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面對中共三不五時恐嚇要武力侵台,台灣多少年來都緊緊守著美國保護傘,美國總統川普上任之後,各種挺台法案如《台灣旅行法》、《台北法》相繼出籠,似乎就在暗示台美友誼永常存。然,國際政治就是利益交換,台灣人也只有現在能暗爽了。
還記得美國長期以來的對華政策守則嗎?「不要激怒中國」是最高指導原則,川普政府現在看似烽火總對著中共,卻別忘了年底就是美國總統大選,這麼做難道不是為了選票嗎?能夠先讚中國處理新疆問題,後又簽署《新疆人權法案》,這樣精神分裂的美國,最終也不過為了自己罷了。(責任編輯:梁雁)

本文作者指出,面對中共政權,美國談判手段需要彈性,因此川普的做法也只不過是為了國家利益。圖片來源:The White House,CC Licensed。
文 / 李厚穎
還是說說對波頓出書批評川普為了連任犧牲美國利益這件事好了。這反映的其實是非典型政治人物把商業談判帶入政治時,所面臨的反彈。
川普當選以來,華府的公務體系、智庫圈私下對川普的嘲諷輕蔑沒有少過。輿論也一直放出圈內人說川普決策風格混亂的消息。波頓出書所批評的內容,只是更鉅細彌遺地把傳統國安外交人士跟川普的認知差異凸顯出來。
波頓在其寫給華爾街日報的文章中提到,川普不止一次跟習談到他需要連任,希望中國幫忙多買美國農產品。甚至也稱讚中國在新疆問題的處理,對香港問題則置若罔聞。是個心中沒有人權價值的人。
在對中國的關稅制裁措施上,波頓也認為川普為了達成貿易平衡,輕易退讓,而不堅持要求中國進行結構性的改革(不要強迫外商技術轉移,不要偷技術、市場開放等等、不要操縱貨幣等等)。
在波頓眼裡,川普就是個為了自己利益而沒有價值信念的人,這包含對人權價值的退讓。以及背離美國核心外交戰略:制裁並避免中國濫用遊戲規則來傷害民主國家們。
身為台灣人,我必須說我尊重也感謝波頓對台灣的支持,而他說台灣對川普而言只是一個筆尖,也明白反應川普作為一個商人,達成交易比什麼價值都來得重要。這是台灣在跟美國互動時必須有的心理準備。每次看到網路上有人說美國不會出賣台灣,都覺得這些人應該看看美國1979年台灣怎麼被出賣的。
但川普重視交易的本性卻不能說他犧牲價值,或犧牲美國利益。因為交易的實質內容就是在實踐國家利益,就是在彰顯價值。直到現在,美國仍維持對華為晶片使用的禁令,華為手機還是不能使用安卓系統,甚至孟晚舟美國仍在要求引渡審判。
川普的所作所為,比起滿口仁義道德理想的歐巴馬具體太多。波頓似乎認為,哪怕在談判場上的垃圾話,都得要言必稱人權價值。
相比之下歐巴馬在面對敘利亞內戰時,劃下紅線說若敘國政府使用化學武器,美國就會干涉,結果美國什麼都沒做。滿口價值人權又如何?歐盟除了台灣執行死刑時來抗議,面對中國大陸的人權狀況還不是照樣低頭,乖得跟什麼一樣?做了什麼比說了什麼重要。
回到談判的垃圾話。談判最重要的是用對方能理解的方式說明自己的要求,並且要肯定對方重視的東西,如此才可能拉近距離。川普就算真的很在意連任,但他表現出在意政權延續的態度,是不是會給改變連任規定的習近平很強的共鳴感。
「對,哪怕川普也是在意連任的」
有了共同點,要爭取自己想要的東西就比較容易。
學外交的人不會不知道梅特涅,這個奧匈帝國的外相如何在帝國實力衰退的情況下,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替國家穩固了多少利益。
香港的問題川普不想碰,新疆的問題川普可以為了達成交易,私下表示做得好。但同時我們也看到美國國務卿龐畢歐公開發言譴責中共價值觀與民主國家的根本衝突,是一個競爭者。副總統潘斯更直指中共試圖滲透民主體制,干涉美國政治。
有趣的是,波頓把上述這種鷹派、鴿派立場並存的現象稱為決策的混亂。但如果只看關鍵的決策結果,這種差異更像是唱黑白臉而非混亂。
今天波頓出書把這些川普的垃圾話寫出來,然後用政治正確的標準去批評,逼迫川普表態,只會讓談判的彈性盡失。面對中共政權,你需要的是彈性。難不成中國大陸加入 WTO 的時候會明白跟你說,他們打算即便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還是要利用開發中國家的身份來撈好處?
既然如此,用那麼多價值標準去要求談判的垃圾話,是有什麼機會贏過中國?
這篇順便送給台灣過度相信美國的人。國際上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國家利益。台灣需要維持自己被爭取的價值,這比起期待他國無條件幫忙來的實際。
推薦閱讀
【川普推特夜襲:你被開除了】曾挺台美恢復建交!「友台派」國安顧問波頓與川普隔空放話
【台灣國際能見度新高峰】美國鷹派政治領袖波頓呼籲:美國應全面承認台灣地位
【川普還沒輸?】拜登找同黨非裔女議員賀錦麗當副手,就能抹平 40 年歧視爛帳嗎?
(本文經原作者洞見Insight Post-國際事務評論網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連結 。首圖來源:The White House,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