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鐵路警察遭刺死案,再次喚起「司法精神病院」的討論,也就是為精神疾病犯罪者設計的,司法監控與醫療並重精神醫療處所。台灣沒有「司法精神病院」,精神疾病犯罪者只能讓一般醫療院所共同承擔,對醫療人員造成沈重負擔,也成為社會安全漏洞。

衛福部長陳時中坦言,設置專責司法精神病院,「地點」是最大的難題。在英國,政府規定建商若想在市中心蓋房子,就得同時在周邊蛋白區的精神病院附近蓋社區,幫助患者融入正常生活。司法精神病院是更複雜的難題,然而小燈泡事件、刺殺鐵路警察案,台灣要避免同樣悲劇再發生,司法精神病院的設置是重要一環,怎麼做,需要社會更多討論。(責任編輯:梁雁)

專家指出,設置「司法精神病院」最大的難題是「地點」,縱使多數的患者不具有攻擊性,民眾不見得願意讓精神病院設置在自家附近。圖片來源:Pixabay,CC Licensed。

鐵路警察遭刺死案讓籌設「司法精神病院」再次引發討論。衛福部心口司司長諶立中今天說,該病院收治患者大多有攻擊性,不僅管理有難度,不論設在哪居民都會群起抗議,相當兩難。

一般醫院難以負荷過多病人,獨立設置卻面臨地點、權責難協調

鐵路警察李承翰遭刺死案,被告一審無罪,引發各界關注,籌設「司法精神病院」想法再次浮出檯面。法務部長蔡清祥證實,這兩天已致電衛福部長陳時中溝通,取得共識,地點人力等由衛福部規劃,安全維護由法務部處理。

衛福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司長諶立中今天晚間接受記者電話聯訪時表示,國內早在3、4年前就開始討論司法精神病院議題,但面臨許多問題卡關至今,目前他還未接獲相關通知,設置地點、權責歸屬都還未有定論。

諶立中表示,法律上雖視這類精神疾病患者為「病人」,但其實一般精神病患並不會隨意攻擊他人,往往是精神疾病且合併有人格障礙等問題的患者,比較容易出現攻擊行為,因此國外才會設置以司法監控、醫療並重的司法精神病院;不過,由於目前沒有司法精神病院,這類患者一旦被判處監護處分,大多會由公立醫院或療養院收治

諶立中說,一般病房中收治1、2例這類患者勉強應付得來,但若整個病房都是恐增加管理難度,畢竟這類患者有攻擊性,經常會威脅醫護人員,衍生許多難以管理的行為問題,多數醫院都很怕收治這類患者。

除此之外,病院設置的地點也是另一大難題,諶立中指出,每當設置病院的消息傳出,總會出現「鄰避效應」,不論設在哪裡,附近居民都會群起抗議,萬一設置過於偏遠又請不到工作人員,相當兩難

推薦閱讀

【社會責任】成為他們的「甜心」──協助精神疾患者重回社會,就是省下數百萬的健保資源!

【《與惡》之後,台灣改變了什麼?】殺警案判決錯不在法官和精神科醫師,而是那條 1934 年南京政府制定的「超舊法」

【我讀完了殺警案的判決書】不要把例外當原則!犯罪學專家沈伯洋 8 點精闢分析

(本文經合作夥伴中央社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籌設司法精神病院 衛福部坦言面臨2大難題〉。首圖來源:Pixabay,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