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要推薦這本書:《飛彈、政客與祕密外交:台灣問題專家四十年的深度觀察》】

這本書的作者康培莊是美國首屈一指的台灣問題專家,他的主要論點是中美兩國終須一戰,而台灣海峽很可能是促成兩強對決的導火線。有鑒於 1995 台海危機經驗,康教授的推論並非空穴來風,美國歐亞集團研究員布雷默(Ian Bremmer)、著有《大國政治的悲劇》美國政治學家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也有相似的推論:在國家利益主導的情形下,中美兩國必然大動干戈。

台海危機重點從來不僅限中美兩國的拉扯,兩強之間的台灣如何牽動兩強的矛盾?我們可以先看最近的台—中—美事件:

中國過去數個月頻派遣戰機繞台,在經濟上限制陸客旅遊、減少進口台灣貨物;在外交上,拉走前邦交國巴拿馬。美國總統川普上任一年即便對北京施壓、勸阻北韓放棄發展核武,但效果依舊不彰,加上中美貿易逆差持續擴大,華府開始逐步加強與台灣關係:

〈台灣旅行法〉、美國軍艦靠台,以及過去 16 年都在美國舉行的台美國防工業會議,今年 5 月將移至台灣登場,讓香港中文大學教授林和立認為:「看來川普政府正在打台灣牌,無論目的為何,可能是施壓,或是尋求讓步。」

台中美三方的結難解,我們不見得能得到明確答案,但康教授卻希望藉由回顧歷史,能在思考的過程中,找到在兩強角力下存活的政治立場。藉著習近平可能「稱帝」的事件、川普打「台灣牌」的可能,我們來回顧這場經典影響三方關係事件:川蔡通話。

(責任編輯:余如婕)

 文 / 康培莊

「台灣的小動作」不影響中美關係

在「事件」(有些媒體以此稱呼川普和蔡英文的熱線)發生以前,習近平致電川普並恭賀他贏得總統大選。據說其他中國官員曾討論中國有意對外大肆採購的計畫。他們向川普再次提起採購計畫,此舉可望改善美國對中國的貿易赤字,並為美國的勞工帶來工作機會。

習近平稱蔡英文的賀電是「台灣的小動作」,並認為此舉不會影響中美關係——一切都在掌控中。中國或許會懲罰台灣;自二○一六年一月蔡英文和民進黨從台灣總統大選脫穎而出後,中國即對台灣展開一連串的懲戒措施。

但川普表示,他不會受中國「宰制」

川普再次把美國的貿易赤字歸咎於中國「糟糕的」貿易政策。他反問:「為何他國能要求我不接聽來電?」接著,川普投下一顆名符其實的臭氣彈(stink bomb)。他在十二月十一日的美國《福斯新聞》專訪中指出,除非美國能在貿易等各方面與中國進行交易,否則他不知道美國為何需受限於一中政策。

簡言之,川普正在操弄聯結政治(linkage politics),他試著壓制中國。這使得中共高層再也無法從容以對。與中共關係密切的《環球時報》指出,川普「在外交上如小孩般天真,一中政策不能買賣。」

中國學者開嗆:「台灣會後悔成為美國的籌碼」

在美國,媒體引述美國學者的說法,宣稱中國可能「允許與美國的關係惡化,以展現在台灣問題上的決心。」此一說法暗示中美在台灣問題上可能爆發一場新危機。情況進而急轉直下——《環球時報》宣稱,若川普「摧毀」一中政策,北京「將以武力犯台取代和平統一,作為解決台灣問題的優先選項。」

還有,中國將援助美國的敵人,包括提供武器給華盛頓的對手,而川普的動作也會危害中國在北韓核武問題上提供給美國的協助。向來乏味無趣的中國外交部則強調,他們「嚴正關切」美國的作為。最後,一位外交部發言人也應聲附和,台灣當局會後悔成為美國的籌碼。

中國不斷證明:「美國的區域權威已日漸式微」

四天後,十二月十五日,中國海軍在南海地區——中國宣稱擁有這個區域的主權,美國則挑戰此說——捕獲一架正在測量海水質量(鹽量與水溫等)的美國無人潛航器。

該事件發生在距離蘇比克灣僅五十英里的海域;蘇比克灣曾是美國在亞洲最大的軍事基地之一。中美船艦的對峙非比尋常,尤其是近距離交鋒——中國海軍距離美國的無人潛航器僅五百公尺的距離。根據某位美國政策專家的說法,該事件再次證明「美國的區域權威已日漸式微。」

雖然歐巴馬政府的五角大廈提出抗議,但其力道頗為溫和。中國隨後交還無人潛航器,而整起事件似乎就此告一段落。中國似乎贏得這場小爭執,並在川普的批評下保住顏面。美國軍方不打算與中國正面衝突。然而,事後一些報導指出,美國無人潛航器更陰險的任務是探測海底和收集數據,以協助美國監測中國停泊在海南島的潛艦。

川普立即在推特上發布訊息,表示他不想取回無人潛航器;川普的回應為表面上已透過協商解決問題的中美相關單位埋下衝突的伏筆。因此,關於南海議題的緊張氛圍提升了。事實上,川普的回馬槍也讓各界留意到,他所提倡的「以實力帶來和平」政策背後的現實,將與中國在南海的填海造陸政策產生碰撞。此外,中國軍方正在新造的陸地上建造軍事設施,因此未來爆發更多嚴重的衝突幾乎勢所難免。

川蔡之後,「戰爭之犬」已經被放出來了

與此同時,十二月十日中國派遣能裝載核彈的轟炸機繞行台灣,接近台灣的領空。北京同時派遣戰鬥機護航,以備不時之需。當中國軍機靠近日本領土時,日本立即派遣 F-15 戰機提防中國軍機。美國也派遣 EP-3 和 RC-135 偵察機緊盯中國軍機的動態。事後解放軍空軍發布多張轟炸機飛行的照片。

由於照片背景包含台灣第一高峰玉山,導致許多觀察家認為解放軍已進入台灣的防空區。不久後,中國官媒又發布轟 -6K 轟炸機試射飛彈、摧毀一棟四層樓高建築物的照片。有人認為照片中的建築物近似蔡英文辦公室所在的總統府。

中國空軍不到一個月對台灣進行的第二次「包圍」(第一次是在十一月二十五日),讓許多觀察家警覺到,繼經濟和外交之後,中國已開始採取「第三種策略」——軍事行動,來「修理」台灣。或許中國正同時採取所有的策略……這種想法讓人驚恐萬分。

中國海軍也在台灣鄰近海域進行演習。從蔡英文就任總統到二○一六年底,台北宣稱中國曾四度入侵台灣領海,而其中兩次發生在蔡英文與川普通完電話之後。有人便「自然地」做出結論:台海情勢明顯升溫……「戰爭之犬」已被放出來了。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飛彈、政客與祕密外交:台灣問題專家四十年的深度觀察》由 遠足文化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首圖來源: 總統府 ,CC liscened。圖片來源:1, 2, 3 組圖。)

你可能想更詳細回顧「川蔡通話」

川普不甩一中政策,是因為美國人不願再妥協於財團的利益而被中國「使喚」

蔡英文的外交手腕有多強? 美國大選前送賀卡給希拉蕊,川普卻願意接她的電話

【髮夾彎】川普與習近平熱線通話「破冰」了!承諾美國將遵守一中政策

別再信中國統戰,世上已沒有「兩岸關係」!台灣該從「川蔡」和「川習」兩通電話學到的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