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選擇這篇文章?】

根據荷蘭海洋潔淨基金會研究,海洋垃圾有 8 成來自河川。印尼的西大魯河不僅曾被稱為世界上最髒河流,國內更有 80 條污染嚴重的河川!為了洗刷罪名,印尼近年來拋出「2025 乾淨家園」的口號。印尼打算用什麼方式,減少河川垃圾?(責任編輯:黃梅茹)

印尼自2014年開始使用自製的機械電子液壓自動化機器清理河川垃圾,至今雅加達在卡里布魯河等多條河川共28個地點設置攔阻垃圾通過的網架,攔截後由機器怪手把垃圾撈起,將垃圾送到輸送帶後再集中處理。首圖來源:中央社

印尼有許多河川遭垃圾及工業廢棄物嚴重污染,對環境及健康都構成極大威脅。政府、社會企業及環保人士近年來積極從國外引進或發明新科技,希望加速清理垃圾,並帶動更多新科技的運用。

印尼承諾 2025 年完成垃圾自源頭減量 3 成、處理 7 成棄置堆積場及河川的垃圾,以避免流入海洋。印尼海洋事務統籌部海洋科學與科技主任納尼(Nani Hendiarti)日前表示,科技研發是達成目標的五大策略之一,印尼積極尋求處理各類河川的科技。

木頭、廢棄物都可清!3 艘「海倉鼠」幫印尼河川掃垃圾

近期宣布的計畫是 3 艘將用清理西爪哇省(West Java)的勿加西河(Bekasi River)、由德國環保機構 OEOO(One Earth One Ocean)發明的「海倉鼠」(SeeHamster)。引進這型垃圾回收船的是致力垃圾分類與回收的印尼社會企業Waste4Change。

Waste4Change 專案經理阿迪帝亞(Adhitya Prayoga)日前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指出,勿加西河較小,因此引進用於窄、淺水域的海倉鼠,海倉鼠可到處移動,機動性高;河川廢棄物有季節性,雨季的廢棄物有很多種,海倉鼠可依打撈木頭、工業廢棄物、有機廢棄物、塑膠等不同類型垃圾的需求,更換適合模組。

阿迪帝亞指出,3艘海倉鼠預計明年第一季開始服役,這艘垃圾回收船是全電動發電,可減少碳排放;另外,用來打撈河川垃圾、運送垃圾的輸送帶等設備的設計可避免魚類等河川或海洋生物不小心被纏住而無法脫逃,不會傷害生態環境。

根據 OEOO,海倉鼠已在德國、柬埔寨等地服役。阿迪帝亞指出,從海倉鼠服役的經驗來看,每天約可清理 100 公斤的垃圾,雖然這個數量不大,但這是印尼首次引進全電動發電的垃圾回收船,「我們希望這個計畫成為觸媒,對清理垃圾起示範作用」。

德國環保機構One Earth One Ocean發明的「海倉鼠」明年第一季將在印尼服役,引進印尼的印尼社會企業Waste4Change表示,海倉鼠全電動發電,可減少碳排放,海倉鼠的設計也不會傷害河川或海洋生物,是一項對生態環境友善的垃圾回收船。圖片來源:中央社。

除了海倉鼠,印尼還有其他的垃圾攔截機

在印尼與荷蘭政府合作推動下,荷蘭海洋潔淨基金會(The Ocean Cleanup)發明的「垃圾攔截機 1 號」(Interceptor 001)今年 5 月起在雅加達北區潘泰因達卡普克(Pantai Indah Kapuk)聖卡倫排水渠(Cengkareng)的出海口服役,定錨在河川中,藉由從船體延伸到岸邊的攔阻網,將漂浮垃圾收集到船上。

這項計畫由法國達能集團(Danone)在印尼生產瓶裝水的公司 Danone-Aqua 推動。Danone-Aqua 日前指出,這半年來,垃圾攔截機 1 號減少 6 成流入海洋的垃圾,如果是雨季,成果將更顯著。靠太陽能發電的這項裝置全天候運轉,可集中 1.8 公噸垃圾,其中約 466 公斤是塑膠垃圾。

Danone-Aqua 發言人阿瑞夫(Arif Mujahidin)告訴中央社記者,放置垃圾攔截機 1 號的地點已接近雅加達灣(Jakarta Bay)的出海口,仍收集到塑膠垃圾,這代表政府雖很努力清理河川,仍無法阻止塑膠垃圾流到海洋。

阿瑞夫說,透過垃圾攔截機 1 號集中垃圾後,將可再利用的塑膠垃圾送去回收,無法處理的塑膠轉作垃圾焚燒發電使用。這個研究可以知道漂流河川的塑膠垃圾量、質及種類,再找出有效、安全處理塑膠垃圾的方式。

根據海洋潔淨基金會研究,海洋垃圾有 8 成來自河川,全球 1000 條污染最嚴重的河川中有約 80 條在印尼。海洋潔淨基金會目前共有 4 艘垃圾攔截機,2 號機已在馬來西亞服役,3 號及 4 號將分別部署在越南、多明尼加,泰國也已簽約將運用於清理曼谷河川。

在印尼與荷蘭政府合作推動下,荷蘭海洋潔淨基金會發明的垃圾回收船「垃圾攔截機1號」今年5月起在雅加達北區潘泰因達卡普克聖卡倫排水渠的出海口服役,研究發現可減少6成流入海洋的垃圾。圖片來源:中央社。

印尼自 2014 年就開始使用印尼自行製造的機械電子液壓自動化機器清理河川垃圾,至今雅加達在卡里布魯河(Kalibaru River)等多條河川共 28 個地點設置攔阻垃圾通過的網架,攔截後由機器怪手把垃圾撈起,將垃圾送到輸送帶後再集中處理。

雅加達省政府環保局局長亞雅特(Yayat Supriatna)指出,這 28 套機械目前都放在下游,主要是要阻止垃圾流到海洋,未來希望能擴大到上游使用,垃圾才不會從雅加達近郊城市流到市中心。

沒有這些科技的運用,河川垃圾只能靠人力清理。雅加達有約 5000 名穿橘色制服的「橘軍」河川清潔隊員,勿加西的河川清潔隊員則稱為「青蛙軍」,清理工作不易,也曾有事故傳出。

亞雅特說,機械電子液壓自動化河川清理機器節省了很多人力,且不論天候狀況都可以持續運轉,不過無法撈起木頭這類大型垃圾,而有些小垃圾仍能穿過網架,則需要靠人力清理。

此外,雅加達郵報(Jakarta Post)日前報導,創立 Make A Change World 的法國環保人士本切吉布(Gary Bencheghib)近期發表「看守河川」(Sungai Watch)計畫,將透過新發明用於攔阻垃圾的漂浮柵欄,以及人工智慧及航空繪圖等科技,在清理河川之餘,也監督河川狀況,目前一號柵欄已放在峇里島的耶波河(Yeh Poh River),將在峇里島擴大至 100 處。

儘管運用新科技,惟有民眾配合才能有效對抗河川垃圾問題。負責清理庫魯特河(Krukut River)的雅加達河川清潔隊員魯利(Rulli)說,清潔隊員每天都發一個大麻袋給河岸住戶,讓他們集中垃圾,隔天再去回收,換另一個大麻袋,但效果並不好。

庫魯特河因垃圾堆積及泥沙淤積嚴重,河床已淤至橋底,水路受阻,遇大雨就氾濫。魯利說,清潔隊員 5 年前開始整治庫魯特河,清潔隊員工作時,民眾比較不會亂丟,但下班後就不一樣了,有民眾還是頑強,常常清乾淨後不久又堆滿垃圾。

事實上,印尼政府也將改變民眾行為列為達成 2025 年解決垃圾問題目標的首要策略。雅加達省政府 24 日就號召民眾加入清潔隊員、國軍、雅加達省政府官員等一起清理吉利翁河(Ciliwung River)的活動,增進民眾的環保意識,有上千人參與。

印尼許多河川污染嚴重。流經雅加達中區的庫魯特河部分河段因河岸居民將垃圾傾倒河中及泥沙淤積,河床已淤高到橋底,沒有水路空間,遇大雨即氾濫,清潔隊員已持續清理五年,仍感嘆無法徹底改變民眾陋習。圖片來源:中央社。

致力於垃圾分類與回收的印尼社會企業Waste4Change與德國環保機構One Earth One Ocean等單位合作,引進德國發明、專門用於清理狹窄河流的垃圾回收船「海倉鼠」。OEOO造船工程師及海上技師Lennart Rölz等人日前在雅加達宣布這項計畫。圖片來源:中央社。

延伸閱讀

【挪威醫師把一生獻給台灣】用嘴幫病人吸濃痰、開刀遇缺血就自捐血!台灣「小兒麻痺之父」畢嘉士離世

【全球首座「氣泡屏障」攔下水中垃圾】從按摩浴缸得靈感!荷蘭用「一條 60 公尺泡泡」過濾 8 成浮游垃圾

【戳破台灣瘋環保的粉紅泡泡】「反諷插畫」逼台人重視環保!他「搞笑」清海廢 6 年,連 Goolge 都被收服

【森林蓋太陽光電廠是開倒車?】經濟學「機會成本」概念告訴你:「不開發森林=環保」是錯覺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新科技助攻清理河川 印尼盼洗刷污染惡名[影]〉。首圖來源: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