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淇淋、巧克力、鹹酥雞、豆花⋯⋯這些高熱量食物就是我變胖的罪魁禍首!為什麼每次我吃完正餐了,還要誘惑我?
明明吃飽了,經過麵包店,還是忍不住依循著香味打開店門,買下幾塊蛋糕當飯後甜點。或是晚上很餓的時候,夾滷味總是覺得夾得不夠,多夾了幾樣,但最後都吃不完。
大家都說,很多甜份高的食物中有些因子、成分是會讓人上癮的;而某些食物,對某些人來說,是無法抗拒的。
但那並不是事實。因為餓的是你的眼睛,貪心的是你的頭腦!
專家說,如果你總是禁不起食物的美色,不是食物中有讓人沉隱的因子,而是你的頭腦在作祟。
科學家證實:高甜度、高熱量的食物中,並沒有傳說中讓人上癮的「成分因子」。而是,大部份的人會將「開心感、舒服感」與吃那些食物時的感覺,聯想在一起。所以在不知不覺中,心理作用讓你無法控制自己想狼吞虎嚥的欲望。
而其實這是一種行為異常,嚴重者會因此破壞身體健康,必須請求心理醫師協助,而這種沉隱方式,其實跟賭博沉隱非常像!所以專家建議,要輔導嚴重肥胖患者,不只需要飲食控制,還需做心理輔導,了解他與食物之間的情感。
生理學 John Menzies 博士 說:「很多不健康過重者,常常將原因怪罪於食物本身。」
「有些人對特定某些食物的確會有驚人的沉隱程度,就算知道會危害身體健康,仍然會過量攝取。而如果我們把這樣的舉動設定成『行為沉癮』而不是『物質沉隱』,我們就會有更多的治療及協助方式。」
Gothenburg University 的教授 Suzanne Dickson 補充:「很多人都在爭論『糖』是否具沉隱性,但其實世界上是沒有證據證實食物中的食材、原料具備令人沉隱的性質。」
所以下次,當你看見食物誘惑你的時候,你可以靠有效的「動腦」去分心,忘卻當下的欲求不滿。以下提供幾個方式,讓你有效使用腦力:
- 運動吧
運動是幫助頭腦運轉的方式之一,每天規律的半小時到一小時運動,像是瑜伽、走路、騎腳踏車、游泳、整理自家花園⋯⋯都是很有趣的運動方式,除了有益身體健康之外,也可以保持頭腦靈敏。
- 與朋友聚一聚,談心聊八卦
每天都花幾分鐘與朋友聊聊最近的電視、電影等等,心理學家指出,與朋友、家人定期的社交行為能夠幫助頭腦活化與健康。
- 每天都學習新事物
你可以每天都閱讀、試試新的食譜、聽聽音樂、拋開慣有的行為,做做不一樣的事可以讓你學到不一樣的東西。
- 學習新語言
研究指出,擁有雙語能力讓一個然的頭腦更健康,而且能夠讓你的頭腦走出舒適圈,更加活化。
- 多喝水
要有更靈敏的腦筋,你必須攝取夠量的水分,正常情況下,依狀況,一天必須喝六到八杯開水。
(資料及圖片來源:The Huff Post;首圖來源:food-porn-di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