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婆婆媽媽才會去拔罐嗎?好萊塢吹起另類養生風潮,美國女星珍妮佛安妮斯頓(Jennifer Aniston)等名人瘋拔罐,有不少在里約熱內盧拚戰奧運的運動員,如今也跟上這股風潮。

拔罐療法起源於埃及、中國和中東文化,將玻璃罐沿著身體經絡放在皮膚上,以溫熱刺激使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充血狀態,加強新陳代謝,使體內的廢物、毒素加速排出。

前美國奧運女泳將考格琳(Natalie Coughlin)就曾在照片分享網站 Instagram,秀出她拔罐後的圓形瘀青。

美國奧運金牌泳將菲爾普斯(Michael Phelps),則喜歡使用充滿熱氣的玻璃瓶進行拔罐。

雖然英國《衛報》表示,拔罐並沒有科學療效根據,心理作用大於一切!認為拔罐這樣特殊的療法之所以會如此受運動員歡迎,是因為這讓他們覺得很特別、很放鬆,在心理作用上起了很大的幫助。不過,同樣也熱愛拔罐的奧運體操選手納杜爾(Alex Naddour)則大讚,拔罐解除他訓練後的渾身痠痛,也是他這一年來保持健康的秘方。

  • 若想要效法這些奧運選手,以拔罐消除身體不適,有些事項要注意:
  1. 中度及嚴重心臟病、血友病、全身浮腫、全身皮膚病或局部皮損(皮膚過敏或潰瘍破裂處);極度衰弱消瘦皮膚失去彈力者;四個月以上之孕婦;6 歲以下兒童及 70 歲以上之老人,不適合拔罐,若要實行,也需多加注意。
  2. 吸拔後留置一段時間,約5~10分鐘以局部潮紅為現象。

  3. 使用後避免拔罐部位吹風著涼,可以手按摩拔罐處,以紓緩肌肉

(參考資料:中央通訊社康健雜誌 ,圖片來源:

class=”s1″>m_phelps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