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mobileLogo
  • 最新文章
  • 宜居城市
  • 全球公民意識
  • 定義未來生活
  • 超廣角視野
    • 非讀book
    • 科學新知
    • 文化觀察
    • 人物故事
  • 觀點

Tag: 緬甸

報橘

當緬甸軍政府壓制民主的手段越來越暴戾,緬甸民間能發展出聯合軍隊反制嗎?

(本文經原作者 翁婉瑩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連結 。首圖來源:緬甸民眾 Marina 提供《中央社》,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By CO 肥皂箱
2021-03-31
報橘

【屬於年輕人的亞洲歷史】為什麼要活在恐懼中?緬甸年輕世代:比起死,我更害怕失去自由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特派專欄 拒絕活在恐懼中 緬甸年輕世代不自由毋寧死〉。首圖來源:中央社,由緬甸民眾 Karkar[...]
By 中央社
2021-03-11
報橘

【新生代知識份子站在台灣這邊】挪威學者挺台投書:應重新檢視「一中政策」,支持民主台灣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上報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李濠仲專欄:一篇挪威年輕學者關於台灣的投書〉。首圖來源:翻攝自《挪威經濟日報》)[...]
By 上報 UP Media
2021-03-09
報橘

【民主化的緬甸又政變】國際呼籲釋放翁山蘇姬,中國則說「軍隊應要對政治有貢獻」

(本文經合作夥伴 美國之音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By 美國之音
2021-02-02
報橘

無法參加聯合國氣候大會,波蘭電車廣告「說話」了:台灣能夠幫忙對抗氣候變遷!

【我們為什麼選擇這篇文章?】 波蘭這幾天熱鬧不已,原因在於當地 12/2-12/14 將會舉行聯合國氣候會議,而這次的會議擁有近 200 個國家代表參與,全部人無不希望真正落實 2015[...]
By 中央社
2018-12-05
報橘

翁山蘇姬回應緬甸種族屠殺,卻被人權團體批講幹話:不批評軍方就是迴避問題

【我們為什麼選這篇文章】 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緬甸已經有超過 40[...]
By 中央社
2017-09-20
報橘

翁山蘇姬崩壞?當主流媒體罵她面對緬甸「種族清洗」裝死,這篇是另一種觀點

[...]
By 黃 靖軒
2017-09-07
報橘

以愛之名拿下和平獎的翁山蘇姬,別讓我們在搜尋「種族血洗」時看見妳的名字

[...]
By 黃 靖軒
2016-11-30
報橘

緬甸政府洗腦教育:整本課本都在對緬甸政府歌功頌德——我還以為在說國民黨

【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緬甸,一個往往認知中是個佛教盛行的溫和國家。但是在這樣的表象背後,實際上是一個由國民黨般的緬族主義霸權壓制其他民族的斑斑血淚;抗爭完全都被淹沒在國際看不見的地方。[...]
By BO 享讀沙龍
2016-11-07
報橘

那一年我在緬甸的抗爭日子──革命的成功不是翁山蘇姬,而是藏身街頭巷尾的異議人士

【我們為什麼選這篇文章】 緬甸乍聽很遙遠,但在革命和抗爭的路上,其實面對的都是同樣的醜惡。本書的主角不是偉大的政治家,也不是了不起的望族,而是如同在台灣社運中所有願意發聲的人們一樣普通的緬甸人民。[...]
By BO 享讀沙龍
2016-08-12
報橘

【東南亞圖像】緬甸學生為《國民教育法》上街 新政治世代的交替指日可待

BO 導讀:從阿拉伯之春、佔領華爾街開始,烏克蘭革命、香港雨傘革命、日本國會運動,整個世界可說是遍地烽火。2015 年,在緬甸,學生們也為了《國民教育法》走上街頭… 文/Tidus[...]
By 洞見國際事務評論網
2016-06-07
報橘

用一瓶油征服太平洋!你我熟悉的「虎標萬金油」,暗藏著鄭和下西洋的歷史淵源

文/駐新加坡義大利藥廠亞太區計畫經理  不點兒[...]
By 世界公民島
2015-10-30
報橘

緬甸掛羊頭賣狗肉:披著民主改革的外衣,骨子裡卻仍是獨裁的軍政府

[...]
By 亞洲週刊
2014-07-25
報橘

被族群衝突、暴力等問題糾結,緬甸看不到民主的曙光

林錫星,廣州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教授。[...]
By 亞洲週刊
2014-07-18

最新文章

  • 洗手液不裝在塑膠瓶販售,要如何送到消費者手上?倫敦包裝設計師:減少浪費是我的首要任務

  • 美中在經貿與科技上演「一球兩制」,支撐世界經濟的能源將如何轉型?

  • 住宅區內老有汽機車抄近路擾民怎麼解?英國推「低交通流量社區」,有效減少住宅區車流量

  • 近萬民眾響應需提出氣候政見,主要候選人卻無施政細節?環團:這是青年世代最關注議題!

  • 比利時城市根特執行「無車城市」3 年後,市民回饋:城市的美好變成理所當然

logo
  • 隱私條款
  • 聯絡我們
  • 科技報橘
  • 生活報橘
  • HoozBook
Copyright © 2022 流線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logo
  • 最新文章
  • 宜居城市
  • 全球公民意識
  • 定義未來生活
  • 超廣角視野
    • 非讀book
    • 科學新知
    • 文化觀察
    • 人物故事
  • 觀點
0 %

logo

✕ Close
  • 最新文章
  • 宜居城市
  • 全球公民意識
  • 定義未來生活
  • 超廣角視野
    • 非讀book
    • 科學新知
    • 文化觀察
    • 人物故事
  • 觀點
  • 關於 CO │ CitiOrange 公民報橘
  • 聯絡我們

logo

✕
  • 最新文章
  • 宜居城市
  • 全球公民意識
  • 定義未來生活
  • 觀點
  • 超廣角視野
    • 非讀book
    • 科學新知
    • 文化觀察
    • 人物故事
  • 聯絡我們

Latest Posts

洗手液不裝在塑膠瓶販售,要如何送到消費者手上?倫敦包裝設計師:減少浪費是我的首要任務

美中在經貿與科技上演「一球兩制」,支撐世界經濟的能源將如何轉型?

住宅區內老有汽機車抄近路擾民怎麼解?英國推「低交通流量社區」,有效減少住宅區車流量

近萬民眾響應需提出氣候政見,主要候選人卻無施政細節?環團:這是青年世代最關注議題!

比利時城市根特執行「無車城市」3 年後,市民回饋:城市的美好變成理所當然

為提供您更好的網站服務,本網站會使用 Cookies 及其他相關技術優化用戶體驗,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上述聲明 了解隱私權政策
同意並關閉視窗
Manage consent

Privacy Overview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while you navigate through the website. Out of these, the cookies that are categorized as necessary are stored on your browser as they are essential for the working of basic functionalities of the website. We also use third-party cookies that help us analyze and understand how you use this website. These cookies will be stored in your browser only with your consent. You also have the option to opt-out of these cookies. But opting out of some of these cookies may affect your browsing experience.
Necessary
Always Enabled

Necessary cookies are absolutely essential for the website to function properly. This category only includes cookies that ensures basic functionalities and security features of the website. These cookies do not store any personal information.

Non-necessary

Any cookies that may not be particularly necessary for the website to function and is used specifically to collect user personal data via analytics, ads, other embedded contents are termed as non-necessary cookies. It is mandatory to procure user consent prior to running these cookies on your website.

SAVE & ACCE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