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苡絃
第一次見到默罕莫德時,他跟我說,他和老婆相遇的故事。
他剛從加薩地區到西岸來的時候,是他太太的家教老師。
幾年後的某一天,他一個人到電影院看了一部愛情片,
一出戲院,他就看到幾年前這個家教學生,不知道為什麼,
「沒多久,我們就結婚了,現在還有了兩個可愛的女兒。」
他看起來好幸福。
當我還沉浸在這個聽起來像是童話故事的阿拉伯羅曼史中,
「想去就去啊!」
「不能。因為我來自加薩走廊,以色列軍方不願意給我身分證,
頓時,以前在新聞上看到的「以巴衝突」這四個字真實了起來。
「如果能去度蜜月,你想去哪兒呢?」
「去哪裡都好,只要能離開這裡就好。」默罕莫德說。
回不了的家
1996年,默罕莫德從加薩走廊隻身搬到西岸,
因為以色列佔領的關係,巴勒斯坦人沒有遷徙移動的自由。
直到2014年四月,他父親從加薩走廊到特拉維夫進行開心手術,
十八年不見,再見就是永別,他父親於今年六月底病逝。
他帶著父親的遺體,終於如願踏上加薩故土,回到成長的家鄉。
七月六日早上,他離開了加薩、他的家人、他的故鄉。
當天晚上,戰爭就開始了。
下次再見到家人,居然是在新聞片段中。影片中受訪的男女,
她的妹妹阿蘭(Ahlam)在戰爭來時,懷孕足月,到醫院生產。
十個小時後,空襲警報來臨。在匆忙之中,身體尚未復原的她,
至少活下來了。
但是,他哥哥塔拉(Talal)的兩個兒子卻死於一場空襲。
他們與七十歲的母親,現在被安置在加薩北部Jabaliya難民
這還不是最糟的。他們離開的時候什麼都來不及帶,
加薩地區失業率高達60%;有工作的人,還能去買點食物果腹,
即使知道我一點都不懂阿拉伯話,
他說,他不知道戰爭何時會結束,他只希望能夠幫助家人,送點錢、
我不知道,出生在戰火綿延的加薩嬰兒,還能夠怎樣……
「我可能需要再多賺一點錢,等戰爭一結束,
然後是一聲好長好長的嘆息。
我一句話都說不出來了,只能在電話這頭聽他的沉默。
在掛掉電話之前,他說:「Insha’Allah (如果真主這樣安排的話)。」
我想起電影《盧安達飯店》裡最真實也最殘忍的一幕。
飯店經理保羅跟記者說:「謝謝你拍了這些!如果你沒有拍,
「如果拍了這些還是沒用,還是沒有人會來干涉呢?」
「看了這些畫面,怎麼可能還不干涉呢?」
「我想,人們看到這些畫面的時候會說『天啊!太恐怖了』,
當記者傑克不得不隨聯合國人員回國的時候,他說:「天啊!
戰爭還在持續中,但是已經少見朋友繼續關注以巴衝突了,
有時候,我有一些錯覺,好像這些遠方的戰火,
延伸閱讀:
來問神奇海螺:前往印度、中東前,必學 25 個道地的香料英文
(本文由張苡絃授權刊載,摘錄自沐風文化《為什麼去遠方:啟程,到別人的生命裡尋找答案》,粉絲專頁:人助旅行,首圖來源: gnuckx,CC Licensed;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