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選擇這篇文章?】
2018/9/24,美國國務院批准對台灣 3.3 億美元(約 101 億台幣)的軍售案,且美國罕見以個案審理(視同將台灣當成「正規交易對象」);不過從今以後,台美之間的軍售即將演變成常態性軍售,這都與美國議院近期通過的「亞洲再保證倡議法案」有關。
儘管看似美事一樁,不過若要說美國全然友台還有待商榷,畢竟幾年前美國對台的軍售未包含高端戰力,令人大失所望;而賈德納在此法案的進度時,提到這樣的作法可確保:美國在未來仍能在太平洋海域的勢力取得領先,這難道就是川普想打的「台灣牌」嗎?
2019/1/4 更新:
美國總統川普於 2018 最後一天簽署「亞洲再保證倡議法案」,此法立即生效,也代表台灣正式納入印太戰略一環。外交部也表示,在「台灣關係法」邁入四十週年之際,美國總統簽署此案別具意義。 (責任編輯:黃梅茹)

美國聯邦參議院19日無異議通過「亞洲再保證倡議法案」,敦促總統應定期辦理對台軍售。圖為海軍向美國採購的2艘原裝派里級軍艦11月舉行成軍典禮。首圖來源:中央社。
《報橘》徵才中!和我們一起讓台灣變更好 >> 詳細職缺訊息
快將你的履歷自傳寄至 [email protected]
美國聯邦參議院今天無異議通過「亞洲再保證倡議法案」,將送交白宮,待美國總統川普簽署後即能生效。法案敦促美國總統應定期辦理對台軍售,並鼓勵美國高層官員訪台。
雖然美國聯邦眾議院於12日通過「亞洲再保證倡議法案」(Asia Reassurance Initiative Act of 2018,ARIA),但因為小幅修改參議院 4 日通過的法案內容,依法參議院必須重新表決。參議院大會今天傍晚針對這項法案重新投票,以無異議通過。
這是一項怎麼樣的法案?對台灣又會帶來什麼影響?
「亞洲再保證倡議法案」目的在敦促美國行政部門研擬印太地區的長期戰略與原則政策,除強化美國與日本、澳洲及東南亞國家的安全與經濟合作,建立「北韓和平地非核化」目標政策外,國會也表達支持台灣的明確立場。
在法案關於美國對台承諾部分,國會認為,美國總統應定期辦理對台出售防禦性武器;美國總統也應按照「台灣旅行法」,鼓勵美國高層官員訪台。
國會也指出,美國遵照台灣關係法、美中「三個公報」及前總統雷根任內的對台「六項保證」,確實履行對台承諾;美國反對改變現狀,支持以兩岸雙方都能接受的方式,和平解決爭議。
這項法案,是長期推動台美相關事務的參議員的努力
法案起草人、參院外委會亞太小組主席賈德納(Cory Gardner)在法案通過後透過推特表示,經過兩黨多年合作,法案現在將送白宮簽署成為法律。這項至關重要的立法將確定美國仍是太平洋未來主要力量。
《BO》編按:賈德納所於今年四月提出「亞洲再保證倡議法案」,九月時,更與其他參議員提出「台北法案」希望能為台灣維繫邦交國。
賈德納表示,「亞洲再保證倡議法案」的重要在於印度太平洋地區擁有世上一半的人口與經濟成長,還有世上最大的常備軍隊與6個美國國防條款盟友,美國的安全與經濟未來取決於制定正確政策,以確保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
他也說,法案為加強與盟邦安全合作的長期戰略建立並提供新資源,透過貿易促進美國企業,並在區域推動美國珍視的民主、人權與法治價值觀。
After years of bipartisan work, ARIA is now headed to the President’s desk to be signed into law. This crucial legislation – endorsed by the Administration, policy experts, and the business community – will ensure the US remains the leading Pacific power for generations to come.
— Cory Gardner (@SenCoryGardner) December 19, 2018
延伸閱讀
美國參議員提出「台北法案」,只要欺負台灣的都要完蛋了?
美國宣布對台灣軍售 100 億元,中台關係未來可能會有什麼化學變化?
美國和歐洲都有台灣牌想打:歐洲議會再度鼓勵北京與台北,恢復官方對話
「中共從來沒有統治過台灣」,美國眾議員呼籲美國:視台灣為一個獨立國家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美參院通過亞洲再保證倡議法案 促定期對台軍售〉。首圖來源: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