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pixabay
颱風到底要不要來?柯文哲:放颱風假像賭博壓力好大
這次泰利颱風來臨前,引起大家特別的關注——畢竟,現在的行政院長是被鄉民們冠上「賴半天」稱號的賴清德,顯得特別有話題。或許是過去吃了太多颱風假的苦,賴清德還特別叮嚀氣象局「預報一定要準確」:
中央氣象局的預報資料是地方政府唯一的依據,因此預報內容務必要即時、準確,若雨量以少報多,放颱風假還是小事,若以多報少,水庫是先洩洪恐造成生活上不小影響。
而賴清德的擔憂也正好呼應了柯文哲的困擾:
放不放颱風假,對地方首長而言像是賭博,中央應制定新的颱風假準則。現行的颱風假僅依據風力,應制定新的標準,將雨量、交通狀況都納入考量。
而對於柯文哲說要有「颱風應變 SOP」 的提案,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對此則表示,不反對大家坐下來談,希望各縣市協商過後能有更好的結果。
徐國勇說,其實現在颱風假標準已經包含了風力和雨量,希望大家斟酌是否停班停課時都要注意,保護民眾安全,若有更好SOP(標準作業程序)也不錯。也因現在的科技對於天災預測有其極限,無法百分之百預測,但要往更好邁進,希望預報更準確,提供給縣市長更好的參考,作出更正確的颱風天停止上班上課的決定。
放個颱風假而已有這麼嚴重嗎?別小看這個問題
回顧今年七月海棠颱風時柯文哲宣布登陸的前幾天風雨極大,但登陸當天風與卻不如預期,當時就讓柯文哲大嘆放颱風假與否壓力很大,對媒體發表道歉聲明:「放了一個風和日麗的颱風假,又一次對不起國家民族。」
身為人民大概會覺得柯文哲說的話非常荒謬,畢竟颱風假就是為了要避難、防災而有的假期,甚至合理的話應該提早休假讓人民可以做好防颱準備——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豈能輕易看待?
對,是這樣沒錯,但柯文哲說的話也點出了另一個關鍵性的問題:台灣的颱風假完全就是地方首長自由心證的喲!
讓我們舉個例子。
前陣子天鴿強颱前進中國方向,襲擊香港澳門,最後澳門卻傳出了重大的傷亡,簡直像是毫無防備——但明明香港和澳門用的是同樣嚴格的警報系統(包含數據標準、應對策略),為什麼澳門卻出了這麼大的災情?
仔細調查才發現:當天香港天文台清晨就掛上了象徵「烈風」、應該停班停課的八號風球,但澳門政府卻直到早上七點半才通報會在兩小時後掛上八號風球,讓許多在上班途中的人進退兩難。
更離譜的是短短兩小時後,風力就升上了十號風球(風速 118 km/hr 以上,交通要道封閉、民眾應避免外出或行駛),只因為政府重大的錯誤決策而造成大量傷亡。
我們怎能放任中央政府,放權地方政府用颱風假買票?
天鴿的故事帶來了非常好的提醒:台灣根本沒有機制檢驗政府為什麼要放假,就算政府亂搞我們也無從究責起。
澳門因為極為精確的警告標準,所以能迅速地針對政府決策進行檢驗(雖然檢討有沒有用是另外一回事),但反觀台灣現行的規定,幾乎只仰賴政府做出「100% 準確預測」、沒有嚴謹的 SOP 去做防颱措施,因為「放錯假」就會被罵翻——但這根本不可能做得到,也違背了颱風假避難準備的用意。
台灣很難像美國一樣,交由州長決定是否要疏散或要求人民待在家裡,畢竟現在這樣做就已經碰到了困難了,不如參考港澳建立一套精密的機制做決策。
現在雖然需要仰賴中央氣象局的預測,但最終的決定權卻在地方政府,責任通通丟到各縣市首長自己扛,不僅地方首長要面對資方、勞方的雙面夾擊,更形同中央政府放權讓地方政府能夠把颱風假當成一種買票的工具。
這不論對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或是台灣的經濟發展,都會造成很大的危害。
不過顯然柯文哲和賴清德、花媽只因為放個颱風假,就一下被捧成神、一下被罵到臭頭這件事情,也讓政府覺察到了這個問題。而行政院願意和地方首長溝通,共同擬定 SOP 將會是非常好的溝通開始。
重點是:身為死老百姓,我也不想要從睡前到隔天早上都在焦慮到底要不要出門上班,也不知道颱風假到底是不是在唬爛我啊!
推薦閱讀
上班比性命還重要嗎?賴清德被罵翻的真正原因:搞錯颱風假的意義
民眾不顧專業人員死活、首長災區趴趴走作秀,一個颱風再次吹出台灣「救災怪象」
為什麼賴神和花媽被罵翻?因為台灣的颱風假法規本身就充滿問題
當你爽放颱風假時,這些人卻在哭哭…… 北市提修法:颱風假照給薪
參考資料:
颱風假放不放像賭博 柯文哲:應訂新準則
柯文哲籲颱風假訂新標準 行政院:不反對
颱風假應有新標準? 李孟諺:目前評估方式可行
柯文哲說颱風假要有新SOP 行政院回應了
【博評】因為是澳門,才發生意料之外但又情理之中的天鴿風災
(本文歡迎合作夥伴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