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衛報》,專門研究極端天氣的氣候學者 Maximiliano Herrera 表示,2021 年全球有 400 多個氣象站打破了單日的歷史最高溫記錄。 今年夏季將至,城市該如何因應熱島效應及極端氣候所造成的高溫的襲擊呢?

氣候變遷、全球暖化是導致高溫的主要原因,然而,都市規劃的完善與否,也嚴重影響城市的平均氣溫。

美國最炎熱的城市為鳳凰城,它位在美國西南部亞利桑那州,該地區一年有 144 天氣溫高達 37.8 度。高溫是鳳凰城的常態,城市高溫是鳳凰城市政府首要解決的困境。

鳳凰城是個腹地寬廣的城市,馬路如同高速公路一般平坦寬闊,因為建築物普遍不高且遠離人行道,因此無法產生太多陰影,陽光直射進入馬路,不斷傳遞熱量給地表與空氣。

鳳凰城是個腹地寬廣的城市,馬路如同高速公路一般平坦寬闊,因為建築物普遍不高且遠離人行道,因此無法產生太多陰影,陽光直射進入馬路,不斷傳遞熱量給地表與空氣。(圖片來源:Vox Youtube 截圖)

鳳凰城建築物普遍不高且遠離人行道,因此無法產生太多陰影,陽光直射進入馬路,不斷傳遞熱量給地表與空氣。(圖片來源:Vox Youtube 截圖)

舉例來說,位於鳳凰城市中心南邊的一個地區,它的結構如同一個自體發熱區,西邊是高速公路、北邊是鐵路、東邊則是機場,這些公共設施主要材料都是水泥,加上四周都是混凝土建築、工廠,以及最致命的,許多街道沒有設置人行道,完全沒有植被、行道樹。

鳳凰城市政府為了降低城市高溫,嘗試在屋頂及馬路塗上高反射率的塗層,但將高溫社區和低溫社區做比較後發現,塗幾層、塗什麼顏色不是最大的差異點,有沒有「綠色植被」最重要,植被、樹木帶來的遮蔭效果遠遠大於屋頂及馬路反射塗層。

將高溫社區和低溫社區做比較後發現,塗幾層、塗什麼顏色不是最大的差異點,有沒有「綠色植被」最重要,植被、樹木帶來的遮蔭效果遠遠大於屋頂及馬路反射塗層。(圖片來源:Vox Youtube 截圖)抵禦城市熱浪的最佳方法是「樹」,樹能減少碳排量、緩解心理壓力、降低能源成本。根據亞利桑那大學的研究,若在一個完全沒有植被的停車場、建築群的區域中,空出 1/4 的面積種上樹木,那麼周邊的氣溫約能下降攝氏 4.4 度。

種樹能成功為城市降溫,鳳凰城市政府投入資金種樹,每年預計將種植 10,000 棵新樹。市政府希望 2030 年,社區每個角落都能達到最低植被覆蓋率 25%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美國城市的綠化政策,公共綠化資源大多挹注在公園及主幹道,除此之外,其他區域的綠化只能靠市民自掏腰包,故富人社區的綠化程度明顯較高,平均氣溫也較低。

美國城市的綠化政策,公共綠化資源大多挹注在公園及主幹道,除此之外,其他區域的綠化只能靠市民自掏腰包,故富人社區的綠化程度明顯較高,平均氣溫也較低。(圖片來源:Vox Youtube 截圖)

在鳳凰城,如果在住家西邊或南邊種樹,透過遮蔭的效果,空調費用可以節省 30%。種樹是根本解決降溫的最佳方法,但現實生活中,低收入的人必須在支付高額水費維護樹蔭,或支付電費開冷氣兩者間抉擇。維護樹木、草皮所費不貲,除了花錢還需要花時間維護,綠化並不是低收入家庭優先考慮的支出,甚至是一種奢侈的生活開銷。

根據報導,居住在年均溫 20 °C至 23 °C的地區,罹患憂鬱症風險最低,當居住地年均溫高於 23 度,憂鬱發病率較高,每升高 1 度就增加 7% 的發病風險。由此可見,解決城市高溫,同時能守護市民的心理健康。鳳凰城的案例指出,政府若想要解決城市高溫,貧窮地區的綠化政策將是首要面對的課題,提供完善的綠化、灌溉費用政策則有可能是解決高溫城市的關鍵。

(首圖來源:Vox Youtube 截圖)

推薦閱讀

全歐洲空氣最髒的首都「索菲亞」,市民一邊告政府一邊自己種樹救呼吸!

市民為了綠化城市,自己種樹行不行?一場民眾自發的「綠化實驗」被馬德里市政府狠心喊停

家前又在砍行道樹,除了無奈還能做什麼?一位植物愛好者跟你聊請尊重「行道樹」也是一門專業

(參考資料:Vox Youtube、《衛報》KJ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