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會選這篇文章】
最近強震、餘震不斷,花蓮已有不少傷亡、建築物倒塌,但!是!
前氣象主播李富城在臉書 Po 文「分析」:近來天災人禍不斷,一切都是蔡英文「德不配位」所致,呼籲大家幫花蓮祈禱;國民黨台北市議員王欣儀也 Po 文表示:「現在是怎樣?餘震不斷嚇死人。」她指稱就算老天爺覺得「德不配位」,也該是去嚇總統,別嚇善良的老百姓,甚至還語出驚人地說出:「『統帥』酒店倒,執政黨會不會倒不知道。」
但這說法多低級?請藍營好好看,這才是「德不配位」的意思:
(責任編輯:余如婕)
文 / 周布雅
先解釋:到底什麼是「德不配位」?
所謂德不配位必有災殃,你要解釋成個人品德未嘗不可,但是先秦時代對於「德」的意義其實更常解釋作自然的、應有的規則秩序,而且先秦時代對於五倫倫常的解釋,是封建式而非帝國式,也就是義務是雙向的,上位者要先承擔統治者的義務之後下級才有義務服從,也就是君不君則臣不臣、父不父則子不子,統治者也要對被統治者承擔責任義務,義務是雙向並行的。
因此如果要以五倫概念解釋什麼叫做德不配位,應該解釋成,沒有承擔起對應於統治者位置的義務,這時候秩序就會崩壞,那個不負責任的統治者就必需滾蛋。
在王權時代人民不敢直接指出來統治者哪個行為作錯了,因為這樣嚴重時有可能被當成造反叛逆,因此只好假借如災星惡兆這類勸諫,講說「你看上天都發出警告了,你肯定什麼地方作錯了」,來委婉讓統治者反省自己到底哪裡決策不當,災殃是結果不是原因,重點在於「德」不符合「位」,也就是,越高的管理位階應該承擔更多的義務,如果擔當的義務不符合位置就應該滾蛋,不然老天就會提醒你應該滾了,它是一個要求上位者責任感的精神。
真正德不配位的到底是誰?
例如:
這個老師跟學生要求禮貌,自己卻隨意遷怒亂發脾氣,真是德不配位。
這個主管下了決策之後案子失敗了卻責任推給下屬,真是德不配位。
這個將軍滿口要求軍人維持武人紀律跟榮譽,卻整天跑去跟敵國眉來眼去,真是德不配位。
這位氣象大師整天吹噓自己資格多老地位多崇高,可是每次牛皮吹破從來不對自己不尊重專業道歉,真是德不配位。
這位黨國元老幾十年在黨內吃香喝辣,黨一出事馬上跑得比賊還快,真是德不配位。
這位教授每天課堂上一直講學術精神,自己卻整天抄襲,真是德不配位。
最需要學習德不配位是什麼意思的,不是別人,就是那些只想爽不想承擔責任,總是仗著身份白吃白嫖的中華草莓老人。
(本文經原作者 周布雅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連結在此。首圖來源:。)
這些文章也想送給中華草莓老人
為何長輩不懂這句話:「台灣不是中華民國」——他驚覺殘害台灣的污染源絕非只有 PM2.5
「中國台灣」老人不要再拿「中國會打過來」堵台獨!我們年輕人可不是被嚇大的
打破日本歷史來自中國的迷思:從「日本民族」的起源之謎,看中華文化如何吃人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