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導讀》:要知道問問題的人通常只會等你「5秒鐘」,超過便會不耐煩了。因此,在工作上,不論是面對會議上的問答、客戶的疑惑,稍有停頓可能就被質疑不夠專業、不夠用功等負面印象,所以我們都必須擁有「三秒選擇,兩秒決定」這樣的快速歸納想法,也才能給出令人滿意、漂亮的答案!
「關於這次的新產品研發,公司希望開發跟其他公司有較大差異的新功能與新價值的產品,不知各位有沒有什麼想法?」
須藤董事在會議中的提問一如往常,總是非常抽象。
「就算公司的想法是這樣,但是這個業界已經是個成熟的市場,完全無法想像能有什麼新功能或新價值呀。」
小林的腦中隱然有這樣的想法,就在這一瞬間……
「小林,你覺得如何呢?」
突然被須藤董事點名。
「嗯……是啊。關於這個問題啊……」
雖然小林想回答,但是腦袋反而亂成一團。然後大概沉默了十秒……
腦中浮現一個想法,嘴巴就直接說出來:「是這樣的,我覺得現在的市場已經很成熟了,再加上目前的景氣……」
「功能方面現在已經有消音設計與兩階段鬧鈴功能……」
小林覺得自己已經開始語無倫次,不知道該如何收尾,於是發出尷尬的笑聲。
「須藤董事,能讓我發表意見嗎?」比小林早五年進公司的前輩,大木舉手了。「我認為這次不要執著提升產品功能,是不是應該一一檢視產品具備的所有功能,只留下真正必要的功能呢?根據最近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許多消費者認為產品功能太多,很難搞清楚每個功能的用途,有些功能甚至幾乎沒有機會用到。如果只留下最基本的功能,同時設計成方便使用的產品,我想這樣更容易受到年輕女性的消費者喜愛……」
整個會議室充滿著恍然大悟的氛圍。
「大木,你的想法好像不錯喲。能不能跟小林一起研究一下?」大木前輩一發言,須藤董事也不知為何就點頭表示贊同。
大木前輩馬上回答:「好的,那麼可以給我一星期的時間嗎?我會跟小林一起想出初步的企畫案。」
「什麼?只有一個禮拜的時間就要做出企畫草案?」比起自己被捲入這項企畫,小林對於大木的快速回答更感到驚訝!
會議結束了。回座位的途中,小林向大木前輩請教一個問題。
「大木前輩,請問為什麼您做事總是能夠這麼明快呢?我花了很多時間思考,既無法做出結論,頭腦的運作也很遲鈍哪。」
「小林,其實我以前也跟你一樣喔,我原本是那種經常煩惱不知該如何是好的個性。」
小林對於腦筋轉得快的大木前輩意外的自白感到非常訝異,大木前輩繼續說:「不過,其實這是有訣竅的,大部分的事情在五秒鐘左右就可以回答得出來喲。我會先搜尋腦中的知識或資訊,利用三秒鐘找出選擇項目,兩秒鐘評估然後做出決定,大概是這樣的過程吧。」
「!!」小林完全說不出話來。
「前輩可以教教我嗎?」
「哈哈,沒那麼誇張啦。不過,無論是什麼工作,以什麼樣的順序,大致上都是一樣的。只要知道思考的流程。」
於是大木前輩開始說明……
從「目的」開始思考的習慣
當有人委託你一項工作時,你的腦中最先想到的是什麼呢?例如受託做一項競爭的動向調查……「那麼,該怎麼做呢?」或許腦中會浮現這個念頭,若是如此,那你就忽略了最重要的事情了。「三秒選擇,兩秒決定」的人想的與你不同。他們腦中想到的是「為什麼(為了什麼目的)要做這件事?」也就是說,他們想的是「目的」。
假設應該做的工作是「WHAT」(要做什麼?),那麼「如何做?」就是「HOW」,「為什麼(為了什麼目的)要做這件事?」則是「WHY」。對於大部分事物,腦中都要清楚認知「WHY:為什麼(目的)」 →「WHAT:做什麼(成果)」→「HOW如何做(方式)」的順序。
沒有深思目的就魯莽行動的人很容易浪費時間。因為就算花時間蒐集整理資料,只要與目的不合就會被對方否決,「不,這不是我要的。」因此,自己應該某種程度先推測目的,然後具體詢問「這項競爭調查是作為業務提案的參考資料嗎?」
小林的即席回答反擊!
隔週的會議上,小林接受大木前輩的建議,負責說明新商品的企畫內容。
「……所以,關於新商品的研發,我認為應該選擇A方案,不知各位覺得如何?」
會議室中的與會成員,對於小林帶來周詳的企畫案都露出驚訝的表情。
另一方面,大家也緊張地看著總是說出批判性意見的須藤董事會如何反應。
「小林,你考慮得很周詳。不過你能夠保證,如果執行這項計畫就真的會暢銷嗎?」
小林臉上浮出笑容。這是預料中的問題。
「謝謝董事的意見。的確,新商品是未來才要銷售的商品,所以我無法斷言絕對會暢銷。不過,由於我們鎖定了幾項重要功能,而且也降低成本,所以能夠跟每年銷售○萬台的競爭商品X一樣,把價格定在這個區間。這畢竟是我個人的假設,不過光是拿到這數字的二十%,就能夠達到我們設定的目標。」
所有在座的成員對於這樣的回答都感到佩服。
「原來如此,不過前一陣子負責中國市場的高橋部長說……」須藤部長緩緩地開口。
「中國市場?有什麼新的動向嗎?」小林在腦中快速地把所有訊息掃過一遍。
「據說與競爭對手的人氣商品X相同功能,成本約只有六成的類似商品開始從中國進口,即便如此你也能斷言沒問題嗎?」
「!!這樣啊……」
會議室裡的空氣瞬間凍結。有種「若是那樣的資訊,怎麼不事先說呢」的氣氛。
不過,小林以響亮的聲音開始說話。
「這是我現在才收到的訊息。只是,從功能面來說的話,我們公司的商品比競爭商品X更具有優勢。那個功能確定就是二十歲到三十歲女性,也就是這次的目標客戶所需要的功能。因此,就算從中國進口新的類似商品來日本,他們的功能能夠跟X商品一樣具有優勢嗎?」
「……」
小林不顧支支吾吾的須藤董事,繼續往下說。
「總之,我認為現在要做的就是按照進度針對功能繼續研發,試算能否再降低成本,還有假設消費者對於優異的新功能願意花多少價格購買等等。另外,我會再針對降低成本的方法向各位報告。就這樣照進度進行,各位覺得如何?」
「……你說的確實有道理。小林,那就放手做吧。你能夠即時回答得這麼詳細,表示你有研究過呀。」
「謝謝誇獎!我一定會做出勝過競爭對手的商品。」
大木前輩什麼都沒說地獨自暗笑。
會議就這麼順利地結束。
推薦閱讀:
【職場憲形記】上海工作 10 年,50 歲的老總為什麼才夢醒 打道回府?
(本圖文由商周出版《3秒思考,2秒決定!日本第一創意文具店KOKUYO員工必修的超效率思考術》授權刊載 ;首圖來源:falequin, CC Licensed: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