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合作夥伴 上報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藍黨魁之爭】選不選都是最大變數 韓國瑜「保持聯繫」引黨內關注〉。首圖來源:《上報》記者沈粲家攝)
【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經過 2020 總統大選與罷韓案,國民黨聲量遠不及民進黨。即便現任國民黨主席江啟臣試圖力挽狂瀾,然成效有限;今年七月將是國民黨黨魁改選之日,能否挽救國民黨,也許就操之下任黨主席之手。
目前江啟臣、朱立倫、連勝文與周錫瑋等國民黨頭人都放出動作,劍指競逐黨魁,然而也有黨內中常委鼓動韓國瑜參選,表示他在藍營仍有主宰力與號召力,「拿下主席沒有問題。」
事實上,韓國瑜的支持者多屬年長世代,韓國瑜只要表態支持哪位候選人,等於大大推他一把,也將影響國民黨未來 4 年的命運。(責任編輯:連柏翰)

韓國瑜會加入國民黨黨魁之爭嗎?圖片來源:《上報》記者沈粲家攝
文/楊毅
國民黨主席改選將於今年 7 月底舉行,日前傳出有卸任中常委力勸前高雄市長韓國瑜出馬角逐黨魁之位,引發關注。據了解,儘管身邊勸進聲不斷,但目前韓本人尚未對下一步動向有所決定,仍盼先以公益角度出發,避免捲入政治爭議敏感話題;熟悉黨內生態的藍營人士則指出,以 65 歲以上免繳黨費的黨員人數多達約 20 萬人來看,韓若參選主席勢必將佔有一定優勢,無論韓最後是否投入黨魁選戰,都將成為最大的關鍵變數。
韓國瑜遭罷免後,始終保持低調沉潛至今,但其一舉一動及相關言論,依舊受到政壇矚目。而近來因韓的岳父、前雲林縣議員李日貴病逝,藍營政治人物紛紛南下慰問,關於韓的下一步動向及傳聞,包括韓將於農曆年後宣布參選黨魁、韓不排除再戰公職挑戰桃園市長,甚至韓陣營內部有所謂的「市長派」與「黨魁派」兩股力量拉扯等,因而開始不脛而走。
卸任中常委勸進角逐黨主席,韓國瑜淡定謹慎
不過,近韓人士表示,以先前傳出卸任中常委勸進韓國瑜角逐黨主席的消息為例,當天眾人與韓國瑜私下聚會閒聊時,韓並未對參選黨魁一事有所回應或當場表態,反而還對該話題表現得相當淡定。而這也讓部分事前信誓旦旦宣稱或期待韓將於元宵節「起義」的黨內人士,顯得有些尷尬及難以自圓其說,當然更沒有所謂「農曆年後宣布」的說法。
另有親韓人士指出,事實上韓國瑜本人也深知自己的各項舉動,都可能被外界政治解讀為復出「起手式」,並了解到參選黨主席或其他黨公職,隨之而來可能引起的負面攻擊或政治包袱,因此迄今依舊選擇低調謹慎,不參與大型公開活動,韓陣營仍盼以多關懷弱勢、致力公益等角度出發,避免捲入政治泥淖之中。
免繳黨費黨員 20 萬人,成黨魁之爭最大變數之一
儘管韓國瑜刻意保持低調行事,但黨內有意競逐黨魁大位者,包括尋求連任的主席江啟臣、積極備戰的前新北市長朱立倫、智庫副董事長連勝文及前台北縣長周錫瑋等人,仍高度關注韓的未來動向。有藍營民代則透露,雖然韓迄今尚未對下一步動向表態,但近來可能因農曆春節將近,不少黨公職人士私下都陸續接到來自韓陣營不同人士的「噓寒問暖」,開始與黨內「保持聯繫」重新連線,有別於先前低調再三的做法。
對此,熟悉黨內生態的藍營人士則斷言,不管韓最後是否參戰黨魁,都勢必將成為最大變數之一。他分析,以黨員結構來看,目前 65 歲以上免繳黨費的黨員人數多達約 20 萬人,對韓相對有利,加上韓有一批死忠不離不棄的支持群眾,韓若決定投入黨魁之爭,對江啟臣、朱立倫、連勝文及周錫瑋等人,勢必將造成衝擊,甚至將進一步牽動黨內各種錯綜複雜的合縱連橫競爭格局,像是不同陣營之間的整合或策略聯盟,形成「抗韓 vs. 挺韓」兩股勢力。
韓選不選黨魁,攸關個人政治和國民黨存亡
反之,若韓國瑜決定不參與黨魁改選一役,則黨內可能形成多人競逐「大混戰」之勢,不僅第一線的江啟臣與朱立倫對決態勢更加底定,包括江、朱、連勝文及周錫瑋等人如何拉近與韓的距離,爭取韓國瑜的支持意向,也會顯得相當重要。
另有黨內人士則直言,今年的黨主席改選不僅被視為是 2024 總統大位的「前哨戰」,更將直接影響明年縣市長選舉提名布局及結果,韓國瑜最終是否參選黨魁,不單是其個人政治前途的問題,更是攸關整個國民黨生死存亡的議題,韓若有意重返政壇,包括出場時機、如何再起、及是否面對或檢討先前敗選因素,進而做出令人有感的深刻改變等,均須必須謹慎以對及考量。
臉書滑不到《報橘》精選好文?快把我們加入你的 Telegram 好友 !
推薦閱讀
【國民黨挖洞給自己跳?】黨中央、議員都不挺「罷捷」!KMT 民調曝光:再輸恐不利 2022
【藍綠「年輕化」這局勝負已分?】吳怡農參選黨幹部獲 1 萬讚!國民黨青年團尷尬影片慘被批
更多上報好文: 韓國瑜岳父公祭成拱韓聚會 藍中常委力勸「再射穿雲箭」 【藍黨魁之戰】憂分裂、選邊站壓力大 內部「協調取代改選」聲浪漸起 萊豬白吞了 葉倫曝「不會簽署新貿協」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上報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藍黨魁之爭】選不選都是最大變數 韓國瑜「保持聯繫」引黨內關注〉。首圖來源:《上報》記者沈粲家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