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大學並不是為了找飯吃。大學,是為了讓自己找出興趣,能夠在未來的工作中一輩子受用。興趣,就是人生最好的興奮劑。
孩子,我拖稿很久了,不好意思:
你的文筆真的很好,一點都不像大一的新生,所以你說,你報考華語文學系,想要選讀亞洲地區文學與文化,而且順利通過口試上榜,我想實至名歸。不過,很遺憾的,你媽阻止你去報到,而且幫你選了家附近的大學夜間部建築系,接著你白天打工,晚上上課,整個暑假都在悔恨中度過,你想問我:
「我真的很想知道自己能怎麼走出屬於自己的一條路、如何在未知的未來中描述真實的報酬給媽媽知道。」
我先幫你回答,你媽媽問你的四個問題:
1.讀那種東西,有何屁用?興趣當飯吃?別傻了癡人說夢。
雷洛說,人活著就是為了吃飯,但是念大學並不是為了找飯吃。大學,是為了讓自己找出興趣,能夠在未來的工作中一輩子受用。我舉一個例子,有個大學生,他在大學的時候念財稅,發現同學唸一小時的會計,他要念三天才有可能趕上人家;後來他跑去政治系旁聽政治學,突然覺得人生充滿了光明,所以他決定在大四時報考政治研究所,很快就拿到碩士與博士。那個人,如果繼續念財稅,應該會是一個平凡的上班族。
那人叫做呂秋遠。
是的,興趣不能當飯吃,但是如果有興趣,就可以讓自己在一小時內,想通別人三天才知道的事情。興趣,就是人生最好的興奮劑。
2.你知不知道光是學貸就足以讓你在以後出社會的時候狼狽不已?
這問題無效,因為你念什麼,都一樣有學貸,你媽以為你邏輯不好,拐你的。
3.整個中國那麼大,隨便一個孩子就比妳瞭解透徹,你以為你很行?
文學跟學習降龍十八掌一樣,是講究天分的。中國雖然很大,可惜他們不用繁體字。況且文學的創作,往往受限於政治的氛圍。中國一日不民主,文學的氣息就還是會被扼殺。至於隨便一個中國孩子就比你透徹?那可不見得,華人文學的重鎮,也可以在台灣啊!
對,你當然很行,要對自己有信心。
4.(這是媽媽沒說出口的,但我自身覺得如此)她捨不得最小的女兒離開家裡。
媽,我以後總是要獨立的啊!不管結婚或單身,都是如此的。
這些問題的答案你滿意嗎?
媽媽說,學習文學不能出頭,只有學習實用的科系才能出頭。你自己說了一段話,非常有意思:
「我不理解父母所謂的出頭是指成為天下雜誌或各大媒體爭相採訪的紅人或者是擁有萬貫家財、財大氣粗的企業家,還是真的是他們說的:
妳要珍惜妳的才情,它們會為妳帶來人生最富足的東西。」
最後兩句,請劃上紅線,這是正解。
十八歲,正是學習的開始。請你揮霍你的人生,去學習你真正喜歡的事物,實踐內心的渴望。你知道真正喜歡什麼、內心渴望什麼,就已經比同年齡的孩子成熟許多。你現在需要做的,就是跟母親溝通,希望可以回去念文學。如果真的不行,那就在二十歲成年以後,直接準備轉學考試。至於這兩年,你就認真的到圖書館多看點書,或者到喜歡的科系去旁聽,甚至打工多存點錢都可以。
對自己的人生不要妥協,妥協是中老年人的習性,因為他們回頭無望。但是如果你現在就學會妥協,以後你會後悔自己沒有年輕過。
言僅於此,請在大學內,認真學習可以撼動自己心靈的知識。
記得要聯誼、要打工、要談戀愛、要上網、要關心社會、要唸書,就是不要想著未來要出頭。
那,不是你能想的,或是現在應該想的。
相關文章:
從一堂「接蛋」課,我們學到最深的信任:因為相信自己、相信這個世界,也就忘記什麼是害怕了!
當長輩Line給我們那些佛像或蓮花圖時,或許只是想說這一句話而已!
別當個討人厭的小姑,呂秋遠:就只是多個室友,別認為她就該一起「孝順母親」
Hey!《VidaOrange》正招募編輯台長期實習生,如果你已經喜歡我們很久了,對「生活」又有自己的想法
快來>>>加入我們<<<
(本文原發表於呂秋遠臉書;圖片來源: Horia Varlan CC Licensed;非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