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救護車。圖片來源:Pixabay。
隨著美國紐約市的病例激增,醫護人員備著遺書在恐慌中救人;急診救護人員現在天天都得做出「生死一瞬間」的抉擇,選擇誰能送醫,誰又只能待在家中。一天報案電話超過 7 千通,比 911 當天還多,城市恐慌的程度,比當年恐怖攻擊時更嚴重。
蘇瓦瑞茲已經在紐約市擔任救護員 26 年,他曾經參與 911 恐怖攻擊的救援活動,後來又曾在伊拉克戰爭中服役,但他說:「老實說,我不知道我會不會活下來,我很怕我可能已經把什麼帶回家了。」
落入壓平曲線紅色區域,紐約醫療體系已經瀕臨崩潰
美國擁有極佳的醫療技術水準,會出現這樣的悲劇,不是因為技術不好,而是因為美國的防疫沒有做到「壓平曲線」,疫情在短時間內擴散,醫護系統崩潰。
近期在歐美社群平台上流行的「壓平曲線」主題標籤( #FlattenTheCurve ),是公衛防疫專業上的一個判斷準則,面對全新傳染病即使我們無法做到 100% 防疫,但至少控制蔓延的速度,為醫療體系爭取更充足的準備時間。美國知名公衛專家 Drew A. Harris 就在他的推特上,說明壓平曲線的意義。

「壓平曲線」示意圖。紅色區塊為沒有做防疫措施的病例曲線,藍色區域為有做防疫的曲線,而中央橫條虛線為「醫療體系可負荷範圍」。圖片來源:Drew A. Harris 博士推特粉專。
根據《風傳媒》台灣胸腔重症醫師表示,疫情慘烈的義大利,正是因為前期缺乏防疫措施,造成傳染係數大增,一旦越來越多患者進入病房,造成病房癱瘓,可能導致一般急性病患、與慢性病患都不敢進醫院拿藥,造成整體醫療水準下降。
以台灣目前的情況來說,胸腔重症醫師蘇一峰表示,相當符合「壓平曲線」的藍色區塊,就是把病例控制在醫療體系可控制的範圍內;這是為什麼疫情指揮中心總指揮陳時中會說,要考慮對沒有保持社交距離的人開罰,就是要讓台灣持續在不明的疫情生命週期下,能盡量抑制擴散,就盡力抑制。
目擊 911 恐攻、經歷戰爭的美國醫護,卻不知自己這次能不能活下來
根據《紐約時報》報導,救護員蘇瓦瑞茲在被派往曼哈頓華盛頓社區後,發現那裡的兩戶家庭住在狹窄公寓中,疑似全都感染武漢肺炎。病例讓紐約醫院人滿為患,醫療照護系統應接不暇,部分病患只能留在家中。
根據《中央社》報導,紐約市 911 通報系統短短幾天就被疫情相關求救電話打爆。緊急醫療服務系統每天通常會接獲 4 千次來電,但在 26 日,接線員接獲超過 7 千次來電,是紐約自 911 攻擊以來最高,單日來電紀錄上週就刷新 3 次。
因通報量之高,緊急醫療人員得做出生死攸關的抉擇,現場評估病患是否該接受 CPR 、插管等措施,得送往人山人海的急診室;誰又已經無法可救。同時醫護人員自己又面臨無足夠防護設備的窘境。
在這些通報案例中,除了疑似武漢肺炎病患,還有平常就會出現的心臟病患、事故意外者得處理,人人得互相爭搶病床。一位救護員就表示,有名癌症病患的治療因此被迫延後,在黃湯下肚後,試圖自殺。
紐約市已然成為美國疫情中心,確診病例今天突破 3 萬大關,並有 672 人死於武漢肺炎。若照這個趨勢成長,紐約將出現比中國武漢或義大利倫巴底大區更嚴重的疫情。
推薦閱讀
【不是國營企業,卻永遠不會倒】川普政府讓財政部用 500 億美元紓困波音,為什麼?
【喜極而泣的防疫災難財】上一秒上電視哭崩盤,下一秒卻靠逆勢投資賺進 26 億美元
【美版 PTT 論壇 Reddit 熱議台灣】美鄉民:多學台灣別去相信中國的任何事!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