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最近《中國新歌聲》,也就是之前的《中國好聲音》來台灣舉辦演唱會,據了解是因為先前《雙城論壇》曾經簽過合作備忘錄。但租借了台大田徑場之後,卻損毀了這價值四千萬的的國際認證場地。
不僅如此,台北市議員李慶鋒的貼文更讓人質疑北市府到底在想什麼:文化局足足編列了九百萬預算就為了協助這場活動。但政府到底憑什麼拿臺灣人民的納稅錢,然後替中國的商業節目來背書?
(責任編輯:林芮緹)
文/溫朗東
「中國新歌聲」把台大田徑場弄壞,並且被上海市台辦主任列入統戰政績,總括來說,是柯文哲延續了郝龍斌的中國交流政策,但是隨著台灣跟中國的關係變化,這顆接來的球變得有點燙,快要把手燙傷啦。
來龍去脈還真有點複雜。
中國選秀節目跟柯文哲有何關聯?原來跟雙城論壇有關係
「中國新歌聲」是個歌唱選秀節目,最近準備要開播第二季,看到幾個導師的名字(陳奕迅、那英、劉歡、周杰倫)就知道節目規格蠻猛的。嚴格來說,「中國新歌聲」並不是第二季,因為它是延續了「中國好聲音」,只是因為版權問題,名字改了。
這節目跑去台大田徑場辦活動,是因為「台北上海城市論壇」中簽了一些合作備忘錄,這活動是其中的一部分。
雙城論壇是從2010年郝龍斌開始舉辦的,那時候還是馬英九時期,台灣反統的意識也還沒有高度凝聚。隨著民進黨全面執政,對中關係降溫之後,這個雙城論壇的重要性突然顯得很高,意義也不一樣了。
每年的雙城論壇都會簽訂一些新的合作項目,弄點交流活動。我沒查到這次的「中國新歌聲」是哪一年的備忘錄內容,不過這節目來台是在這兩年來台,跑了25所學校3個社區辦辦演唱會,時間在柯文哲任內。
唱歌跳舞跟統戰有何關係?從「中國台灣」說起
本來唱歌跳舞,跟政治關係好像很淺,不過事情也沒那麼單純啦,比較明顯的是「中國好聲音」時期,台灣人去參加,就算自己沒說,有時也會被加上來自「中國台灣」的字幕。
從宏觀一點的角度來看,中國所有的「兩岸交流」活動,都有對台工作的色彩。你去做生意、去唸書、去作學術交流、去看娛樂節目……都在他們的統一作戰裡面,也就是統戰的基本定義(不是「統一台灣作戰」):聯合不同政治團體及社會各界的力量,為同一政治目的而共同奮鬥。
統一台灣是中國的目標,統戰是執行的方法,這方法當然未必有用,有時候交流越多,發現彼此差異越大,心理距離越遙遠,也是常有的。
中國對台的統戰,粗略的來分大概有庶民式的跟菁英式的。
庶民式的就是補助你去玩,補助你去交換,補助你去參加比賽,補助你去就業創業。這過程中不太會提到主權的問題,因為戰略方向是用柔性的方式拉攏台灣人感情,不會把目的講得太明顯。只要你跟中國建立一些感情,或多或少就算沒有想統一,至少不太談獨立,這目的就達成了。
菁英式的就是拉一些官員學者去吃飯聊天,看你的影響力決定要給你多少好處,讓你回台灣發揮影響力,促進統一工作。也就是找你當買辦啦。有些台灣人去當買辦,唬爛說自己多行多行,結果廢到不行,錢拿了沒做事,回台灣就幫倒忙,把國民黨搞得快垮了。
所以中國現在不太輕信台灣的官員學者,也不太相信國民黨的工作成效了,改由民間組織,或像是里長這種基層單位著手。
整個雙城論壇是統戰,中國新歌聲來台灣也不例外。因為統戰的層面太廣,連聽個歌都算啊,除非我們採取完全的鎖國策略,回到80年代前,不然你很難完全避免。
面對統戰,我們可以掌握一個基本原則:不要拿超出你應得的東西。
你的技術,在台灣的市場價值有五十萬,你就拿五十萬,頂多因為你的技術在中國比較珍稀,拿到兩三百萬。不要想拿一千萬,那不是免費的,那會影響你,那會讓你依賴、讓你愧疚、讓你服從、讓你自此不敢暢所欲言,那是有成本有代價的。
像是有些台灣大學生跑去中國當交換學生,說那邊設備好棒,學生好優秀,甚麼都好厲害……這是當然的啊,因為統戰的原因,你在台灣 pr 值60的學校,他給你去中國pr值95的學校,那多出的部份,是統戰工作,不是你應得的。
這場「中國新歌聲」問題到底在哪裡?
回過頭來看這場音樂活動,是庶民的,是文化輸出型的,比較柔性,影響力也沒那麼恐怖(資訊自由的年代,誰能抵擋哪一個國家的文化輸出?)比較大的問題主要是兩個:
第一,台大體育室出租的過程很草率,十幾個小時前也發道歉聲明了。為甚麼會這樣呢?這個跡象可以看出台北市文化局發揮了影響力,台大體育室沒有細想,判斷出錯了。
台北市文化局,或者說整個台北市政府也沒有細想,這種交流本質上是統戰活動,它很柔性很難完全避免沒錯,但你知道他的企圖,就要跟他收費,至少要收合乎市場行情的場地費用。很多文化藝術從業者,過得都很辛苦,沒有必要拿台灣納稅人的錢去補助統戰活動。
第二,台灣跟中國的關係,因為中國壓制民進黨而降溫,原本兩個城市之間的交流,變成最高級別的官員會面。這時候柯文哲如果還想要衝在前面,當處理中國關係的第一人,是逾越了市長的職權界線,會受到中央或者民意的一些反彈,是理所當然的。
如果不能停辦雙城論壇,最低限度下,也要避免市長出面,要談可以,派些局長去談就好了。
至於上海市台辦主任,把這些交流活動列入統戰政績,反倒是其次,那本質上就是中國官員對內邀功的報告,膨風意義居多……連招攬台商投資也算在裡面,我們是要連當台商、當台幹都全面禁止嗎,恐怕很難。
還是那個基本原則:不要拿超出你應得的東西。
或許再加上一個:不要以為中國政府只是想交朋友,他們是來作戰的。你不能把門封起來,把他們擋住,也不要傻傻的拿真心讓他們得逞。
也許你還想看這些文章
致自認「理性和平」的柯市長:把兩岸關係當成生意,只會賠了夫人折了兵
【柯文哲哽咽了】中央放生柯 P 一人面對「阿共仔」?真相還原給你看
你家里長早就投共了!想統戰台灣,原來只需要給里長們爽爽旅遊
(本文經原作者溫朗東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