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選擇這篇文章?】

郭台銘宣布參選2020總統後,因為鴻海集團主要代工廠,都設在中國,外界不免質疑,郭台銘會被中國「綁架」或有「利益衝突」,而最近爭議最大的包括「鴻海華為密約『統包』事件」。

有工程師背景的時力新竹立委參選人高鈺婷,就認為這起案件,極可能對台灣產業造成重大危害!所以她呼籲郭董,不應該再把問題丟給別人、含糊其詞,務必正面回應!就來看看,這起事件的發展脈絡,到底有哪些漏洞。(責任編輯:黃梅茹)

首圖來源:作者提供。

文/高鈺婷(時代力量新竹市立委參選人)

鴻海華為密約「統包」(《BO》編按:統包為工程或財物採購中的多項業務內容合併在同一契約,由承包商統籌負責執行),台灣技術是否外流中國?郭台銘應正面回應!

今天想請大家共同追一個訊息。

距離媒體報導鴻海與華為密約「犧牲鴻海」,已經整整一個禮拜。這堪稱郭台銘參選以來,鴻海集團最重大的一則新聞。但非常罕見的是,過去這一週,幾乎沒有媒體跟進報導,郭台銘也直到昨天(5/21)才首度簡短回應。

而郭台銘的回應,顯然還有很多問題。

這是一則怎樣的新聞?目前郭台銘的回應有什麼問題?

上個禮拜,鏡週刊做了系列報導,下標:「會議紀錄曝光!鴻海集團護航 華為訂單由群創改深超統包惹議」。

主要是鴻海子公司的主管揭露:鴻海集團一級主管在三月時與中國華為召開秘密會議,協議未來三年,原本由鴻海旗下的群創接單的華為訂單,將要交由郭台銘與深圳市政府合資的「深超光電」來統包,再轉單給群創。

群創主管痛批,這等同是犧牲群創,讓「深超」再賺一手,目的就是換取「深超」在中國上市,讓郭台銘可以有資金去投資美國、中國的建廠計畫。這樣犧牲群創員工、股東的作為,甚至有「背信」的可能。

消息曝光後,群創、深超已經分別發表聲明,金管會也已經表示會介入調查。

郭台銘則是直到昨天(5/21)才簡短回應兩點:

「第一、絕對沒有深圳市政府的合作合資,在大陸所有的投資,沒有中國大陸政府任何一毛錢;

第二、我個人沒有任何一股,也跟我也沒有任何的關係,至於將來他們之間怎麼做生意,你問深超、問群創,我在這裡不方便回答,因為跟我沒有關係。」

真的是這樣嗎?

事實上,只要百度一下,就可以查到「深超光電」的公司網站介紹,就寫明了:「深超光电(深圳)有限公司,由深圳市政府国资委下属深超科技投资公司(土地入股)与富士康科技集团(设备,厂房,技术和管理)合资。」

另外,富士康也曾在招募員工的資訊中,明確把「深超光電」與「群創光電」列入集團的成員。目前深超光電的董事長張登凱也身兼「鴻海 K 次集團」副總經理。

即便郭台銘「個人」並未持有深超股份,鴻海與深圳市政府、深超的關係,也是密不可分。作為鴻海董事長,這恐怕不是郭台銘一句「跟我沒有關係」就可以帶過。當然就現有資訊,我們還無從判斷鴻海是否真的涉及「背信」。這就交給金管會去調查。

但作為一名工程師,我要請大家特別關注這個協議中潛在的「技術外流」問題。雖然這在科技業界已經司空見慣,但在美中貿易戰聚焦中國「強制技術轉移」的此刻,我們還是認為郭台銘作為一名總統候選人,有必要提出他對這個問題的政策立場。

為什麼我們說台灣技術有外流的風險?這會有什麼問題?

在鏡週刊上週的報導中提到,鴻海不只是與華為簽訂「統包」協議,同時詳細列出名單,派出多位鴻海集團高階主管「支援」深超上市,更派出群創的「技術總處處長」支援深超,成立「專案推進室」。

郭台銘並未針對這問題回應,只對記者說,「你去問群創、去問深超」。

群創在聲明中並未否認這份名單,只短短提到一句:「部分人員雖因執行策略合作專案而需至合作對象廠區進行相關評估工作,但絕非報導所述人才外流。 」

真的只是這樣嗎?

事實上,鴻海、群創捲入「技術外流」危機並不是第一次。2018 年,媒體也曾報導,鴻海計畫將群創最賺錢的「車載面板部門」整合到「深超」,遭到員工質疑:憑深超的技術,要趕上群創,投入車載面板產業,至少還需要十年,這等於是把群創十幾年來建立起的事業,雙手奉送給競爭對手。

儘管群創事後否認,但有過這樣的消息,現在又要派人去「專案合作」,還是啟人疑竇:這一波合作,是不是也可能牽涉台灣技術的轉移?

有些網友或許會說,就算「技術轉移」又如何?這不就是一樁商業交易?

是沒錯,過去十幾年來,台資企業赴中國「技術支援」是司空見慣。但這樣的交易之所以敏感,就在於深超是一間與「深圳市政府」合資的公司這也就不只是一樁「公司間的交易」,同時也是與「中國政府創辦公司」的交易。

目前中國設置半導體工廠,最常見的作法之一,就是以地方政府與外資企業「合資」設立公司,再要求外資將技術轉移給中國公司。中國得到技術,外資得到市場。也就是俗稱的「以市場換技術」。

這樣的交換有什麼問題?

就在這個月初,美國「美中經濟和安全審查委員會」才剛發表一份報告,描述中國偷竊美國技術的六大手段之一,就是透過「合資」的方式,從外國企業中獲得最先進的技術。這也被美國視為重大的國安問題

更進一步,最近中美貿易協議破局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正是美國強力要求中國「停止強制技術轉移」,但中國拒絕接受。

對資方而言,這樣的交易或許就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但長此以往,對台灣社會和基層工程師來說,這樣的交易就可能弱化台灣產業的兢爭力,或喪失台灣本地的工作機會。

此時此刻,我們無法確知華為和鴻海這次協議是否牽涉技術轉移,或可能造成什麼影響。但這不只是群創一間公司的問題,更牽涉到台灣科技業未來與中國政府合作的走向,應該受到正視。

總結而言,郭台銘應該回應什麼問題?

作為鴻海董事長和總統擬參選人,郭台銘除了有義務向投資人說明這項協議,更有義務向社會大眾說明:

當美國是傾全國之力在防範中國轉移、竊取美國企業技術,大打「科技戰」的同時,他的立場又是什麼?當郭台銘說:「台灣獲利、美國達標、中國轉型成功」的同時,這個「獲利」的對象又是誰?是否回饋到群創基層的員工與股東?相對於美國,你要提出什麼政策立場來確保台灣技術的安全?

消息曝光已經整整一週。郭台銘總統候選人應該正面回應。

這是攸關台灣產業的重大政策問題,遠遠不是一句「你去問群創、去問深超」,就能得到解答。

相關連結:
1、群創重大公告訊息(5/15)
2、深超董事長專訪(5/20)
3、郭台銘受訪回應(5/21)

延伸閱讀

【郭董被醫療數據打臉】郭台銘稱當總統會在「5 到 10 年讓癌症變慢性病」,肺癌醫師發文駁斥

你必須支持郭台銘當總統的「5 個驚人理由」

【富士康有共黨支部】流亡商人郭文貴爆:中共早定好總統 90% 就是郭台銘,選上就是名正言順統一

(本文經原作者 高鈺婷 新竹市立委參選人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連結。首圖來源: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