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新冠肺炎(武漢肺炎)不僅重創全球人類的健康,更打壞經濟市場。據《聯合新聞網》報導,像亞洲金融中心新加坡在第 2季 GDP 萎縮 41.2%,創歷來最大單季萎縮幅度。
台灣不僅在防疫方面做得好,經濟成長率也順利「保 1」,而國發會日前更公布的 2020 年投資率,更是創下十年新高。為何台灣能逆勢成長?一起來看。(責任編輯:徐子捷)

圖片來源:Hasan Kabalak,CC Licensed。
不畏疫情!台灣 2020 年投資率創 10 年新高
武漢肺炎疫情衝擊全球經濟,台灣因防疫得宜,經濟成長率仍順利「保 1」,國發會副主委鄭貞茂今天(15 日)加碼宣布好消息,國際局勢動盪之下,台灣保有投資動能,2020 年投資率有望達 23.44 %,創 10 年新高。
今年初爆發 2019 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鄭貞茂表示,很多國家採取封鎖政策,導致經濟活動中斷,全球投資金額也銳減,台灣正好相反,投資動能不只沒有下降、還在提升。
把生產能量放在「安全的地方」!台灣逆勢成長的 3 關鍵
鄭貞茂點出兩項關鍵數據,顯見台灣投資逆勢走揚,一是主計總處最新預測,2020 年投資率達 23.44 %,創下 2011 年以來最高紀錄,二是根據經濟部投審會資料,今年前 5 月核准僑外投資(不含陸資)金額較去年同期成長 12 %,穩定走揚。
鄭貞茂指出,疫情衝擊全球外人直接投資(FDI),2020 年全球 FDI 將跌至約 1 兆美元,不只年減 40 %,更是 15 年來最低水準;而台灣在美中貿易戰、疫情、政府擴大投資三大關鍵下,投資逆勢走揚。
「美中貿易戰加上疫情,這兩個事件對台商回來投資有非常大影響」,鄭貞茂說明,中國過去靠著低廉的生產成本吸引外資,台商也因生產模式講求生產效率,大量集中中國;近幾年,美中貿易戰讓台商注意到必須分散風險、不能集中單一市場,開始撤出中國。
至於疫情影響,鄭貞茂表示,除了台商,許多國家意識到,分散生產基地之外,也應該把生產能量放在「安全的地方」,台灣防疫表現亮眼,就成為最安全的地方。
另一方面,疫情打破以往供應鏈長鏈模式,鄭貞茂認為,廠商希望短時間內蒐集必要原物料、盡快供貨,這點也有助於廠商把高附加價值的產能搬回台灣。
鄭貞茂表示,政府帶頭投資,改善基礎建設、租稅環境,並在 5 加 2 創新產業的基礎,向上發展六大核心戰略產業,讓國際看到台灣、想要投資台灣。
鄭貞茂總結,政府未來 4 年將推動經濟發展新模式 2.0,落實 6 兆元投資,方向包含台商回台及境外資金回台,半導體大廠以及 IOT、AI 及 5G 建設,綠能、前瞻二期等,希望將台灣打造為未來全球經濟的關鍵力量。
推薦閱讀
【台捷友好絕非說說而已】台灣在歐洲的第 4 大投資國!一窺鴻海、華碩等大廠為何選在捷克插旗
【香港將留給台灣什麼】極權逼走香港富豪與企業,台灣能成為下一個亞洲金融投資據點嗎?
【不同角度,看待香港經濟大不同】港股已蒸發 5000 億美元,為何還有中國人持續買港股?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台灣投資率創10年新高 全球疫情下仍走揚歸因3關鍵〉。首圖來源:Hasan Kabalak,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