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mobileLogo
  • 最新文章
  • 宜居城市
  • 全球公民意識
  • 定義未來生活
  • 超廣角視野
    • 非讀book
    • 科學新知
    • 文化觀察
    • 人物故事
  • 觀點

Tag: 鐵路

報橘

【俄國駐北京大使想坐高鐵來台灣?】京台鐵路不是說說而已!學者:習近平對台準備 2 套戰略

(本文經合作夥伴 美國之音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中国路网跨到台湾京台高铁将把两岸通向何处?〉。首圖來源:翻攝自微博,經編輯合併。)[...]
By 美國之音
2021-03-12
報橘

【20 世紀全東亞最大的製材廠】你坐的阿里山小火車,當時可是造就嘉義的大功臣!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嘉義林業興衰/嘉義百年歷史營林機關[...]
By 中央社
2020-10-12
報橘

【中國又想用「一條鐵路」買通國家】中國放債 1 千億、讓 5 萬名工人進駐,為什麼還有國家想跟他們當「好哥們」?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貸款建通連中國鐵路 寮國恐陷一帶一路債務危機〉。首圖來源:擷取自TOMO NEWS[...]
By 中央社
2020-09-28
報橘

70 年「台鐵便當」陷入大危機!一塊排骨配一顆滷蛋,是台灣人最深的鄉愁與依戀

[...]
By 梁雁
2020-09-23
報橘

【時力議員吳韋達專欄】彰化人20 年的希望,恐毀於縣長王惠美身上?一窺彰化市鐵路高架工程卡關原因

【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彰化市鐵路高架化 2011年啟動,歷經3任縣長,因審查作業中要求地方政府須取得縣議會同意函,以示支持這項重大軌道建設。歷經多時,終於在2019年底順利通過初審。[...]
By 時代力量彰化縣議員吳韋達
2020-04-28
報橘

【原住民癱瘓加拿大交通】已讓 1500 名鐵路人員丟工作!「歷史」成帥總理「消除路障」最大阻礙

【我們為什麼選擇這篇文章?】[...]
By 中央社
2020-02-27
報橘

【學者認定的 Stupid 政策】全台瘋「鐵路立體化」,但 145 公里花 3670 億、運能還降低

【我們為什麼選擇這篇文章?】 近年來,各縣市為了改善平交道事故、促進都市發展,力求「鐵路立體化」,把原有「新建鐵路路線」,改為架空或改建於地下工程。[...]
By 上報 UP Media
2019-07-30
報橘

【高雄鐵路地下化後】數據證明,高雄「紫爆推手之一」正在銷毀中

【為什麼我們要選這篇文章】 對於臺北人而言,鐵路地下化是相當普遍的景象,但是高雄直至 2018 年才終於迎來鐵路地下化第一階段的切換通車。 為了減少交通壅塞、改善市容,鐵工局 1998[...]
By 中央社
2018-11-01
報橘

不說你不知道的台灣史:用海線鐵路的軌跡帶你穿梭20世紀的台灣

(本文經 台灣學通訊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海線鐵路與區域發展〉。首圖來源:〈海線鐵路與區域發展〉。) 【我們為什麼要挑選這篇文章】[...]
By CO 肥皂箱
2018-07-25
報橘

【一帶一路是個笑話】中國打算用鄉下鐵路來搞國際運輸,把外國人都當白痴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中國宏偉的一帶一路計畫很厲害嗎?來實際分析一帶一路的中亞鐵路建設,就知道中國只是一廂情願,這條鐵路不但沒競爭力、還把中亞國家都當成了白痴。(責任編輯:蔡沛宇)[...]
By CO 肥皂箱
2017-05-17
報橘

連阿里山都「神還原」!日本超強設計把全台灣的鐵路都畫進一張圖了

日本「ひまわりデザイン研究所」設計了一張集合全台所有鐵道運輸系統的路網圖,除了把台北捷運、高雄捷運和機場捷運整合,還加上台鐵、高鐵、高雄環狀輕軌,甚至連台鐵阿里山支線都完整繪製,曝光後被網友推爆。[...]
By 林 芮緹
2017-03-22
報橘

【歷史課本沒說的事】武昌起義的策動根本和革命無關,就連孫文也是「看報紙才知道」

【我們為什麼選這篇文章】[...]
By CO 肥皂箱
2016-10-07

最新文章

  • 橋水基金創辦人達利歐談美中衝突:主權是中國最大課題,而最危險的地方在台灣

  • 豪雨更加頻繁,城市如何應變?澳洲洪災後,從荷蘭和新加坡經驗找到重新設計家園方法

  • 控制技術或被技術控制?台大教授洪貞玲:要求數位平台盡守門責任,發展本土數位平台也是關鍵

  • 產地直送,餐桌上蔬果來自大樓樓頂或地下室!看 3 個國際都市如何經營垂直農場

  • 海平面上升後,人類要住哪?荷蘭鹿特丹環保「漂浮紙板屋」可能是未來的新住宅型態

logo
  • 隱私條款
  • 聯絡我們
  • 科技報橘
  • 生活報橘
  • HoozBook
Copyright © 2022 流線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logo
  • 最新文章
  • 宜居城市
  • 全球公民意識
  • 定義未來生活
  • 超廣角視野
    • 非讀book
    • 科學新知
    • 文化觀察
    • 人物故事
  • 觀點
0 %

logo

✕ Close
  • 最新文章
  • 宜居城市
  • 全球公民意識
  • 定義未來生活
  • 超廣角視野
    • 非讀book
    • 科學新知
    • 文化觀察
    • 人物故事
  • 觀點
  • 關於 CO │ CitiOrange 公民報橘
  • 聯絡我們

logo

✕
  • 最新文章
  • 宜居城市
  • 全球公民意識
  • 定義未來生活
  • 觀點
  • 超廣角視野
    • 非讀book
    • 科學新知
    • 文化觀察
    • 人物故事
  • 聯絡我們

Latest Posts

橋水基金創辦人達利歐談美中衝突:主權是中國最大課題,而最危險的地方在台灣

豪雨更加頻繁,城市如何應變?澳洲洪災後,從荷蘭和新加坡經驗找到重新設計家園方法

控制技術或被技術控制?台大教授洪貞玲:要求數位平台盡守門責任,發展本土數位平台也是關鍵

產地直送,餐桌上蔬果來自大樓樓頂或地下室!看 3 個國際都市如何經營垂直農場

海平面上升後,人類要住哪?荷蘭鹿特丹環保「漂浮紙板屋」可能是未來的新住宅型態

為提供您更好的網站服務,本網站會使用 Cookies 及其他相關技術優化用戶體驗,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上述聲明 了解隱私權政策
同意並關閉視窗
Manage consent

Privacy Overview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while you navigate through the website. Out of these, the cookies that are categorized as necessary are stored on your browser as they are essential for the working of basic functionalities of the website. We also use third-party cookies that help us analyze and understand how you use this website. These cookies will be stored in your browser only with your consent. You also have the option to opt-out of these cookies. But opting out of some of these cookies may affect your browsing experience.
Necessary
Always Enabled

Necessary cookies are absolutely essential for the website to function properly. This category only includes cookies that ensures basic functionalities and security features of the website. These cookies do not store any personal information.

Non-necessary

Any cookies that may not be particularly necessary for the website to function and is used specifically to collect user personal data via analytics, ads, other embedded contents are termed as non-necessary cookies. It is mandatory to procure user consent prior to running these cookies on your website.

SAVE & ACCE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