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要選這篇文章】
2018 年 7 月 10 日的瑪麗亞颱風,讓全台灣看到柯文哲就是「堅持做自己認為該做的事」:新北市、桃園市都放颱風假,但台北市跟隨氣象局數據決定不放。
It’s Science!
新北市民氣到 Call in 說「全家八張票絕對不投柯文哲!」其實,柯文哲早也就說過,「如果不能連任就算了。」
北市宣布不放假後,網路上挺柯文哲的說「柯P不為了選票放假」,不爽的人說「以後絕不投給柯文哲」……柯文哲的連任是不是真的要掉了?對比丁守中、姚文智的選舉策略,柯的手法會如何走出突圍?(責任編輯:鄒家彥)
文 / 林冠任
撇開大家對柯文哲的好惡,柯文哲的競選手段,值得大家深度討論
從 2014 年以來,柯文哲就很懂得掌握媒體宣傳,讓他的一舉一動,屢屢成為焦點,進而創造高知名度與高談話率。
我認為,在選舉中如果只是單方面的傳播自己,這樣的效果會很有限,選戰打起來就會很辛苦,柯文哲能夠時時保持在高檔,就是他有成功抓到一個重點:「他不只是要告訴別人他要做什麼,他還要別人討論他要做的事情。」
柯文哲的高傳播力除了他愛亂說話之外,還有這三點
比如柯文哲日前用網頁小遊戲來細數政績,如果柯文哲只是在網頁上說,或者是開個記者會說,我想二次再傳播的效果就不會太大。
柯文哲之所以能夠有這麼高的傳播力,主要是他掌握了幾個重點,第一是新、第二是有反差,第三是背後能夠討論的深度夠。
拿網頁遊戲來舉例,市面上的網頁遊戲多不勝數,各種類型都有,從網頁遊戲本身來談,其實是相當的陽春,可是網頁遊戲出現在政治界,那是新的開創,現在柯文哲做了這個,後面的人要再學習他,都只會是東施效顰。
而柯文哲這麼古板的一個人,竟然會拿網頁遊戲來打政績,這就是一個反差,政治界裡面有網頁遊戲,也是一個反差,有對比反差的感受,就會有讓人討論的吸引之處,而柯文哲大膽敢用新招,也當然是一個值得一提的反差。
沒有反差的事情,只能在同溫層裡面發展,想再跨出同溫層,會覺得很困難,不管用甚麼選舉招,都是一樣,你就是會覺得困難。
可是就算具備了這兩點,那也只是吸引大家的目光,但是當大家的目光一看過來的時候,假如這個議題本身能夠討論的點,不是太多的時候,就像一杯能被看光看透的白開水,只看一眼,就已經失去再看的興趣。
因為白開水沒什麼好討論的,充其量又有點複雜,那就是汽水
比如有些候選人會很直白的宣傳,我希望婦幼政策怎麼做,我希望教育政策怎麼做,我希望交通政策怎麼做,這種直白而單向的宣傳手法,說白了就是請人來看一看你這一杯白開水,既費時又費力,還要讓大家分辨你跟別人的白開水有什麼不同,這根本就是一個效果有限的宣傳
可是柯文哲在做這些宣傳跟行銷的時候,他的許多內容與政績,都可以被深度討論,甚至挑戰當前的社會現狀。
比如說,柯文哲的公共住宅,公共住宅其實本身不是什麼很特別的議題,很多縣市長多少都有做過,可是柯文哲提出來的做法,仍然是具備我說的兩個大點,第一是新,第二是反差。
柯文哲的公共住宅如果大家還記得當初柯文哲宣傳的時候,他的公共住宅要求蓋的要新要好,而不是過往簡陋的國宅,而他的反差,就是租金,大台北市這麼新的房子,租金這麼便宜
如果大家有印象,就會記得當初多少附近的住戶抗議,但是住戶的抗議其實不是壞事,因為他反而創造了柯文哲政績的談論度。
許多人覺得,有舊有既得利益者的抗議,就等同是柯文哲有考慮到新人的需求,也頗有打破舊時代,舊思考、破舊立新的感覺。
我這樣講,一定有人不以為然:柯文哲這哪裡是破舊立新?
但我說過了,我這邊不談他的人是怎麼想,我談的是他選舉的手段與效果,如果堅持在柯文哲根本就不好這一點上,我想那就看不到人家為何選舉如此出色的成功之處。
再談柯文哲去荷蘭看腳踏車,我相信柯文哲在出發以前,早就全盤盤算好過去要看什麼,同時要讓大家看到什麼。
從新的角度來講,過去我們有這麼多的縣市長與各級首長出國,但是從來沒有人直播國外是怎麼做來給大家看,帶回來的都是用嘴說。用嘴說的結果就是不立體,效果有限,而柯文哲這麼作直播,更是隱隱有一個反差,什麼反差?
過去縣市長或立委出國,都攜家帶眷,屢屢上新聞,民眾聽了就反感,大家聽到首長出國考察,我相信大家都常常覺得這些人就是去玩。
柯文哲用直播來告訴大家,跟著柯文哲去上班的概念,我不是去玩,我沒有浪費國家的錢,這種反差,雖然很多人沒有明顯的意識到,但是直接的反應,就是覺得柯文哲不一樣。
而回到腳踏車的議題本身,其實也是很大的深度,因為它背後有一個台北人共同的議題,就是交通、塞車,還有一個很大的重點,就是城市建設論述。
各位想一想,柯文哲想要把台北打造成腳踏車城市,如果真的可以打造成功,讓原本擁擠的台北交通有新的氣象,那就是一個非常可怕的城市論述。延伸出來的想像跟期待,那種效果,未來足以橫掃一切候選人,我認為柯文哲已經有很具備完善的城市論述,在很多政見上,都非常清晰且可行。
可是其他的候選人能講的,都是我要參選到底
論宣傳方法、論城市論述、論選戰招式,柯文哲的對手在我看來,根本就是活在石器時代要跟一個已經邁入工業時代的對抗。
檯面上我覺得,派誰來都打不贏柯文哲,歸根究底,就是柯文哲的背後,有很充實且完善的城市建設論述,各方面各階層各面向,不分貴賤都有,連遊民都有,要新有新,要反差有反差。
姚文智或呂秀蓮選到底又如何?石器時代能跟工業時代比?
柯文哲或許不是讓人能認同他的價值的候選人,我也不喜歡兩岸一家親,柯文哲如果選總統,我也會反對,可是就這一個台北市長選舉來講,台北市長已經沒有什麼懸念了,科技跟觀念差那麼多,人家在建設城市,逐步讓大家看到以後台北會怎麼樣,你在那邊說選到底?
丁守中的政見是選到底、姚文智的政見也是選到底、呂秀蓮的政見也是選到底,姚立明的說法是你們要選到底我才幫。
這種強烈的高低反差,還選個屁啊?
我建議以上候選人,還是省點錢不要出來浪費錢了,除非你們是打算賺選票補助款,是來賺錢的,如果評估會賺錢,那也是無可厚非啦……。
(本文經原作者 林冠任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連結在此。首圖來源:柯文哲臉書粉絲團 。)
台北市長選舉還沒開始就好熱鬧了,看這些政客在熱鬧什麼
按讚分析揭開這些北市長候選人高人氣的秘密──原來我們可能選出土耳其大使跟法老王
【大.震.撼】呂秀蓮向小英表態有意參選北市長!網友諷:轉 Joke 版
【網評:根本恐怖情人】姚立明改任姚文智台北市長競選總幹事,柯文哲你不煩惱嗎?
【腦殘考察報告大整理】柯文哲訪歐心得說明一件事:不是他多強,而是藍綠政客太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