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買了疫苗然後呢?醫:不良事件是最大考驗〉。首圖來源:中央社,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台灣日前購入武肺疫苗,然而疫苗購入後,接種的情況則為另一問題。從今年流感疫苗的接種情況來看,就有多例疑似與疫苗相關的醫療案例,譬如一名 70 多歲婦人 6天後死亡,疾管署初判與慢性病有關;一名 50 多歲女子接種流感疫苗後身體不適,住進加護病房,初步瞭解應與疫苗無直接相關。
台灣購入的 1500 萬劑武肺疫苗,將可能產生許多疑似相關的不良事件,到時,政府的考驗又來臨。(責任編輯:連柏翰)

台灣日前購入 1500 萬劑武肺疫苗,圖為衛福部長陳時中。圖片來源:中央社,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全球搶買武漢肺炎疫苗之際,台灣已有 1500 萬劑入袋。醫師李秉穎直言,未來接種疫苗後,一定會出現不良事件或死亡個案,引起民眾質疑疫苗安全性,將成政府必須面對的一大考驗。
台灣透過 COVAX 購得 1500 萬劑疫苗
武漢肺炎(2019 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全球延燒,台灣除了研發本土疫苗,也透過「武漢肺炎疫苗全球取得機制」(Covax)、國際藥廠購得至少 1500 萬劑疫苗,有了疫苗,安全性恐怕是下一個棘手難題。
疫苗接種不良事件是政府安穩民心的考驗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榮譽理事長、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小組諮詢委員李秉穎今天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未來武漢肺炎疫苗開始接種後,由於接種量相當大,一定會有出現不良事件或死亡個案,如何安民心將是政府一大考驗。
李秉穎說,接種疫苗後出現的不良事件,一定要有因果關係才能斷定為「不良反應」或「副作用」,若只有時序關係卻不一定有因果關係,只能算是「不良事件」,但民眾若誤將不良事件通通視為不良反應,就可能對疫苗產生疑慮,影響接種率。
2009 年男童死亡案例,打擊民眾對疫苗信心
他以 2009 年 H1N1 新型流感疫苗為例,當時一名高雄男童接種疫苗後死亡,引起疫苗安全疑慮,即便專家認定男童死因和新型流感病毒、疫苗無關,仍重創民眾信心,當年接種率僅 26%,遠低於目標值 70%,不僅超過半數疫苗都銷毀,正因沒打疫苗,重症死亡個案更大增。
李秉穎強調,武漢肺炎疫苗若能順利上市,勢必得通過數萬人的大型臨床試驗,安全性沒有問題, 專家也會持續替民眾把關,而且武漢肺炎由於分子構造緣故,幾乎不可能造成自體免疫相關副作用,也不會出現外界擔心的「格林巴利症」,目前僅知有百萬分之 1 的風險會出現過敏問題。
他指出,只要全台接種率高達 60 至 70%,就能擁有群體保護力,短時間內疫情將不會造成大流行,但正因有 30% 民眾沒有接種,仍然可能將病毒帶往世界各地,5 到 10 年後萬一武漢肺炎流感化,一旦感染仍可能演變成重症,呼籲民眾「不要依賴別人來保護自己」。
至於接種疫苗後能否出國,李秉穎說,目前雖尚未有定論,但他認為未來可能出現「免疫護照」,若有打過疫苗或是有抗體陽性證明,或許在各國間移動可免除檢疫措施。
臉書滑不到《報橘》精選好文?快把我們加入你的 Telegram 好友 !
推薦閱讀
【MIT 疫苗賣進馬來西亞】高端疫苗與大馬簽 MOU 上看 42 億,股市開盤強攻漲停
為什麼有人就是「死不打疫苗」?一窺媽媽們「拒絕給寶寶接種,挺川挺到不要命」的心理
【台灣能分到一杯羹嗎】Moderna 疫苗傳捷報,意外掀起新戰場:川普急歷史留名、拜登則祭出警告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買了疫苗然後呢?醫:不良事件是最大考驗〉。首圖來源:中央社,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