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編輯檯好書推薦:《絕望者之歌》】
《絕望者之歌》是比爾蓋茲 2017 年的夏季選書,更蟬聯《紐約時報》暢銷第一名許久,被《紐時》譽為「理解川普現象的最重要六本書之一」。
作者 J.D. Vance 來自被稱呼為「貧窮、沒水準的白人老粗」區域,長大後透過不斷努力改變人生,還曾在 TED 演講過「被遺忘的美國勞工階層家庭與他們的困境」。
《BBC》分析,2016 年總統大選,草根族群讓許多民意不定的「搖擺州」倒向共和黨的川普,而美國民主黨所面臨的困境,跟現在台灣的執政黨非常類似。以下摘自本書評論,川普 2016 能成功,是因為他比其他人早看到默默沈淪的族群,他的支持者究竟是誰?同為企業家的郭台銘想成功當選總統,是否也得先在台灣找尋這群人?(責任編輯:黃梅茹)
《報橘》徵才中!和我們一起讓台灣變更好 >> 詳細職缺訊息
快將你的履歷自傳寄至 [email protected]
文/胡培菱(美國羅格斯大學英美文學博士、專業書評家)
今年一月二十日,川普走馬上任成為美國第四十五任總統。
從二○一五年六月他宣布參選,二○一六年七月正式獲得共和黨提名,在兩個月後打敗民主黨強棒候選人希拉蕊,當選美國總統,這兩年半以來川普戲劇性的崛起,以及最後讓媒體、專家甚至共和黨本身完全意料之外的勝利,至今仍是美國人與全世界想要解開也急需分析的謎團。
最根本的問題在於,川普的支持者到底是誰?
截圖。
沒有一本書,比新手作家傑德.凡斯(J. D. Vance)的回憶錄兼社會評論《絕望者之歌》更具體且有深度地回答了這些問題。
英文原書名中的 hillbilly 近似中文中的「鄉巴佬」,指的是「住在山裡、貧窮、沒水準的白人老粗」,特別是美國東南方阿帕拉契山附近幾個貧窮內山州郡居民(比如西維吉尼亞州、肯塔基州等地的貧窮白人),這個族群正是此次選舉中川普的強力支持者。
本書作者凡斯就來自這樣的白人藍領階級,他的家庭破碎,充滿爭吵與暴力,是典型的 hillbilly 家庭,而他卻打破階級疆界,成為耶魯大學法學院高材生,晉升最高學術及社會地位。
在《絕望者之歌》中,凡斯對比了他失敗的童年與成功的成年,他想知道,為什麼他可以在毫無希望的貧窮白人社區中,實現了他那些工人階級同溫層已不再有人相信的美國夢?
他想知道,為什麼耶魯大學法學院沒有更多像他一樣低下背景的人? 他從各方面分析他的原鄉,探討他們的貧窮、暴力、無知、犬儒與恐懼,乃至最後,他們對主流美國社會的報復:把票投給川普。
他的書不只呈現從世代的無望及暴力中破繭而出的奇蹟,更重要的是,他具體描繪出內山老粗的心理圖像,從凡斯的故事清楚可見一個長期被政府忽略的族群,是如何在世代傳承下無法翻身,乃至被精英階級帶領的美國狠狠拋在社會最底端後,不再相信政府,也不再相信自己。
阿帕拉契山脈的鄉巴佬社會,多半是蘇格蘭、愛爾蘭白人移民,他們從東岸平地來到山裡謀生,最後定居在此。過往這裡曾因伐木業及礦業發展出繁華小城,二十世紀初政府開始保護阿帕拉契山林木,加上煤礦業沒落,山中小城的廣大居民失去工作機會,經濟及社區發展一蹶不振,而貧窮、教育程度低落、家庭破碎、暴力及毒品是這些社區的共通特色。
凡斯認為,「hillbilly」是一種文化,一種生活方式,不會因為社區外移而被留在阿帕拉契山,也不會因為經濟改善而消失。它會跟著內山老粗遷移,並在大部分狀況下,世代相傳。
所以,重點是,我們如何從凡斯的故事中,看到工人階級整體逆轉勝的出路?
凡斯在書中指出,民主黨(或自由派精英分子)的問題在於,他們總是把經濟、教育看成結構的問題,這些是「硬體」元素,凡斯不否認這的確重要,但他認為更重要的是,任何想解決工人階級問題的人,都應該直視問題中的「軟體」元素,也就是個人的選擇及責任。
他呼籲與他同一種出身的底層白人族群:別再耽溺於受害者心態而憤怒,或耽溺於自卑心態而報復,認為全美國都聯合起來排擠他們(這也是川普的陰謀論能打動他們的原因),或認為美國夢將他們排除在外。
凡斯也用自己的生命故事一再指出:內山老粗式的混亂家庭生活、家庭暴力與毒品氾濫,永遠不可能給下一代往上爬的環境。白人勞工階級確實面臨著社會、文化與經濟上的焦慮,但若不內省激勵自己發憤向上(父母與孩子皆然),而是訴諸犬儒思想,或報復性地選出一個能幫他們打主流社會一巴掌的領導者,只會讓這我們世世代代在混亂和貧窮中無盡循環。這個族群需要的不是更多的粗俗與不屑,不是空頭支票,而是腳踏實地的希望。
這是一本向外人也向自己人喊話的回憶錄,凡斯想處理的是一個複雜的族群,他爬梳了世代以來的多層糾結,牽涉的層面之廣、可以讓讀者思考的面向之多,都再再彰顯了這部作品的深度。
這個階級先於川普,也獨立於川普。川普的成功在於他比主流美國先看到、也願意看到這群原本默默沉淪的人,然後利用了他們的焦慮與憤怒。在知識分子的同溫層裡,我們看不到這群只讀極右派媒體「Breitbart News」的他者。但現在,唯有了解憤怒的他者,理解其憤怒,才能知道下一步該如何前進。這本書可以帶讀者抵達了解的開始。
川普與共和黨為何如此具有吸引力?

川普的支持者眾多,圖片來源:川普 臉書粉專。
凡斯在《絕望者之歌》中雖未提及川普,但他想透過本書談白人勞工階級與美國兩大政黨之間愛恨關係的意圖十分明顯,他曾在訪談中多方分析川普對於他的族群的吸引力何在。
在書之外,這些訪談也無比精彩,為這場選舉提供了絕佳註解,補注分析在此:
凡斯在書中指出,「阿帕拉契山的工人選民從原本是忠實的民主黨支持者,在一個世代之內轉為支持共和黨,這個大轉彎,重新定義了美國自尼克森總統以來的政治勢力。」
一九三○年代,民主黨小羅斯福的「新政」(New Deal)保障了工人基本權益,比如制定最高工時、最低工資等,還同時建立了美國的福利制度,發放補助金給窮人,這時候的民主黨普遍被認為是工人階級的代表黨,也是凡斯祖父母最支持的黨派。
但七○年代起,共和黨的尼克森總統就開始提出福利制度改革,其後共和黨的雷根總統也高分貝批評所謂「福利女王」(welfare queen)問題(即濫用福利制度的「窮人」)。凡斯認為,福利制度的不公與濫用,是內山老粗族群在七○、八○年代開始向共和黨靠攏的原因之一。
再者,近幾十年來,政府高層走向極度精英化,這樣的精英主義無法討好工人階層。
所以雖然川普貴為房地產大亨,也是常春藤名校生(賓大華頓商學院),並且態度高傲,他卻極度強調自己反精英、反體制的路線。
即使自由派人士普遍把川普的成功歸咎於種族歧視與性別歧視,但凡斯在訪談中一再強調,這些分析都忽略了川普對這個族群來說最重要的吸引力:反知識分子。也就是說,重點不是川普歧視黑人(歐巴馬)、歧視女人(希拉蕊),而是川普歧視並有能力霸凌、箝制、對抗這些長期看不起鄉巴佬的精英,重點在於川普是唯一敢說整個國家機器都被精英分子操控的人,重點在於川普敢開出「讓工業重回美國」的空頭支票,這些都是親身感受到被全美國排擠的工人階級想聽的。
當二○○八年歐巴馬說工人階級只會依賴他們的宗教與槍枝,二○一六年希拉蕊說要終結美國的煤礦工業,這些不知民間疾苦,甚至聽起來看輕工人階級的言論,只是將這群人更推離民主黨和精英政治。川普用直白的語言,左批歐巴馬右酸希拉蕊,幫這些沮喪的底層白人討回面子,扳回一城,報了一仇。而這就足夠讓許多義憤填膺的藍領白人投他一票,無論他的政見是否真能解決他們的問題。
凡斯也指出,川普直白的語言,粗話連連,叫罵連天,正是工人階級慣用的溝通與生活方式,因此川普如此與精英政客大相逕庭的言行,更能收買這群人的心。當媒體與自由派嘲笑川普的語言低劣,等於是在嘲笑工人階級的文化水平,更讓他們與川普站在同一個陣線上。
推薦閱讀
超強世襲!義大利佛羅倫斯望族,600 年來仍站在金字塔頂端階級
如何成為特權階級?全台 1208 縣市議員大調查,告訴你如何當個「夭壽讚」的議員
永遠無法翻轉的「階級世襲」——出身貧富比個人努力重要的「靠爸」時代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絕望者之歌:一個美國白人家族的悲劇與重生》,由八旗出版社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首圖來源:八旗文化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