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苡絃
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遇見的人,會如何改變你的一生。
她是來自克羅埃西亞的 Mateja。第一次見面的時候,
依照慣例,我會在當天晚上帶著她去逛夜市,週末安排台南輕旅行。
有別於以往的積極接待、精心規劃,
「喏,這是我的電話號碼,有需要再打。」我淡淡地說著。
隔天傍晚,當我又陷在文獻回顧的五里霧中,
「嘿!我是 Mateja,如果妳有空的話,要不要一起吃晚餐?」
眼看當天的論文應該是沒有進展了,肚子也咕嚕咕嚕叫了起來。
「好吧!十分鐘之後我到妳宿舍門口找妳。」反正都是要吃飯。
收拾包包的同時,我才意識到這麼一個簡單的邀約,
過往雖然有很多次和外籍學生互動的經驗,
但是,在我意識到這是一個什麼都不用準備的邀約,
見了面,我們單純交換著彼此生活中的小細節。
我的好奇,不再只是對「克羅埃西亞」這個國家的好奇,
「我念哲學。」她說。
「天啊!妳是不是大學考得很差,
「哇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她笑得無法自拔,
我身邊很少有在高中就把生命活得這麼篤定的朋友。
「那家人對於妳念哲學有什麼看法?」我理所當然地這樣問,
「我跟我媽談過,我們都知道念哲學畢業後很難找工作,
「可是,難道妳真的不怕念哲學以後出來找不到工作嗎?」
「我當然知道念哲學出來工作機會不多,
八種語言,我遇到的是一個什麼樣的怪物啊……
「不過……克羅埃西亞現在的經濟狀況非常差,
「那妳呢?妳讀什麼?」
「我讀工程。」
「天啊!那妳一定很聰明,很喜歡物理化學數學這些東西。」
「呃……其實我非常討厭物理化學耶,但是……
「唔……」她揚起頭,若有所思。
我也在思考要怎麼解釋這個功利選擇背後的家庭和社會壓力與台灣產
一個愉快的夜晚,我們聊了很多彼此的小事,
之後,我常常要去吃飯又是一個人的時候,就會問她要不要一起去。
因為這樣很日常的相處,我們變成了彼此都很熟稔的朋友。
兩條在不同時空的直線,就在此時此刻交會成一個點,
Mateja 的學校是東歐歷史最悠久也是規模最大的薩格雷布大學
Mateja 就曾經參與過多次罷課;其中有一次,
她說,對她們來說,學生罷課就跟吃飯喝水一樣,
「那妳大學的時候參加什麼社團(club)啊?」
「什麼大學社團?我們大學沒有社團啊,只有要出去喝酒才有 clu
我到很後來才知道,在很多歐洲國家,
「下課了就想要做自己的事,一點兒都不想要再被綁在學校裡面了!
「那妳都做些什麼事?」
「我在一間禮品店打工賣咖啡、茶、香料還有巧克力,賺我的學費。
暑假的時候,我還會跟另一個朋友去戶外水上運動旅行社打工,
正當我還在思考我的家教打工跟她的打工有何不同時,她又補充:「喔,我還練過兩年忍術。」
這次換我噴飯!忍…忍…忍術?
「我的老師曾經到日本拜師於伊賀流的忍者門下,
我們會學習使用忍者的各項武器和技能,但妳也知道,
整個訓練過程非常辛苦,折斷的骨頭數比訓練的人數還多,
那時候的我還不知道,這個念哲學、習忍術的白髮魔女,
她常常說:「我覺得我上輩子一定是日本人!」
除了喜歡研究各種日本動漫、卡通電影,她還學習日文。
「《神隱少女》我看了數十次,自己喜歡、為了研究、
「這也是我最喜歡的宮崎駿電影!」
秉著這股對日本文化的熱愛,她在大學時期,
「但是,克羅埃西亞整個系統都非常的官僚、腐敗,不管做什麼事,
第一次申請,學校把唯一一個名額內定給一個學校主任的兒子。
他一句日文也不會說!
第二次申請,學校以她未通過任何日文考試為由,拒絕了她的申請,
第三次申請,面試官是一個理工學院的教授,一坐下來,
「嗯……念哲學跟人類民族學的,那麼,請妳告訴我……
然後,在評分單上給了一個很低的分數。
心灰意冷的Mateja,已經是在學校的最後一年了,
她不置可否地「why not」,匆匆丟出了申請表。
幾個月後,她就出現在台灣了!
來台灣後,Mateja便一直規劃她的日本行,
但日本像是跟她有仇似的,或者像她說的:「
雖然老早在幾個月前就買好機票,
知道自己在回到克羅埃西亞之前,大概沒有機會去日本了,
於是,在她離開台灣之前,我決定送她一份禮物,帶她到一個地方,
趁著難得的連假,我們一路北上,幾乎到了台灣最北。
下雨後的夜晚,山城格外安靜,沒等天全黑,
「哇……」
在那一瞬間,我們兩個都說不出話來了,
那時候,MSN 是大學生的主要社交工具,遇到 Mateja 之前,
我想,我知道這次旅行對她的意義有多大,
那一瞬間,我突然懂了,原來我們都是千尋。不管到哪裡,
我在台灣找不到,她在克羅埃西亞找不到,
或許,宇宙只是原子隨機的碰撞,但這一切,
我們一起深呼吸,感受生命的美好安排。安排我們相遇,
「我好了。」她跟我這樣說。
我想她的意思是,對的,這是最好的安排了。
延伸閱讀:
談追夢太虛無飄渺,一個人遠征南非的 Peter Su:旅行讓夢想更靠近
大人版的壯遊:一邊工作一邊體驗人生,才是有意義的 Gap Year
(本文由張苡絃授權刊載,摘錄自沐風文化《為什麼去遠方:啟程,到別人的生命裡尋找答案》,Facebook 粉絲專頁:人助旅行,首圖來源: Hsiung/d6478coke,CC Licensed;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