家人、孩子跟你說,他喜歡畫畫、他喜歡創作、他喜歡唱歌
如果他真的清楚他非常擅長什麼,就讓他試試看(除了讀書以外都是壞東西、浪費生命?)他選擇了什麼,就讓他為自己的人生負責(失敗並不可怕)。數十年之後,他會為自己找到自己的世界。
我真的希望,在臺灣這裡,不要再有下一個喜歡創作,卻被迫放棄自我的孩子了。
(本文經原作者蠢羊與奇怪生物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