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台北市長柯文哲日前面對兩岸議題時,曾說「台灣應該什麼都別說」,而近日被問到台灣是不是一個國家時,柯則回應:「是,但是不正常」,但卻沒定義何謂「正常」?
面對主權問題總是打迷糊仗的柯市長,若最後真的參選2020總統大選,會是一個適合的人選嗎?(責任編輯:徐子捷)

圖片來源:中央社,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文/陳冠宇(綠黨中執委、竹北市民代表)
近期柯文哲市長針對「不正常」現象發表許多高見,於6月17日回答記者提問說:國家三要素「土地」、「人民」、「政府」,台灣都有,所以台灣是一個國家?「答案是,但是不正常」,因為在國際上又不被人家承認。及6月21日面對記者回應:「我一直認為這選舉是不正常的選舉,正常國家都不該這樣」,可能因時間關係,來不及詳述其內涵,故答案都過於表象,在此文章中將個人觀點來做補充解釋,柯文哲言論中「不正常」的可能脈絡。
為何柯文哲總說「台灣不正常」?
廣義來說,中華民國「台灣」確實符合土地、人民、政府等國家要素,但因國際上受中國打壓,主權半殘情況下,無法發揮上正常國家功能。
看似主權跛腳關係、才無法成為正常國家。但其問題是中華民國憲法的制定,本就不適用於台灣,這才是「不正常國家」的根本原因。以中華民國憲法第四條為例,用「固有之疆域」來論述領土範圍,看似包括台灣在內,但從中華民國憲法前身「五五憲草」裡,我們發現同為敘述領土範圍的第四條,已明確指出台灣不在固有之疆域裡,再者國民政府撤退來台後,直接將中華民國行政區劃搬來台灣使用,對比幅員廣闊的中國大陸,行政層級明顯堆層架屋,導致行政效益不彰,在經歷幾次修正後才有現今樣貌 (但二級行政區「縣」依然有鄉鎮市層級)。由此可見中華民國憲法的制定,是針對中國這種大國所做的設計,並不適用於台灣這種規模的「國家」。
而憲法本質是針對當地「客製化」出來的根本大法,豈能隨意套用後遇到問題在東拼西改?如美國有美國的專屬憲法,日本有自己的日本國憲法一樣,都是量身定做出來,也造成台灣若遵循中華民國憲法、那對外就得表明自己才是正統中國代表,這樣精神錯亂不符現實情況的主張,在國際上又要如何獲得承認呢?
台灣選舉文化不正常,來自於「國家認同」問題。其他國家兩大黨競爭,會有左、右路線之分 (如美國民主黨、共和黨),但台灣因國民政府為維持統治合法性,故繼續沿用中國民國憲法與大中國思維教育,以致每到選舉時,台灣爭論從不是左、右路線,而是統獨議題。
試想美國兩大黨之一,會有政黨堅持「一個英國」原則的論調嗎?台灣在這樣情況下,大選主題很難聚焦民生,因為對台灣兩大黨來說,讓對方當選都會有強烈「亡國感」,故會盡全力用龐大資源與論述來投入選戰,相比美國人他們從不擔心哪個黨當選國家就會消失,這就是台灣目前的選舉僵局。
柯文哲為何少在「核心議題」中給出正確答案?
相信讀書萬卷、閱歷豐富智商157的柯市長,不可能不知上述結構狀況。這些都是造成國家認同、憲政問題、選舉文化的根本因素。然而柯市長除了「藍綠不分垃圾」、「統獨是假議題」、「到處不正常」的各種評論外,很少看您在這些核心議題做出明確表態,還是擔心表態後就失去「另一派」的選票考量呢?
透過似是而非的發言,以「各打五十大板」評論方式顯得自己才是「中立」最好選擇,並獲得媒體注目及厭惡藍綠中間選民的信任感,但面對中國挑釁與威脅卻又收起平時那犀利快語。作為台灣的第三勢力黨派中執委,我們有義務跳出來以正視聽,避免「劣幣驅逐良幣」的憾事發生。
我認為:一個政治家該有的風範是做出選擇、勇於承擔;以您身處的位置及高度,不可能不清楚在台灣無法迴避就是「國家認同」問題,因為這攸關選民對國家的期待與發展,如您要繼續台北市長一職,我想上述表態可能過於苛責,然您「可能」參選總統選舉情況下,檢視過去行為與發言來看,比較符合投機又見風轉舵的政客,這些特質真能承擔總統大位嗎?
推薦閱讀
【綠黨專欄】不讓「反送中」的香港人覺得孤單!台灣政黨伸出援手,連中國都無法打壓
【綠黨專欄】逼迫政治人物正視「高房價」噩夢! 4 張 2020 參選人必答的民生考卷
【綠黨專欄】一個支持《礦業法》修法的理由:別讓外國人把台灣當成「獨裁國家」
(本文經 綠黨 授權刊登,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柯文哲到底正常還不正常呢?〉。首圖來源:中央社,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