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正啟事:4月18日發布版本,衛福部保護司副司長林維言頭銜誤植成「財務部」。感謝網友於臉書粉絲專頁留言指正。
2001年專線開通後,「113」以全國家暴保護功能為人所知。去年(2017)11月,傳出113保護專線標案確定流標,恐將斷線。讓人擔憂,社會安全網將破一個大洞!幸好,3月底,世界展望會確定續接113,合約簽到明年還可再延2年。底下帶領讀者,細細檢視113專線流標背後的原因。
社工工作負荷大,接聽3小時透支
113營運之困難,社工工作高壓是一大原因。各縣市政府需要培育專業社工輪班,而且是全天候都需要接聽人員。NPOst公益交流站文章說明,縣市政府如彰化縣、苗栗市、嘉義市等,人員需求須委託生命線、勵馨基金會、幸福基金會等民間團體。
擔任專業社工具備條件有一定困難度。事實上,113專線服務對象並不限於婦女、幼兒,只要是《家庭暴力法》保護的對象都納入,老人、身心障礙人士都包括在內。113社工,原本就要摸熟兒少、家暴、性侵相關複雜法條,還須了解其他法律知識以及轉介資源,壓力可不小。
處理接聽電話,接受不少負面情緒,更是特別耗費心神。113一名資深社工小如(化名)說,有時對方會陳述自己的受暴史,哭喊、叫囂、思覺失調也無法掛電話,「接線社工如果過度同理,創傷就會留在自己身上,非常沉重。」113社工算過,接線3小時,身心差不多就已透支。
大概由於上述原因,113專線爆出社工離職潮。據《蘋果日報》報導,審計部指出,113保護專線社工離職率逐年攀升,2009年至2012年暴增一倍。
人力不足照見低薪問題
113保護專線人力短缺,說意外不意外——竟也照見台灣低薪問題!衛福部保護司副司長林維言被問到:「既然全國都在搶社工,社工的薪資為什麼還這麼低?」時,僅回應法規不斷變動、採購經費因國家預算受限、必須考量市場行情等,並說委託給世界展望會經營「真的省下很多錢。」
為省錢犧牲服務品質?
然而,這種省錢為優先的觀念,造成了113保護專線服務品質不如以往。這可從經費與通報量關係看出。民國99年到102年,委辦經費最充足時,家庭暴力事件中,113所佔數量逐年遞增;而自民國103年起,113通報量與採購經費一同遞減。
相較之下,作為另一通報來源,警政單位的通報量逐年上升,比例從38%大增至50%,實際上多了10,000件通報案。
113保護專線委辦給公益團體,還有另一大缺失。小如指出,113接獲民眾求助後,所連動的是各縣市轄下諸多單位,如:家防中心、社會科、警政與司法單位、醫療院所,鮮為人知的,還包含戶政、學校、職訓等,各縣市若能自行運作113,便能迅速在保護網絡中互相聯繫。
參考資料
- 《NPOst 公益交流站》:維持一個 24 小時的全國保護專線有多困難?/從世界展望會 113 流標案,到公益團體胸口永遠的痛(上)
- 《NPOst 公益交流站》:社會安全網搖搖欲墜,都是「市場」的錯?/從世界展望會 113 流標案,到公益團體胸口永遠的痛(下)
- 《蘋果日報》:113專線太操 社工爆離職潮
延伸閱讀
女孩遭家暴後被驅離,只能和陌生窮人互揭傷口──社會學家看見美國底層真實的「弱弱相殘」
戰鬥民族的恐怖法律:家暴受害者還得幫施暴者付罰款:「如果男人打你,那代表他愛你」
【性別平等的新一步?】不再是婦幼專屬,北市首推男性家暴中心,打破社會刻板印象
(本文提供合作對象轉載。首圖來源:世界展望會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