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要挑選這篇文章】

2020大選進入倒數,為了宣傳民眾黨不分區名單,民眾黨發起人、北市府顧問蔡壁如25日接受電台專訪時提到,若民間柯粉發起「票投柯文哲」的廢票運動,會連帶衝高政黨票,並為柯文哲「保溫」,她樂觀其成。

對此柯文哲26日受訪表示,他倒覺得選票乾乾淨淨,不想投就不要投,不要在那「寫名字」破壞選票。

呼籲投廢票有什麼問題?但,你知道投廢票的效果,是懲罰較優的候選人,而掩護較劣的候選人嗎?究竟,蔡壁如呼籲大家投廢票的心態是什麼?(責任編輯:謝佩如)

《報橘》製作合圖,圖片來源:中央社(

文/翁達瑞 ( 美國大學教授)

台北市政府顧問蔡壁如,支領政府的薪水,卻公然鼓動選民投廢票,在總統選票上填入柯文哲的名字。事後面對媒體時,柯文哲竟然回答:「蔡英文這麼有錢了,投一票又讓蔡賺30塊,那為什麼還要讓她多賺30塊?」

我要不客氣的說,鼓動選民投廢票的蔡壁如,是台灣的「民主公敵」,宣稱投廢票可幫國家節省選舉補助款的柯文哲,則是蔡壁如的共犯,也可稱為「民主公敵」。

我的理由有三:

輕言投廢票,愧對當年為總統民選打拼的民主前輩

1.鼓動選民投廢票愧對台灣的民主前輩。 所有「華人」為多數的社會(中國、新加坡、香港⋯等),只有台灣人可以直接選最高領導人。台灣人的這項特權不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而是許多前輩在街頭打拼的結果。蔡柯兩人不知珍惜這個得之不易的民主果實,反而輕言鼓動選民投廢票,著實愧對當年為總統民選打拼的民主前輩。

蔡柯兩人鼓動選民投廢票,懲罰較優的候選人、掩護較劣的候選人

2.鼓動選民投廢票就是破壞民主競爭機制。 民主選舉是個競爭過程,根據票數的多寡讓相對優質的人當選(或讓相對劣質的人落選)。這個競爭的基礎在於選民是非分明,斤斤計較所有參選人的優劣,然後投下神聖的一票。投廢票的選民就是善惡不明,懲罰的是較優的候選人,掩護的是較劣的候選人。蔡柯兩人鼓動選民投廢票,就是要造成「反淘汰」的結果,讓更多人對選舉制度感到失望,最後達到破壞民主機制的目標。

呼籲投廢票是民主公敵

3.鼓動選民投廢票是惡意的政治操作。 參與民主選舉的成本高昂,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承擔。為了不讓選舉成為有錢人的專屬遊戲,許多民主國家都有「公費選舉」或「選舉補助」的制度。台灣的選舉也有每票30元的補助,供參選人發展組織與動員選民之用。

蔡壁如鼓動選民投廢票在先;柯文哲接著宣稱投廢票可節省選舉補助款。柯文哲還污衊蔡英文發選舉財,並拿蔡英文的財富說嘴,要選民棄投蔡英文。蔡柯兩人唱的雙簧,是惡意的選舉操作,為的是幫蔡英文反輔選,掩護蔡英文的對手上壘。

香港回歸中國之後,英國人承諾的特首直選久久無法實現。為了爭取這項權利,香港人在街頭抗爭了幾個月,有人甚至為此犧牲生命。假設香港人最終可以直選特首,我無法想像會有人鼓動香港人投廢票。如果真的出現這種人,那必然是香港的「民主公敵」!

不幸的是,這種「民主公敵」已經出現在台灣政壇,而且是貴為台北市長的柯文哲,以及他的市政顧問蔡壁如。

推薦閱讀

【台民主人士最好別去中港】中共最擅長「人質外交」!學者示警:加拿大友中,中共仍握百位人質名單隨時威脅

【蘭嶼鄉長感動:40 年來只有小英聽見】蔣經國未經蘭嶼人同意設核廢場!蔡英文道歉補償 25.5 億

【台灣人為香港選舉畫漫畫】香港媽媽與女兒聊「出門投票」經歷,網友看完結局悲喊:希望不要有台灣版本

(本文經原作者 翁達瑞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鼓動投廢票者:民主之公敵〉 。首圖來源:中央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