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為了保護年輕女性免於人類乳突病毒的侵害、以及預防子宮頸癌的發生,人類乳突病毒(HPV)疫苗一直是保守人士攻擊的焦點。
因為他們認為這樣會帶給青少女們對於自身身體免疫的錯誤認知,進而會有更活躍的性行為發生。然而,最新的這項研究結果表明,注射 HPV 疫苗與青少年性行為氾濫並無直接關係。
眾所周知,更有些保守派人士特別喜歡在社會議題上大作文章,比如同性婚姻會導致社會崩潰等感到恐懼的說詞。尤其是談到女性性健康議題,不少論點更是危言聳聽、令人不安。以下四點就是我們經常聽到,但已經被證實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的假象。
- 迷思一:HPV 疫苗注射助長性行為氾濫?
對部分衛道人士而言,儘管 HPV 疫苗本意是預防子宮頸癌,但在他們的眼中,這與鼓勵自己的女兒放縱自己、享受性愛沒有兩樣。同時,至少根據 Michele Bachmann 所言,HPV疫苗會導致智力衰退,因此,停止這樣的政策是毫無疑問的正確選擇。
事實是:根據美國疾病管制局(CDC)的研究結果顯示,認為注射 HPV 疫苗會助長青少女性行為氾濫是毫無科學根據的。另外,美國兒科學會(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的數據也顯示,在三千五百萬位接受疫苗的青少女與成年女性中,完全沒有一個智力衰退的案例。
這樣的結果對於當前的衛生福利政策真是一劑強心針,因為光是在美國,一年內就有 600 萬人,至少感染過四十種不同的人類乳突病毒中的其中一種,每年更有近 12,000 名女性被診斷出子宮頸癌,而致死率更高達三分之一。
其實 HPV 疫苗只對幾種主要導致子宮頸癌的人類乳突病毒有效,包括 HPV-16、HPV18、HPV 6 以及 HPV11。而根據杜克大學醫學院的一項研究顯示,這種疫苗對於白種女性的成效較高,因為導致子宮頸癌的HPV 16與HPV18較好發於白人女性。
簡而言之,雖然 HPV 疫苗仍有它的問題,但很顯然的,導致性行為氾濫絕對不是其中一個。
- 迷思二:開放合法墮胎,將導致更多墮胎?
我們也都曾聽過這種很聳動的推論:開放合法墮胎會導致更多的墮胎,這種「謀殺行為」必須被完全禁止。
事實是:根據Leslie Reagan的著作中所述,過去當人工流產在美國還是一種犯罪行為時,十九世紀的醫生估計一年有兩百萬人接受人工流產,1920年代,也有10-23%的女性也接受人工流產手術,而 1930 年代,根據紐約布朗克斯區的診所統計,35% 的女性在一生中至少接受過一次人工流產手術。而由於道德羞恥感以及安全人工流產的嚴厲禁止,1920 年代有大約 15,000 人死於非法墮胎。
將過去的數據與現今的統計比較,近年來,年齡介於 15 – 44 歲的女性,每年的墮胎率只有 1.7%,只有五分之一的受孕胎兒因為人工流產而沒有來到這世界,更不用提,今日的人工流產率是過去四十年來最低的。
如此看來,合法的人工流產也幾乎沒有造成墮胎比例變高。
- 迷思三:計畫生育將導致性行為氾濫?
這樣武斷的說詞是否又讓你看的心裡毛毛的?但對於一些能言善道的保守衛道人士而言,支持計畫生育的女性都是行為不檢的蕩婦。但在美國總統歐巴馬的最新醫療保險法案中,其實包含著計畫生育的科目,難道這表示美國政府付錢鼓勵美國婦女濫交?
事實是:根據專門研究與推廣正確性教育與性衛生的 Guttmacher Institute 研究院,在 2014 年六月的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62% 的女性有進行生育控制,不論是避孕藥、避孕環或是任何其他的事後避孕方式,都讓避孕失敗的機率低於 1%。但如果沒有依照正確的避孕方式進行計畫生育,避孕失敗的機率就會跳升到 9%
在美國,平均一年內有 85% 女性進行生育控制避免懷孕,使這些不預期、意外的受孕率降低到只有百分之五。另有 58% 女性因為健康原因進行生育控制,比如月經來潮、出血以及粉刺等。換言之,不少人進行計畫生育有其健康與衛生原因,而非對於生命的不尊重。
- 迷思四:性教育將導致性行為氾濫?
更有甚者,一些極端保守人士認為最好的性就是沒有性。
每當有學校決定採取「禁慾」式的性教育—即教導青少年完全不該有任何性行為以及性知識,你就會聽到有人說教導小孩關於性的知識,會導致變成他們整天沈溺性愛的縱慾小魔鬼。
事實是:研究證實,這種教導青少年禁慾的性教育方式,對於降低青少年懷孕率一點用也沒有。
美國密西西比州 2014 年度性教育計畫報告書顯示,由於採取禁慾式的性教育方針,在缺乏正確的性知識以及對於性的錯誤認知下,該州的青少年懷孕率竟是全美次高,感染性病的比例也是全美第二。
另外四份關於這類禁慾式性教育計畫的研究也顯示,接受這類性教育的青少年偷嚐禁果的比例,其實跟其他接受較為適當性教育的青少年沒有不同,反而因為缺乏正確的性行為知識,他們不太懂得正確的自我保護措施。如此一來,完全不讓他們知道這方面的知識,反而是大大傷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在科學佐證以及資訊公開發達的今日,了解更多相關的性知識能讓我們在面對自己的健康以及與人相處的關係上有更多幫助,但不論如何,懂得好好保護自己才是重點,千萬別一時貪樂,傷害了自己以及別人。
(資料來源:Bustle;圖片來源:Bustle;–Jeffrey-, CC Licensed)
-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