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mobileLogo
  • 最新文章
  • 宜居城市
  • 全球公民意識
  • 定義未來生活
  • 超廣角視野
    • 非讀book
    • 科學新知
    • 文化觀察
    • 人物故事
  • 觀點

Tag: 為花蓮 206 地震集氣

報橘

台灣對日本不是單戀!台灣人在日本路跑被熱情應援:日本人狂塞加倍的補給品

【為什麼我們想讓你了解這件事】 2018 年有 1000 名台灣跑者參與日本東京馬拉松,多位穿著國旗配色且寫有「台灣」上衣的台灣跑者,對沿途日本民眾高喊台灣加油印象深刻——這是台灣和日本的關係:[...]
By 中央社
2018-02-26
報橘

他賠百萬「撐起」雲翠,讓這群阿公打石師安心救人——請別遺忘花蓮地震的英雄們

[...]
By 余 如婕
2018-02-13
報橘

花蓮這棟樓,原本只有 6 樓卻偷蓋成 9 樓——住戶拼命檢舉,縣政府也拼命敷衍

真的太扯!6 日花蓮強震震垮 4 棟大樓,其中位在花蓮市國盛六街、國民八街口的「白金雙星」、「吾居吾宿」大樓底層停車場塌陷。雖然這兩棟大樓住戶無人受傷,但「吾居吾宿」的住戶質疑,大樓原本是 6[...]
By 余 如婕
2018-02-09
報橘

搜救犬鐵雄英勇救出生還者卻急性發炎——怎不給英雄穿鞋衣?日本搜救協會說這樣不好

搜救犬「鐵雄」成功找到花蓮統帥飯店受困者,昨晚因濕冷疲憊而右耳急性發炎,今早就醫後重返崗位,領犬員李俊昇說,花蓮震災是牠實戰首役,表現勇敢,但難免心會揪一下。 花蓮 6 日深夜發生強震,目前已造成[...]
By 余 如婕
2018-02-09
報橘

【謝謝你羅馬人】暖男阿部寬來台代言,「順手」捐一千萬日幣助花蓮重建

下午最熱的新聞竟然是這個!演《羅馬浴場》、《HERO》、《下町火箭》的日本男星阿部寬來台,讓鄉民紛紛大讚: 他做了什麼? 日本男星阿部寬今天(8[...]
By 余 如婕
2018-02-08
報橘

致說出德不配位的藍營:這句話在講的,是你們這群只想白吃白嫖的中華草莓老人

【為什麼我們會選這篇文章】 最近強震、餘震不斷,花蓮已有不少傷亡、建築物倒塌,但!是! 前氣象主播李富城在臉書 Po[...]
By BO 享讀沙龍
2018-02-08
報橘

【給大家一點安定力量】網路瘋傳地震預測文是真的?地科系教授、氣象局輪番打臉「地震專家」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2090555567640236&id=100000574401136 昨天(6[...]
By 余 如婕
2018-02-07
報橘

【這些縣市長都為花蓮地震衝了】柯P 一句話被鄉民讚翻!白話不廢話不邀功給推

昨天地震,花蓮、宜蘭的朋友都還好嗎?(沒事留個言報平安啊!) 昨天深夜 11 點 50 分(6 日)花蓮近海發生芮氏規模 6.0 強震,深度僅 10 公里,處在震央的花蓮首當其衝,震度高達 7[...]
By 余 如婕
2018-02-07
報橘

永不忘台灣恩情!花蓮大地震日網友怒吼「我們想捐錢」,台日友好紀錄讓人暖哭了

日本人真的很暖! 花蓮昨天(6日)晚間發生規模 6.4 強震,截至 7 日早上 10 點已確認 2死 219 傷 173[...]
By 黃 靖軒
2018-02-07

最新文章

  • 把大海當家,不忍堆滿塑膠垃圾!16歲澳洲女孩主持萬場減塑工作坊,創立「海猴」計畫將回收塑膠變日用品

  • 為什麼我們需要資料透明公開?李崇僖:這是台灣對抗極權國家滲透與分化的最佳防禦機制

  • 【歐洲城市新設置:創新長椅】有充電服務、消暑與儲水功能,還帶給市民更具吸引力的城市生活

  • 如何創造自由安全、可信賴的網路環境?傳播學者羅世宏:借鏡歐盟,確立四大治理原則

  • 橋水基金創辦人達利歐談美中衝突:主權是中國最大課題,而最危險的地方在台灣

logo
  • 隱私條款
  • 聯絡我們
  • 科技報橘
  • 生活報橘
  • HoozBook
Copyright © 2022 流線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logo
  • 最新文章
  • 宜居城市
  • 全球公民意識
  • 定義未來生活
  • 超廣角視野
    • 非讀book
    • 科學新知
    • 文化觀察
    • 人物故事
  • 觀點
0 %

logo

✕ Close
  • 最新文章
  • 宜居城市
  • 全球公民意識
  • 定義未來生活
  • 超廣角視野
    • 非讀book
    • 科學新知
    • 文化觀察
    • 人物故事
  • 觀點
  • 關於 CO │ CitiOrange 公民報橘
  • 聯絡我們

logo

✕
  • 最新文章
  • 宜居城市
  • 全球公民意識
  • 定義未來生活
  • 觀點
  • 超廣角視野
    • 非讀book
    • 科學新知
    • 文化觀察
    • 人物故事
  • 聯絡我們

Latest Posts

把大海當家,不忍堆滿塑膠垃圾!16歲澳洲女孩主持萬場減塑工作坊,創立「海猴」計畫將回收塑膠變日用品

為什麼我們需要資料透明公開?李崇僖:這是台灣對抗極權國家滲透與分化的最佳防禦機制

【歐洲城市新設置:創新長椅】有充電服務、消暑與儲水功能,還帶給市民更具吸引力的城市生活

如何創造自由安全、可信賴的網路環境?傳播學者羅世宏:借鏡歐盟,確立四大治理原則

橋水基金創辦人達利歐談美中衝突:主權是中國最大課題,而最危險的地方在台灣

為提供您更好的網站服務,本網站會使用 Cookies 及其他相關技術優化用戶體驗,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上述聲明 了解隱私權政策
同意並關閉視窗
Manage consent

Privacy Overview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while you navigate through the website. Out of these, the cookies that are categorized as necessary are stored on your browser as they are essential for the working of basic functionalities of the website. We also use third-party cookies that help us analyze and understand how you use this website. These cookies will be stored in your browser only with your consent. You also have the option to opt-out of these cookies. But opting out of some of these cookies may affect your browsing experience.
Necessary
Always Enabled

Necessary cookies are absolutely essential for the website to function properly. This category only includes cookies that ensures basic functionalities and security features of the website. These cookies do not store any personal information.

Non-necessary

Any cookies that may not be particularly necessary for the website to function and is used specifically to collect user personal data via analytics, ads, other embedded contents are termed as non-necessary cookies. It is mandatory to procure user consent prior to running these cookies on your website.

SAVE & ACCE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