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委會動植物防檢局昨天接獲民眾通報,有薑遭到秋行軍蟲侵襲,這是全台首例非禾本科植物遭殃。圖片來源:農委會。
來自中國的秋行軍蟲農災,從去年開始肆虐台灣,對台灣農業造成巨大傷害;在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肆虐下,秋行軍蟲對農業區的危害有一段時間沒有受到媒體關注,但秋行軍蟲的擴散並沒有因此止步。
本週秋行軍蟲的侵襲作物品中,新增加了第7種受害作物,農委會防檢局昨天接獲民眾通報,有薑田遭到秋行軍蟲侵襲,這是全台首例非禾本科植物遭殃;而因武漢肺炎疫情慘重導致全球糧食運輸受阻,如今又出現秋行軍蟲擴大攻擊範圍,糧食自給率不高的台灣,將面臨隱憂。
秋行軍蟲新增第7種寄主作物,南投有機農田薑遭殃
依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資料顯示,秋行軍蟲的寄主範圍超過350種植物。除了最初就受到攻擊的玉米,台灣當今遭受秋行軍重影響的作物有高粱、薏苡(薏仁)、小米、百慕達草和狼尾草,如今經由台中區農改場到被通報的有機農場做過確認,該農場的薑,確實受到影響。
台灣薑主要的產區有嘉義縣、南投縣及台東縣等地區,國人多食用根莖部位,是料理重要的佐料。
農委會秋行軍蟲災害緊急應變小組指出,遭秋行軍蟲危害之薑生長期為苗期階段,幼蟲為害新生芽及母株頂芽,目前已經公告7種緊急防治藥劑,宣導農民加強防治。然而,對不能夠用藥的有機農田來說,有機農民面對秋行軍蟲害危機,有苦難言。
台灣米存量充足,飼料自產率卻只有5%
秋行軍蟲源於美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去年開始大規模侵襲中國,對水稻和玉米等糧食作物造成嚴重危害。蟲害從中國跨海來台,外加武漢肺炎影響全球糧食與食品加工產品減少,糧食自給率只有34%的台灣,能撐過這段風波嗎?
行政院長蘇貞昌在4月18日受訪時表示,台灣當前的米存量,夠全國人民吃上2年半,肉品存量則有15萬公噸,因此不擔心缺糧;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則說,民生物像是稻米和水產品,自給率都超過100%,蛋接近100%、蔬果可維持87%以上、肉類則是70%以上。也就是說,未來6個月台灣可供應肉品和蔬菜絕對充足。
至於雜糧供給部分,陳吉仲4月初曾指出,台灣從美國和巴西進口的黃豆及玉米,供應仍然充足,而面對東歐出口麥採配額制度,農糧署也已備妥方案,必要時會補貼業者,以研磨米穀粉取代部分麵粉。
然而台灣雜糧大多倚靠進口,更有95%的飼料來自國外,每年需要進口420萬公噸的玉米作為動物飼料,一旦武漢肺炎疫情加重,還是可能連帶影響台灣畜牧產業,進一步影響台灣的蛋白質類食品供應穩定度。
農委會先前表示,就算台灣稻米供給充足,也不可能把庫存米轉為飼料,而是轉向發展循環農業,並且將農產加工的副產品、食品工業的下腳料(原料碎屑),用來替代進口玉米、大豆。但這些方式的成效,都還存在未知數。
由此可見,若疫情惡化,雖然庫存米會優先供應國人食用,卻不能保證其他糧食或是飼料能供應無虞,若真的影響畜牧業穩定度,那麼稻米與其他蔬果糧食的供應就更需要穩固。然而,在秋行軍蟲的危害持續擴張,國外已經有攻擊水稻的案例,若影響到台灣本土作物的自給率,將成為台灣防疫作戰上,另一個不能不關注的長期隱憂。
推薦閱讀
【蝗蟲還沒來,中國先防秋行軍蟲】用數量戰勝天敵!蟲類本業鄉民解釋:中國飄來的秋行軍蟲有多恐怖
【跟川普關稅推特一樣恐怖】秋行軍蟲入侵中國,害蟲肆虐農田且無法根治
【上海海關貨物中發現蝗蟲】新一波非洲蝗蟲數量激增 20 倍,恐影響全球近 8 億人生計
(本文歡迎合作夥伴轉載分享。首圖來源:農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