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要選這篇文章】
年底大選即將來臨,許多選民與媒體紛紛將焦點放在縣市首長、立委的競選上,相對而言,「市議員」就常常被忽略,不過本文作者大塊文化董事長郝明義卻說,市議員的重要性並不比立委、縣市首長低。
郝明義以「新店居民」的身份,參與該區市議員候選人曾柏瑜的「深蹲協會」,跟著她一起觀察市議員能夠如何從地方做起改革,看完之後你才會明白,如果你想用選票改變台灣的社會,市議員的選舉是不可忽視的。(責任編輯:翁筠茜)

圖片來源:曾柏瑜臉書。
文/郝明義
回頭查行事曆,我第一次見曾柏瑜是在2015年10月。當時她代表綠社盟參選立委,我因為推動「年輕的力量進國會」而採訪她。
當時她在新店選區的對手是羅明才。當了十六年立委的羅明才,經費充足,買一個月廣告看板的錢,就等於曾柏瑜全部經費。我去參加曾柏瑜的競選總部開幕,在新店中興路一段288巷1號。巷口的路對面,就掛著羅明才大大的廣告看板。
所以我跟曾柏瑜說:看她的競選總部的位置就很有意思。看起來,他們是侷促在一個巷子裡。但是如果他們真正衝出去,一步之外就是中興路和中正路的交通要衝。很像今天被壓抑的年輕人,如果他們繼續安於被壓抑,就一直被壓在巷子裡,但是如果決心衝出去,就可以扭轉情勢。我說:「所以這是一場小旗子對大看板的選戰,也是年輕世代要衝出巷子口的選戰。」

這是2015年底,在柏瑜上次選立委時候拍的。圖片來源:郝明義。
自己作為一個新店區的居民,觀看曾柏瑜團隊如何在資源不足情況下走過來
不只是因為我支持綠社盟和時代力量兩個政黨,也因為我自己就是新店區的居民,所以那年我當曾柏瑜的志工,生平第一次和候選人一起去雨中的街頭短講,等等。
那次選舉,曾柏瑜以22,000多票落選。雖然以一個初次參選的年輕新人可以拿到這個票數難能可貴,很多人都睜大眼睛,但是畢竟落選還是落選。對她這樣已經動用所有親友人脈、資金支援的年輕人來說,已經打到最後一槍一彈的年輕人來說,下一步怎麼走,成了巨大的壓力。
我說壓力,而沒有說問號,是因為選後沒多久,我從曾柏瑜和蔡昆儒、Dora Tsai蔡承婷(她那次選舉團隊兩名核心成員)三個人的談話裡,就可以感受到她們要繼續在政治這條路上走下去的決心和熱情是熊熊的。因此沒有要不要走下去的問號,而只有怎麼走下去的壓力。
我和他們保持著斷續的聯絡,也看到他們一路如何在資源不足的情況下走下來。
我對「深蹲協會」兩年多的觀察
他們先是很務實地各自找了一份工作。柏瑜去了台北市政府做媒體相關的工作,昆儒和 Dora 也各找到一份。同時,他們沒忘記要做「深蹲」的事情,準備了半年多,就在2016年8月成立了「深蹲協會」。
我記得第一次去「深蹲」的時候,在新店七張捷運站附近進一個巷子再拐進一個弄,和柏瑜第一次競選的時候位置就在離大馬路一步之遙的巷口相比,確實是蹲得更深了。
當然,成立這個協會,就是為了曾柏瑜接下來參選市議員而準備。只是以他們當時的資源和人手而言,到底要如何深蹲下去,不能不令人好奇。我隔一段時間去看看他們,聽聽他們的進展,做一下筆記。
我來講講這兩年多的時間的觀察。
在談他們的工作主軸之前,我要先說說他們的工作方法。
因為那是只有年輕人的熱血和體力才能那麼工作。因為柏瑜和她的團隊白天都必須打工,所以有一段時間,他們白天另外請了一位可以在協會裡幫忙執行工作的人。而他們三個人就上完白天的班再到協會工作,周末則實際辦各種活動。
年輕的時候,我自己曾經有過很長一段時間是白天晚上上兩個班,所謂的蠟蠋兩頭燒。所以聽他們那麼工作,可以體會。

在新店七張捷運站附近拐進一條巷子再手拐進一條弄裡,曾柏瑜和她兩個夥伴在這裡深蹲了兩年。圖片來源:郝明義。
「深蹲協會」在做什麼?
至於工作主軸,起初我知道有兩個。
第一條主軸,是從她當初選立委的初衷延續下來的理想,就是以年輕世代的熱血,來改革老舊的政治與政府。因此她持續推動議會監督、開放政府。以監督新北市議會來會,他們前後公布三次監督報告,讓新北市議員的平均質詢率從第一次公布的33%成長到45%。
第二條主軸則非常深蹲在地,為社區服務。所以他們做社區培力、關懷老人。我本來對「社區培力」的概念不是很清楚,後來聽他們的解釋,才知道那是幫助社區裡上了年紀的人能夠理解所謂「年輕世代」的語言、讓他們知道年輕世代在乎的是什麼,是一種世代之間的對話與交流。
但是,後來,我看他們摸索出來另一條軸線,印象特別深刻。
就是從新店區的各個交通路口的交通改善,到交通動線的規劃,到新店的一些綠地的使用,柏瑜可以講出一套點線面的監督和改善方向。
我對第三條軸線印象深刻,是因為這條線要結合第一和第二條軸線的特質後才能發展出來,也就是要把比較高層次的改革和比較實際生活層次的需求兼顧,才能發展出來。
如果說這兩年她在深蹲練功,我在聽她把第三條線講出來的時候,覺得她確實是練出了功夫。
市議員的重要性,並不比總統、立委還低
對今年年底的地方公職大選,我的注意力本來只及於幾個城市的市長選舉,對市議員層級的選舉,我本來可以說完全沒有認識。
因為這兩年不時跟柏瑜和她的團隊有討論,逐漸看清必須注意市議員選舉的重要。
我們曾經以為政治的改革可以寄望於國家元首的輪替,以為可以寄望於立法院的改革,但是台灣已經政黨輪替三次,立法院也由不同政黨單獨過半,可是太多陳年積弊依舊原地踏步。
我認為台灣的民主改革要進入2.0 時代,不能再指望總統、立法委員這些選舉所產生的結果,也必須深蹲,從更底層、更根本的地方改革。
市議員,正是這個底層和根本的地方。他們遠不如立法委員光環大,但人數遠多,也遠從更深遠的地方影響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以及台灣政治的品質。
我會找時間再寫一篇文章來談我的觀察。
在那之前,我已經先再次加入成為曾柏瑜的志工,希望從我自己居住的新店區來推動改革。
我會持續和大家分享心得。也請大家每個人都注意一下自己所在地區的市議員選舉,選擇一個你支持的人,也加入他/她的志工,在這最後六十天做一些努力。
我們都需要深蹲。
了解在地深蹲協會
推薦閱讀:
【新北市民看過來】抽查你的市議員!看他是不是質詢率掛蛋的大慣犯
10 題考你知不知道市議員在幹嘛,來測測你是不是「及格」的選民吧!
財力水平懸殊、遭藍綠兩黨夾殺,綠黨曾柏瑜憑著分析選民與政策,在鐵藍新店選區拿下 2 萬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