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mobileLogo
  • 最新文章
  • 宜居城市
  • 全球公民意識
  • 定義未來生活
  • 超廣角視野
    • 非讀book
    • 科學新知
    • 文化觀察
    • 人物故事
  • 觀點

Tag: 海洋

報橘

【海龜吃的下個垃圾就是口罩】在海灘找出 10 萬個防疫垃圾!專家:口罩造成海洋污染

防疫使用的大量口罩垃圾,隨意丟棄恐造成海洋污染。海洋保育組織發現如口罩、手套的防疫垃圾,隨意丟置沙灘和海洋的狀況很嚴重,它們不能分解,只能分裂成更小的塑膠粒子,加劇海洋污染。[...]
By 連柏翰
2021-04-08
報橘

【打撈到「附飲料的完整便當」】首次「台灣海底垃圾」總體檢!此處竟比全球平均髒 90 倍!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台灣海底垃圾調查淡水河外海最髒 採樣密度重逾全球平均 90[...]
By 中央社
2020-10-21
報橘

【海洋生死鬥】鯊魚不會吃鯨魚?鄉民舉1故事曝:或許只是人類沒有目睹

(本文經原作者 rrr518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 連結  。首圖來源:Greg Schechter,CC Licensed。)[...]
By CO 肥皂箱
2020-09-10
報橘

「子彈打穿後腦勺,鮮紅血液流入藍色海洋」——台灣漁船圍堵槍擊,海上謀殺案哪國願意負責?

[...]
By 麥田出版
2020-08-18
報橘

【垃圾變黃金】讓你煩惱的「油膩」頭髮竟是海洋救星!專家:一公斤頭髮可吸附 8 公升油污

炎炎夏日下,你總覺得頭髮很油膩嗎?但你曾想過,因為這項特性,有一天「頭髮」能用來清理人類造成的海洋污染嗎? 海中「香腸」成海洋污染的救星![...]
By 徐子捷
2020-07-30
報橘

【泰國的防疫新撇步】沒有觀光客的海灘,結合「環保」幫在地小漁民賺外快!

紅色的小木船晃呀晃的靠近岸邊,兩名赤著腳的漁夫熟知海洋的韻律,在堆著 10[...]
By 盧亞蘭
2020-07-08
報橘

【龜龜找不到回家的路】口罩數量比水母還要多!災難照片曝光嚇壞網友:人類就是禍害

游啊游,怎麼突然出現了口罩!海龜心裡 OS:這是給我的新裝扮嗎? 法國非營利組織「Opération Mer Propre」日前在臉書上 PO 出照片表示,海洋裡面充滿口罩、醫用手套以及塑膠垃圾![...]
By 徐子捷
2020-06-30
報橘

【原來「聲音」可以拯救珊瑚】也讓台灣垂死珊瑚聽聽看吧!英澳「聲音施肥」奇招吸 2 倍魚群進駐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拯救珊瑚礁奇招[...]
By 中央社
2019-12-06
報橘

印尼要用「3 艘海倉鼠」清河川垃圾:洗刷世界污染最嚴重污名!海倉鼠每天清 100 公斤木頭、塑膠垃圾

【我們為什麼選擇這篇文章?】 根據荷蘭海洋潔淨基金會研究,海洋垃圾有 8 成來自河川。印尼的西大魯河不僅曾被稱為世界上最髒河流,國內更有 80[...]
By 中央社
2019-11-27
報橘

【戳破台灣瘋環保的粉紅泡泡】「反諷插畫」逼台人重視環保!他「搞笑」清海廢 6 年,連 Google 都被收服

(本文經合作夥伴 今周刊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By 今周刊
2019-11-19
報橘

【全球首座「氣泡屏障」攔下水中垃圾】從按摩浴缸得靈感!荷蘭用「一條 60 公尺泡泡」過濾 8 成浮游垃圾

【我們為什麼選擇這篇文章?】 根據聯合國統計,每年約有 8[...]
By 上報 UP Media
2019-11-11
報橘

「台灣鯨豚種數世界第一,白海豚卻只剩 50 隻!」——人類認為「還好」的噪音,恐成牠們的滅種兇器

【我們為什麼選擇這篇文章?】 立法院會於 11 月 1 日三讀通過《海洋基本法》,規定政府須在法案施行 1 年內,提出國家海洋政策白皮書,對海洋事務提出政策方向,以及訂定海洋污染防治對策。[...]
By 今周刊
2019-11-01
報橘

【喝咖啡也能做環保】沖繩咖啡廳幫白化珊瑚找「專屬第二春」:珊瑚烘焙法

【為什麼我們要選這篇文章】 沖繩漁業法律規定,沖繩的天然珊瑚禁止攜帶出境,即便是枯死的也不可以,不過當地有一家咖啡廳,從政府特別許可下的專門企業購入風化珊瑚,並用來烘焙咖啡。 這家咖啡館 35[...]
By BlueTrend 藍色脈動
2018-10-26
報橘

【我們的 Wilson 】海洋吸塵器下海執勤,可望清除全球 90% 海洋垃圾

【為什麼我們要選這篇文章】 你知道現在光是匯集在東太平洋的塑膠垃圾,面積就有 3[...]
By 上報 UP Media
2018-10-19
報橘

太平洋垃圾「帶」:我們該如何讓 44 個台灣大小的它消失無蹤?

人們每天向河川、海洋傾倒垃圾會造成什麼現象?成千上萬的垃圾飄流到美國加州與日本之間的太平洋海域上,堆積成為名副其實的垃圾島,又稱「太平洋垃圾帶」。 海洋垃圾為何會變成島?[...]
By 黃梅茹
2018-04-24
報橘

拒絕再看見海洋動物胃袋裝滿塑膠袋!啤酒商生產能吃的飲料包裝

相信你多少看過許多海洋生物,海龜、海鷗誤食塑膠廢物或是被多瓶裝的罐裝啤酒、汽水包裝膠圈纏身,造成無法移動、進食,甚至因此而死去的影片。如今,美國佛羅里達的啤酒商 Saltwater Brewery[...]
By 黃梅茹
2018-04-18
報橘

小虎鯨肚子餓卻吃不下,因為胃裡塞了 18 個塑膠袋──為何人類的錯要牠們承擔?

塑膠袋,竟是導致迷航小虎鯨死亡的元兇! 前日3/10[...]
By 徐子捷
2018-03-12
報橘

【台灣人只會吃和賺錢】台灣漁民捕獲超大石斑魚只想賣錢,貪婪正在犧牲海洋未來

人類會搶救受難的貓、狗;卻在海洋肆意撈捕,將看似沒有痛覺、充滿魚腥味的魚類切片剖塊,一點也沒有憐憫之心。——陳徵蔚 前陣子媒體報導中接連出現釣客捕獲比人還要大尾的石斑魚。[...]
By 林 芮緹
2017-08-24
報橘

世大運花兩百億貴嗎?如果能讓台灣人找到民族認同不再自卑,這個錢非常值得

【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By 林 芮緹
2017-08-23
報橘

【聽海哭的聲音】不只霧霾!外媒指控中國汙染海洋,塑膠垃圾產量世界第一

針對塑膠垃圾的問題,美國研究人員表示:地球至今已生產超過83億公噸塑膠,而且大多數都被丟到垃圾掩埋場或是海裡。 根據法新社報導,美國期刊「科學先端」(Science[...]
By 許 晴瑄
2017-07-21
報橘

為什麼身為一個海島國家,我們卻只有「海鮮文化」沒有「海洋文化」?

【為什麼我們要推薦這篇文章】 屏東縣東港黑鮪季、臺東縣蘭嶼飛魚季、新北市萬里螃蟹季,各縣市政府每年爭先恐後舉辦各種海鮮季,吸引觀光客前來吃魚。[...]
By 農傳媒
2017-07-07
報橘

血腥的海鮮文化──世界瀕危「鬼蝠魟」遭台灣漁民宰殺,保護海洋生命你可以做的5件事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鬼蝠魟」(reef[...]
By CO 肥皂箱
2017-01-09
報橘

【海洋污染要花七萬九千年恢復】被垃圾驚呆的他發明「海洋吸塵器」,要成為垃圾終結者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柏楊.史萊特在滿 22 歲時,已經是荷蘭「海洋潔淨基金會」的執行長。17[...]
By 今周刊
2016-10-27
報橘

天龍人要沒魚可吃了!德翔台北號在石門外海擱淺漏油,大台北地區八成漁獲的來源海域遭汙染。

這個月 10 號,貨櫃船「德翔台北」號在石門外海擱淺,昨天 (24)[...]
By 曾華銳
2016-03-25
報橘

為何台灣人對海洋的認識極度匱乏?罪惡的「海禁政策」,讓我們忘記血液中的海洋精神

文/許又方[...]
By 想想論壇
2015-10-15
報橘

海洋逆襲》野生魚失蹤,台灣漁獲出現「零捕撈」現象

   文 / 今周刊[...]
By 今周刊
2015-08-10

最新文章

  • 洗手液不裝在塑膠瓶販售,要如何送到消費者手上?倫敦包裝設計師:減少浪費是我的首要任務

  • 美中在經貿與科技上演「一球兩制」,支撐世界經濟的能源將如何轉型?

  • 住宅區內老有汽機車抄近路擾民怎麼解?英國推「低交通流量社區」,有效減少住宅區車流量

  • 近萬民眾響應需提出氣候政見,主要候選人卻無施政細節?環團:這是青年世代最關注議題!

  • 比利時城市根特執行「無車城市」3 年後,市民回饋:城市的美好變成理所當然

logo
  • 隱私條款
  • 聯絡我們
  • 科技報橘
  • 生活報橘
  • HoozBook
Copyright © 2022 流線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logo
  • 最新文章
  • 宜居城市
  • 全球公民意識
  • 定義未來生活
  • 超廣角視野
    • 非讀book
    • 科學新知
    • 文化觀察
    • 人物故事
  • 觀點
0 %

logo

✕ Close
  • 最新文章
  • 宜居城市
  • 全球公民意識
  • 定義未來生活
  • 超廣角視野
    • 非讀book
    • 科學新知
    • 文化觀察
    • 人物故事
  • 觀點
  • 關於 CO │ CitiOrange 公民報橘
  • 聯絡我們

logo

✕
  • 最新文章
  • 宜居城市
  • 全球公民意識
  • 定義未來生活
  • 觀點
  • 超廣角視野
    • 非讀book
    • 科學新知
    • 文化觀察
    • 人物故事
  • 聯絡我們

Latest Posts

洗手液不裝在塑膠瓶販售,要如何送到消費者手上?倫敦包裝設計師:減少浪費是我的首要任務

美中在經貿與科技上演「一球兩制」,支撐世界經濟的能源將如何轉型?

住宅區內老有汽機車抄近路擾民怎麼解?英國推「低交通流量社區」,有效減少住宅區車流量

近萬民眾響應需提出氣候政見,主要候選人卻無施政細節?環團:這是青年世代最關注議題!

比利時城市根特執行「無車城市」3 年後,市民回饋:城市的美好變成理所當然

為提供您更好的網站服務,本網站會使用 Cookies 及其他相關技術優化用戶體驗,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上述聲明 了解隱私權政策
同意並關閉視窗
Manage consent

Privacy Overview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while you navigate through the website. Out of these, the cookies that are categorized as necessary are stored on your browser as they are essential for the working of basic functionalities of the website. We also use third-party cookies that help us analyze and understand how you use this website. These cookies will be stored in your browser only with your consent. You also have the option to opt-out of these cookies. But opting out of some of these cookies may affect your browsing experience.
Necessary
Always Enabled

Necessary cookies are absolutely essential for the website to function properly. This category only includes cookies that ensures basic functionalities and security features of the website. These cookies do not store any personal information.

Non-necessary

Any cookies that may not be particularly necessary for the website to function and is used specifically to collect user personal data via analytics, ads, other embedded contents are termed as non-necessary cookies. It is mandatory to procure user consent prior to running these cookies on your website.

SAVE & ACCE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