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中央社,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搜救犬「鐵雄」成功找到花蓮統帥飯店受困者,昨晚因濕冷疲憊而右耳急性發炎,今早就醫後重返崗位,領犬員李俊昇說,花蓮震災是牠實戰首役,表現勇敢,但難免心會揪一下。

花蓮 6 日深夜發生強震,目前已造成 9 死、270 傷、8 人失聯。前兩天幾乎整個網路社群都在集氣,祈禱因為花蓮統帥飯店倒塌而受困的 2 名員工能獲救。消防署調度了 17 個消防機關,出動搜救人員 391 人、搜救犬 20 隻,而在 7 日下午,台中特搜隊靠著搜救犬「鐵雄」,成功找到受困員工梁書瑋的位置,並成功救出他,鐵雄興奮搖尾巴大叫。

跟各位隆重介紹——這次花蓮地震最可愛的英雄

圖片來源:中央社,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鐵雄是去年底才通過「2017 亞洲區 MRT 搜救犬隊國際任務救援能力認證」考試的 4 歲拉布拉多犬。

台中市特搜隊領犬員李俊昇在 8 日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表示,「鐵雄」是在兩歲時加入搜救犬行列接受訓練,和他一起在消防署特種搜救隊竹山訓練中心接受為期兩年的訓練,上個月才返回台中市消防局服務。鐵雄個性活潑、好奇心重,愛吃的牠喜歡到處聞來聞去,只有待在他身邊時才穩定;受訓期間的鐵雄表現很好,也曾在兩年前的台南震災前往實習救援。

「花蓮震災是『鐵雄』實戰首役」,李俊昇說,鐵雄一到災區表現就相當勇敢,即便現場干擾因素多,略微影響反應力,但牠仍毫無畏懼走入災區搜索,成功找到梁書瑋,不僅讓在場搜救員雀躍,也為「鐵雄」累積寶貴學習經驗。

鐵雄和其他搜救犬們多辛苦?

圖片來源:中央社,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搜救犬的工作絕對不是只有搜救

透過鐵雄協助讓梁書瑋成功獲救的消息令人振奮,但台中市長林佳龍也在臉書上表示,因為天氣濕冷,鐵雄已經就醫確診右耳急性發炎,將在治療後再重返災區執行救援。

內政部消防署搜救犬隊教官周聰吉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表示,因為災區在東部,交通耗時,考量黃金救援時間後,全台搜救隊都是緊急出勤,出動約 20 多隻搜救犬,依搜救區域劃分,不斷機動調整任務。搜救犬也不只要搜救,還肩負先驅任務:通常會先派出兩、三隻搜救犬到災區跑幾圈飆點,先行確認有無受困者,透過排除狀況可有效節省救援人力。

而這次地震難就難在,相比兩年前台南維冠大樓呈 V 字型側倒,這次花蓮地震建物多是垂直倒塌,大大壓縮救援空間,很多災區就連搜救犬都進不去,讓救援難度大增。「這兩天救援,只能邊挖邊搜」,周聰吉這樣說。

一次只能執勤 20 分鐘,但這 20 分鐘的難度、危險度超爆高

但搜救犬出勤一次只能 20 分鐘,之後至少休息 30 至 50 分鐘後,才能再度出勤,因為執勤時需要高度專注分析氣味,非常耗精力和體力;此外,災區現場多半雜亂,搜救犬除了容易被異物刺傷或摔傷外,也可能誤食災區殘留的有毒物品,執勤相當辛苦。周聰吉便提到,鐵雄這次耳朵不適症狀,多因執勤操勞,造成長時間體力無法恢復,加上天候差、下雨濕冷,造成抗體變差。

李俊昇則憶起鐵雄衝進大樓搜索的畫面,有一戶民宅內幾乎都是破碎玻璃和陶瓷碎片,但鐵雄仍毫無猶豫就跳進去搜索。災區常見碎玻璃和鋼筋瓦礫,領犬隊最怕碰到鐵釘,因為搜救犬受傷後習慣舔傷口,恢復期都要比較久,尤其像鐵雄這樣的初生之犢會讓人更擔心。

既然都受傷了,幹嘛不讓他們穿鞋、穿衣服?

圖片來源:中央社,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不同於人類搜救隊員有全副武裝,鐵雄讓各界增添對搜救犬的安危關懷,有個問題大家一定想問:幹嘛不讓他們穿鞋、穿防護衣?

早在 2014 年日本廣島土石流時,日本民眾就問過同樣的問題。日本搜救犬協會(認定 NPO法人 日本レスキュー協会)的回應是這樣的:

領犬員會準備搜救犬專用的鞋子,但不一定會穿上

日本搜救犬協會在執行救災任務時,都會攜帶搜救犬專用的鞋子;然而是否幫搜救犬穿上鞋子,則由現場的領犬員來判斷。

在災難現場時,領犬員會先確保現場狀況是可以讓搜救犬進入的。如果過於危險、或是危險物品尚未移除的狀況,是不會讓搜救犬執行任務的。雖然搜尋受困者是很重要的事,但首先還是得確保自身的安全。

狗的腳底是情報來源

再來就是狗狗的腳底其實是牠們對於環境的情報來源,如果包住腳底,搜救犬可能會無法掌握地形而發生意外,因此在穿鞋的時機判斷上是需要非常謹慎的。一些國際的搜救犬組織也都沒有強制規定搜救犬穿鞋,一般都還是交給現場的領犬員判斷,不穿鞋的理由如下:

1. 強迫狗狗穿鞋會造成無謂的壓力
2. 長時間穿鞋會造成狗狗無法散熱、體溫升高
3. 意外受傷的機率反而會增加
4. 無法用爪子牢牢抓住地面

關於搜救犬,你可以知道更多

搜救的過程非常危險,搜救犬必須受過嚴格訓練,通常對狗的天性、膽量、敏銳度、穩定性、服從度的要求也較高,因次多半會選有德國狼犬、邊境牧羊犬、拉不拉多、傑克羅素㹴血統的狗作為搜救犬。

雖然和導盲犬一樣都是工作犬,但搜救犬是沒有寄養家庭的,牠們必須從斷奶後就送到領犬員身邊,一人一狗,讓狗「社會化」,培養人狗之間的信任和依賴。直到狗狗滿 18 個月後,這些受訓犬才能報考國際 IRO 搜救犬組織評鑑 A 級測試,但如果考試沒有通過,這隻狗就得找收養家庭;如果測驗通過,就必須再考 B 級檢定,才能成為真正的搜救犬。

但也因為訓練培養不易,成本相對高昂、搜救犬的數量也不多;工作強度太強,工作年限也很短,這些搜救犬通常 8 歲左右就要退休,開放民眾認養。

備註:周聰吉提醒:搜救犬執勤時不要接觸或打擾。若想和搜救犬接觸,請在未執勤時且須經領犬員同意後才可,主要是搜救犬執勤後都很疲累且情緒較差,加上各犬隻的個性不同,不同於和寵物犬相處方式。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

參考資料:

中央社:鐵雄救災首役就建功 領犬員開心又揪心
中央社:搜救犬執勤高度專注 單次出勤20分鐘
東森新聞:救災現場的四腳英雄 搜救犬肉球受傷踩出一路血跡仍堅持救援Nownews:為什麼不給搜救犬穿鞋子?日本搜救犬協會這樣說

給你更多花蓮地震震不倒的暖心故事

24 小時免費供應熱食!小情侶「不會救災但會做早餐」,讓救難隊員快哭了

【謝謝你羅馬人】暖男阿部寬來台代言,「順手」捐一千萬日幣助花蓮重建

永不忘台灣恩情!花蓮大地震日網友怒吼「我們想捐錢」,台日友好紀錄讓人暖哭了

一起為花蓮集氣!把我們的祈禱和正能量都灌注到這 11 張照片所在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