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選擇這篇文章?】

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嚴重衝擊各國經濟,許多商業活動被迫停止,民眾面臨失業、休無薪假窘境,對此,各國政府紛紛提出經濟紓困方案或發放現金對策,減輕老百姓的生活重擔。

中國雖然也採取各種措施挽救經濟,不過中國的「紓困」卻反讓百姓喊苦,為什麼?一起來看。(責任編輯:黃梅茹)

上海街景,圖非當事人,首圖來源:Photo by pedroserapio on Pixabay。

面對人類空前的病毒大流行給美國人民的生命和經濟造成的巨大損失,美國政府日前出台至少 2 萬億美元(新台幣約 60 兆 9,500 億元)的刺激經濟計劃,紓困遭受疫情影響的個人、企業和行業。美國政府拯救民眾和經濟的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而在疫情最早爆發的中國,儘管當局也採取各種措施為經濟注入流動性和活力,為企業解燃眉之急,可是中國百姓,尤其是因疫情影響而陷入經濟困境的湖北武漢等城市的百姓,卻沒有像美國納稅人那樣得到政府的現金救助。

當代人類歷史前所未有的冠狀病毒大流行擴散到全球幾乎所有國家,繼中國今年 1 月首先大爆發之後,義大利、西班牙等歐洲國家,以及美國的病例和死亡人數徒增,成為疫情爆發和蔓延的新「震中」。這場空前的新冠病毒疫情,不僅造成全球超過 130 多萬人感染,7 萬 6 千多人死亡,更導致很多國家,尤其是那些疫情嚴重國家的文化、體育、教育、旅遊、航運、餐飲等行業幾乎全部停擺,數百萬藍領白領被解雇或被迫休無薪假。人們的正常生活和社會秩序完全被打亂。

在美國,人群聚集的文化、體育活動停辦,飛機航班大幅減少或停飛,酒店無客人入住,餐廳無食客用餐,企業運營停擺,數百萬人申請失業救濟,商業和民眾惶恐不安。

美國政府推出史上最大刺激計劃,減緩企業和納稅人痛苦

美國國會參眾兩院摒棄兩黨政治,團結一致,在經濟形勢和疫情持續惡化之際,於 3 月底通過了美國歷史上最大的刺激和紓困經濟計劃——「冠狀病毒援助、救濟和經濟安全法」(CARES ACT)。政府撥款 2 萬億美元,救助失業工人,中低收入的百姓,以及因疫情而遭受嚴重打擊的行業和企業。

在這項美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刺激經濟計劃中,與美國老百姓最直接息息相關的是,政府向受疫情影響的美國納稅人派發 1200 美元。該法案具體規定,政府向調整後年總收入低於 7.5 萬美元的納稅人一次性發放 1200 美元,聯合報稅不超過 15 萬美元的夫婦將獲得 2400 美元,每個兒童 500 美元。但收入超過 7.5 萬美元的納稅人,每多出 100 美元,發放金額減少 5 美元,年收入高於 9.9 萬美元及以上者封頂。

根據美國企業研究所常駐研究員凱爾·波默洛的測算, 在全美 1.77 億報稅人中(含聯合報稅),91.3% 報稅人,即 1.62 億報稅人,將平均得到 1729 美元,其中 84.4% 報稅人將收到全款。聯邦政府將為此拿出 2920 億美元,約折合人民幣 20700 億元。

與美國政府大手筆出錢幫助美國納稅人抗擊新冠病毒疫情相比,在當初疫情特別嚴重的湖北省,尤其是武漢市,儘管據稱當局對確診新冠病毒肺炎的病患給予免費救治,但是受疫情影響被禁止出門務工的當地人,尤其是那些藍領工人,由於無法復工復產他們沒有收入,陷入財務和生活困境。在這些普通百姓生活陷入困境,急需收入和政府救助時,中共當局沒有出手相救,扶助他們,反而發出黨中央號召,為防控疫情捐款。

7900 萬名中共黨員「自願」捐款,被中共拿來當宣傳

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社報導,2 月 26 日,中共政治局常委全體成員為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捐款。不過,報導沒有提及每一位常委捐款的金額。

新華社說,截至 3 月 26 日,全國已有 7901 萬多名黨員自願捐款 82.6 億元(新台幣356.5億元)。

在中國一黨專制的體制里,黨中央一聲令下,全體黨員必須絕對服從。儘管中共當局口口聲聲說是自願捐款,但是一些捐款的普通黨員說,所謂自願捐款,實際上就是強迫捐款、攤派。黨員要聽黨的命令,黨號召了,誰敢不捐?

前《北京之春》雜誌榮譽主編、中國問題政論家胡平說,中共領導人帶頭捐款,並且號召全體黨員捐款,目的是在抗擊疫情期間製造一種政治效應,向中國民眾展示共產黨在國家遇到危機時能帶頭為國分擔,從而起到一種宣傳效果。

但是,胡平說,與中共政體不同,資本主義的美國政府,絕不會在老百姓面臨天災危機,經濟陷入困難時,視他們的生死於不顧,必須伸出援手。他說,這件事也對於國人理解所謂資本主義到底是怎麼回事情,會有所幫助。因為,一般人只看到,在正常時期運作的資本主義,很少遇到過像這種特殊危機時刻,資本主義是怎樣運作的。

他說:「現在遇到這麼大事,中國當局也沒有採取像美國這樣提出的一攬子的方案,解決這種問題,應該說這是一個很大的缺失。」

中共撒幣維穩高於百姓,連補助承諾都跳票

北京資深媒體人士高瑜認為,中共當局號召黨員捐款,為政府排憂解難,卻仍拿不出錢救助因疫情陷入經濟困境的老百姓。這反映出,中美貿易戰,以及經濟持續下行,已經嚴重影響了中國的財政狀況。此外,她還指出,中國在全球,尤其是在非洲「大撒幣」數千億美元,也加重了中國政府的財政負擔。

她說:「中美打了兩年貿易戰,又豬瘟,又碰見人的瘟疫了。但是,這就是國家制度的不同。人家(美國)是選票,人家的錢都是用在老百姓身上的。你這(中國)都是維護黨的統治的,都是維穩了,維穩經費絕對多。」

高瑜還表示,不僅中國的百姓得不到政府的任何救助資金來度過疫情導致的經濟困境,就連曾經在一線冒著生命危險抗擊疫情,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醫護人員,也因為地方政府沒有得到中央的撥款,對這些人每人每天 200 至 300 元人民幣的補助承諾跳票。

美中政府的紓困、救援政策各有利弊

美國西頓大學商學院戰略管理和國際商務系教授、中國經濟問題專家尹尊聲認為,美國政府給老百姓「發錢」,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老百姓的負擔。這對於仍然有工作的人來說,增加了消費能力,但是對於失業的人來說,只是「杯水車薪」。他認為這種紓困計劃對振興經濟作用不明顯,當務之急是迅速大量生產防控疫情和口罩、呼吸機等醫療設備,從而才能盡快控制疫情。

尹尊聲教授說,中國政府為了救治武漢,乃至整個湖北地區新冠肺炎患者暴增,動員全國各地數萬名醫護人員到湖北馳援,遏制疫情向其他省市擴散,這其中代價也是巨大的。他說,武漢被封城期間,居民的吃喝,尤其是那些經濟能力差的居民,都被當地政府「包下來」。他認為,這種有針對性的「救助」,比美國按照收入「划線」平均分配的效果更好。

需要指出,過去一段時間以來,中國政府陸續出台了一些財政和貨幣政策,抗擊疫情給經濟造成的影響。2 月初,中國央行在公開市場進行了超過萬億元逆回購操作,並調降逆回購利率 10 個基點。中國政府還提出發行特別國債,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額度,以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中國媒體報導說,在中國絕大多數省市新增冠狀病毒病例持續數周為零之後,各地開始陸續復工復產。一些地方政府,如南京、蘇州、杭州、濟南等,為居民發放定向消費券,希望通過補貼居民消費來重振因前一段時間疫情歇業,關閉的行業。

中國有經濟學家表示,政府用小額資金支出來發放消費券,對刺激居民的消費,推動經濟盡快正常運轉,具有強大的拉動作用。政府應該更多出台這種佔用財政資源少,又能承擔得起的舉措。(《BO》編按:中國網友近期紛紛討論消費券內幕,有人說:「消費券有什麼用?像我們這裡限定商家,變相的利益輸送。」也有人認為:「券是定向消費,也可以理解為促銷、打折,另外 50 億元券,可能 10 億就能買到,這中間 40 億元的可操作性,可以讓參與者賺得盆滿缽滿,甚至比所有商家賺的還要多。」)

推薦閱讀

【當個中國人,真難!】中國留學生之前在國外被歧視,現在回國避難被罵「千里投毒」

【《外交政策》社論:對,就怪你中國!】武肺病源完全是政治問題,不處理腐敗的中共悲劇只會重演

美國海軍戰爭學院國際法主席撰文:依法向中國索賠,若不服應以台灣民主反制中國

(本文經合作夥伴 美國之音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美国惠及百姓的“发钱”VS中共宣传的“自愿捐款”〉。首圖來源:Photo by pedroserapio on 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