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德國批准資訊安全法 大幅提高華為參與門檻〉。首圖來源:wikiwiki,經編輯合併)

【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德國可能會加入歐美排除中國華為的行列,國際串連反華為勢力將更強大。

此波抵制華為的國際行動始於美國。美國商務部今年 5 月宣布,9 月開始實施禁令,任何企業將含有美國技術的半導體產品賣給華為,必須先取得政府的出口許可;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在 8 月底也向中國表示:基於資安因素,會偏好歐洲的電信供應商;10 月斯洛伐克總統查普托娃(Zuzana Caputova)因擔憂華為構成安全威脅,取消一場演說活動。11 月,英國宣布電信商在 明年 9 月後,不能再於 5G 基礎建設中安裝新的華為設備。現在再加上德國擬立新法反制華為,華為的未來岌岌可危。(責任編輯:連柏翰)

德國將立新法抵制華為。

德國將立新法抵制華為。圖片來源:wikiwiki,經編輯合併

德國內閣今天批准資訊安全法,透過政治審核的附加條款,大幅提高華為等中國廠商參與 5G 建設的門檻。

德國爭論 2 年,國會可能通過「華為條款」

美國發起乾淨網路(Clean Network)計畫,封殺華為等中國電信產品,企圖施壓歐洲跟進。英國、瑞典日前已決定排除華為,德國爭論了 2 年終於做出決定,國會可望在近日通過內閣提出的法案。

根據這部新法,提供設備的廠商必須保證不能將資訊外洩給外國政府;此外,除了技術認證,內政、外交、經濟等部會也有權參與第二階段審核,確保供應商的可靠性,審核標準包括外交和國防安全等政治因素

法案雖然沒有直接點名華為,不過鑑於中國政府對本國高科技業的影響力,顯然是為華為量身訂做,因此又被稱為「華為條款」。

德國憲法辦不到,新法將能排除政治不信任廠商

「商報」(Handelsblatt)報導,執政的社會民主黨(SPD)外交政策發言人施密特(Nils Schmid)表示,受限於憲法,德國不能有排除華為的法律,不過新版的資訊安全法實施後,政府手上將有工具排除因政治因素不能信賴的廠商。

不過,由於德國電信(Deutsche Telekom)、伏德風(Vodafone)、西班牙電信集團(Telefonica)等電信業者目前仍大量使用華為設備,新法到底影響多大,得等到政府明年根據新法做出決定時才會明朗。

臉書滑不到《報橘》精選好文?快把我們加入你的 Telegram 好友

推薦閱讀

華為創辦人任正非的 1 句話引發不同解讀:是吃台灣豆腐,還是承認「中華民國在台灣」?

【歐洲版的辣台妹】台灣網友要暴動了!斯洛伐克總統讓華為在國際又摔了一跤

【中國訪歐踢到大鐵板】法國不用華為、義總理直接拒見,中國「聯歐抗美」難上加難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德國批准資訊安全法 大幅提高華為參與門檻〉。首圖來源:wikiwiki,經編輯合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