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力量基隆市議員陳薇仲,3月4日在個人臉書寫到,市府編列一筆「精神倫理建設款」,每件2萬元給里或社團,而每名議員每年有40萬額度,31位議員加起來就有1240萬元。重點是這筆費用,只要議員簽名就可以核發。
但,你有聽過「精神倫理建設款」嗎?
簡單來說,它是一筆「議員配合款」。議員除了檯面上的薪水,最重要的金錢來源就是這筆「議員配合款」了,也因此有「小金庫」的稱號。

圖片來源:台中市議員鄭功進 臉書。
《報橘》徵才中!和我們一起讓台灣變更好 >> 詳細職缺訊息
快將你的履歷自傳寄至 [email protected]
什麼是「議員配合款」?
俗稱的「議員配合款」,其實就是「議員建議款」,這筆費的用途可追溯到省政府時期。當時為了因應各地緊急需要而設置的「小型工程建設經費預算」,該預算由省議員視各選區之需要,直接向省府各廳處申請補助,目的就是為了縮短行政作業流程,以提昇效率,同時也能彰顯省政府親民愛民的德政。
後來,各地方縣市政府也陸續比照辦理,在年度預算內編列部分經費,供縣市議員運用,除了可以直接服務民眾,還能參與公共建設、造福選民。不過,隨著政黨輪替、縣市長多次更換,這筆建議款的額度也不斷擴增,如今一年少則數百萬,多則上千萬元,全台灣各縣市的「議員建議款」每年總額都逼近40億,但這些錢都花去哪裡了呢?
全台縣市合計超過「一兆」的年度預算,地方議會只花一小時就審完通過
根據《商業雜誌》的報導,去年九合一地方大選前,正好是各縣市議會「預算審查」的會期,但從北到南,卻輪流上演著議場「空城計」,為什麼?
這是為了專心拼選舉,而產生的議員默契。像是台中市議會就創下「一小時通過總預算」的紀錄,台北市則僅微幅刪除0.37%的預算;而高雄、新北和花蓮縣議會,則因為擔心議員出席率太低,把一個多月後就要開始花用的明年度預算,留待選後或明年再審。但統計下來,全台各縣市合計一年的預算,可是超過一兆元,如此草率被對待、審核通過,議員們真有在幫人民看緊荷包嗎?
議員一年握有數百到千萬元「建議款」,錢都花到哪去了?
根據《今周刊》的報導,政府每年有超過四十億元的預算,被地方議員作為「小金庫」,這筆錢用途五花八門,從為社區添購按摩椅、飲水機、舉辦教唱活動,到執行鋪路、裝監視器等小型工程,甚或有議員買外套給上百名義消。而這些琳瑯滿目的選民服務,全來自「議員建議款」。
且根據「投票指南」的資料,屏東縣議員林郁虹在三年內,就使用了1027萬元的議員建議款,總共分為 244 筆,其中有八成都在 10 萬元以下。這都是因為 10 萬元以下的小額採購,不需要經過「公開招標」程序,因而能藉此來圖利自己和廠商。
除此之外,《聯合新聞》也曾報導,台南市議會議長賴美惠在三年內,建議款的花費就超過2億元,等於一個人就佔了台南市議員建議款的16%。雖然,當時的台南市代理市長李孟諺稱「完全是誤會」,表示台南縣市合併第一年,就取消所謂的議員建議款;而報導中所指的建議款,其實是建設案兌現的額度,多數是菁竂一帶的治水經費,多是中央的預算,和議員建議款無關。
但從這件事便可窺見,建議款的另一爭議:不透明!
使用流向不透明的「議員補助款」,讓議員從中分贓牟利?
根據《蘋果新聞》的報導,2018年10月16日, 新竹縣有8名議員利用「中小學輔助建議款」採購書籍及教具,從中分贓牟利,遭最高法院判刑2年至13年不等徒刑。
檢方查出,有多名議員及校方人員都涉嫌,他們勾結書商與資訊設備商,以「中央補助款」採購過期或劣質書籍設備,再從中貪汙6成回扣,獲利超過1,700萬元,光是回扣就超過1千萬元。顯見,「議員建議款」的流向不透明,才會讓議員有收回扣的機會,加上編列和審查制度太過於粗糙,議員更有機會把錢塞進口袋。
但你真的願意讓辛苦納稅錢,白白浪費嗎?如果不願意,那就讓我們一起打開「議會黑箱」,檢視每一筆「議員建議款」的細項,別再讓錢花在沒用處的項目上了!
► 讓議會變透明!點擊「監督台灣議員問政」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台中市議員鄭功進 臉書。)
推薦閱讀
【出席會議一次就領 2450 元】議員出國爽玩,竟還能「假簽到」照領錢?
【打開台北市議會黑箱】專訪議員邱威傑:你所能想到的政治醜陋,都發生在議會委員會
【打開台北市議會黑箱】專訪議員苗博雅:議會缺乏監督機制,評判指標只剩「議員秀得夠不夠」
參考資料來源
投票指南
臉書:陳薇仲 時代力量基隆市市議員
今周刊:一年四十億議員補助款流去哪?
商業雜誌:獨家揭露 907位議員小金庫
蘋果新聞:新竹縣6議員貪汙回扣逾千萬 判決定讞月底都要入監
聯合新聞網:台南議長建設配合款全國第一?南市府:誤會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