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書摘內容出自《老人詐欺》,由 光現出版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首圖來源:免費圖庫 Pixabay。)

【《BO》編輯檯好書推薦:《老人詐欺》】

最適合閱讀本書的讀者:這世上詐騙集團何其多,但為何注重長幼有序的日本青年卻「專騙老人」,還不因此覺得愧疚?

日本近來不斷出現「專騙老人」的詐欺案,國內的總詐騙不到一年已累計新台幣 136 億

本書作者鈴木大介注意詐騙集團猖獗現象,經過實際採訪詐騙集團成員,才發現日本社會竟促使出身貧困的年輕人踏上詐騙「老人」之路,還不因從事詐欺工作而愧疚。(選書編輯:黃梅茹)

首圖來源:免費圖庫 Pixabay

原文:鈴木大介
譯者:李建銓

貧困過往讓他成為地下錢莊的一份子

神部 逸,一九八○年出生於東京都。幼年時期住在市區內某社區,家庭成員有擔任護理師的母親和弟弟,三人相依為命。母親的兄弟和祖父都好賭成性,同時深受酒精中毒之苦,他們數次冒用母親的名義去借錢,孩提時代家裡就經常有債主上門討債,甚至曾經有人把貓的頭割下來丟進放在玄關的洗衣機裡,成長環境可謂十分惡劣。神部從小學時代開始就犯下竊盜及恐嚇等罪行,後來因強盜傷害進了少年感化院,出院後夥同感化院中結識的兩名友人,以強盜為業,而且手段更加粗暴。

然而,在某次搶劫外送情色交易店舖的貨款時,反遭對方制伏並強押到事務所,在那裡受到嚴厲制裁,幾乎被打到半死不活。當時同夥找來黑道幹部的叔父出面調解,透過這條人脈介紹,神部進入地下錢莊工作;之後,日本邁入景氣寒冬時代,並維持了好一陣子。神部從最基層的催收專員開始做起,但是因為同情債務人導致績效一直不佳,結果被貶到融資保證金詐欺(假借融資名義,要求被害人在簽約前必須支付保證金的詐欺手法)的店舖。

他從小目睹母親對放款人員下跪,認從沒錢的人身上騙錢很邪惡

雖然在詐欺業務中,神部做到了某種程度的成績,但他仍舊難以適應地下經濟的工作,一直過得鬱鬱寡歡。之後,他和感化院時代的友人(一個人是地下錢莊店長,另一個人加入黑幫,從基層做起),在因緣際會下加入冒名詐欺店舖,成為機仔手。在這裡他成為四根手指的機仔手(年收達四千萬日圓),三年左右就升為掌櫃,最後更當上金主。

關於神部君的生平,以及他是如何當上詐欺掌櫃,最後爬到金主的位置,在拙作《轉帳犯罪結社》(寶島社)一書中,描寫了他與友人年輕時的種種作為,在典型由地下錢莊轉職為詐欺機仔手的人當中,他也算是少數案例。

「從高利貸轉職到詐欺這行的人,大多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運用高利貸賺到的錢爬到上層,另一種是在高利貸賺不了錢,後來轉職去做詐欺。不管使用什麼手段,大多數人都認為『賺得到錢就代表正義』,這類型的人幾乎都是出生在貧困的家庭。有的人是為了想讓從小欺負自己的人刮目相看,有些人看到平常人可以去唸高中大學,就覺得『即使年齡相仿,我也要比你們多賺十倍』,對他們而言,加入地下金融行業,算是對社會的一種報復。酒店少爺的情況也差不多,很多人也是這樣的想法。

「關於剛才說的這點,我自己的情況總之就是個性跟放高利貸的生意非常不合。我在放高利貸的那段期間,真的是完全無法認真投入,只會一直叫對方還錢,可是對方一哭起來我就無法再強迫他們。從小我就看著母親哭著向小型放款公司的人下跪道歉,這段記憶我一直無法忘懷。我覺得高利貸就像是即使殺人誅心也要弄到錢,根本就是垃圾,後來被派去做融資保證金詐欺,那時候雖然賺得到錢,但是我心裡更加鬱悶。結果還是從沒錢的人身上騙錢,這樣的生意簡直是喪盡天良。所以我最後選擇去做一次性服務(冒名詐欺),沒想到心情竟然輕鬆許多。感覺上,自己終於脫離欺負弱者的環境,並且找到一份正經的工作。」

剛才提到,一開始找他去做轉帳詐欺的人,是地下錢莊的前輩,當時地下金融產業的從業人員屬性,以「不良少年改行」占壓倒性多數。有些人是出生在貧困家庭,或因家暴而身心飽受虐待、雙親未盡扶養義務、濫用藥物,也有人是父母本身就在混幫派,雙雙入獄後,自小在育幼院長大⋯⋯家庭環境惡劣的少年們加入幫派,和抱持著相同痛苦的同伴成群結黨,或被地方上的飛車黨吸收,之後加入地方黑道勢力,或從事建築土木相關現場工作、性產業等都市型態的現場職務。這種典型的「昭和黑幫形象」,一直到九○年代,依舊存在於日本各地。

仇富心理是詐騙工作的催化劑

而其中一個不良少年的「收容處」,就是九○年代末發跡的地下錢莊。當時在地下錢莊工作的人,心理狀態又是如何呢?

九○年代末期到二○○三年,是詐欺產業萌芽的時代,當時在地下錢莊擔任現場電訪員的人們,腦海中都保留著「泡沫經濟時代的記憶」。這些人看到「同齡層」當中,有些人較為經濟闊綽,很自然地心裡便產生無名的怨憤。

「其實我心裡一直有股自卑感。我們這種人,從小就在貧窮破爛的社區長大;不過我們這個世代的人,有不少都是『混道上的有錢人』。或許僅限於東京地區也不一定,聚集在澀谷的團員3(Teamer),其中不少人是明星高中的學生。從我們這群人的角度來看,他們根本不屬於這個世界,家裡花大錢讓他們去唸高中,搞不懂他們幹麼還來幹恐嚇取財這種勾當。

既然每個月都有零用錢,就乖乖待在家裡用大電視打電動不就好了 —— 當時我們只能辛辛苦苦靠搶劫維生,心裡才會這麼想。每次對付『關東聯合』的成員,或是在澀谷驅逐團員的時候,我們都會特別興奮,心裡總是想著,別把我們混為一談!

雖然說,這可能是貧窮人的扭曲個性,我們這年紀做地下錢莊的,很多人確實是因為剛提到的自卑感作崇,總是想著:『絕對要在二十五歲住進超高層塔式大樓(Tower mansion)上層三分之一!』他們的心情引起我的共鳴。過去在放高利貸的時候,總讓我覺得難以釋懷,直到開始做詐欺之後,總算覺得好像『找到真正的敵人』。」

(3 在 Team 後面加上-er 創造出來的字,一開始是指群聚於澀谷的集團,後來其他的集團也開始使用這個稱呼。不同於一般不良少年,這群人外表通常較為帥氣、有型,也不乏出生於富裕家庭的年輕人。)

正是像神部君這樣的人,轉職為詐欺機仔手之後,業績才會突飛猛進地成長。升上掌櫃後,本來在業界嚴格禁止「掌櫃主持機仔手研修」(因為有些人可能隨時會離開,因此,讓掌櫃與機仔手候補接觸勢必有風險,是業界的共識),然而神部君卻頻繁露面,對機仔手灌輸「高齡者死命抱著存款,從他們身上奪取一些小錢,並不是最惡劣的犯罪」這個大義凜然的觀念,這種做法的罪魁禍首就是他。

從轉帳詐欺盛行時期開始,神部君累積了許多經驗。透過訪談可以察覺他的意圖,就是把轉帳詐欺的形式鎖定為「專騙老人」,因為他知道不管哪個時代,貧困的年輕人總是「對於經濟條件優渥的同齡層,抱持著經濟面的無名怨憤」,因此,神部君吸收這些年輕人,並且把他們的觀念置換為「對於上流社會坐擁大筆金錢的高齡者,抱持著經濟面的無名怨憤」。

推薦閱讀

【用「母乳」換月入 10 萬的夢幻職場】日本「孕婦應召站」備妥奶粉、尿布和保母,成貧窮媽媽的避風港

【不能搶資源,我們只好用騙的】日本年輕人不願屈服「再努力也只能吃吐司邊」,把「詐騙老人」當抗爭工作

【日本考古師騙全國】假歷史被寫進教科書!他靠偷埋石器,讓日本歷史「假」提前 70 萬年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老人詐欺》,由 光現出版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首圖來源:免費圖庫 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