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美國總統拜登上任後的首項美國軍售台灣「M109A6 自走砲案」,總經費 173 億,於 2020 至 2026 年分年編列,原先預計首批 8 輛自走砲會在 2023 年交運來台;我方陸軍還規劃今年派出 30 位資深軍士官赴美訓練。然而,近日美國表示因產線排擠,最快 2026 年才能交貨。
沒了自走砲的台灣,軍力規劃會如何改變?(責任編輯:連柏翰)
美國延遲交運 M109A6 自走砲,改提供海馬斯火箭系統
美方通知將延遲交運售台的 M109A6 自走砲,改提供海馬斯系統等替代方案。專家認為,兩者替代性不高,美方此一決定,恐將導致國軍砲兵射擊指揮自動化程度,短期內難以大幅提升,嚴重影響國軍提升本土防衛作戰的能力。
國防部今天表示,M109A6 自走砲軍購案因生產線排擠,美方告知最快於 2026 年後方可交運,並提供包含海馬斯系統在內,其它更精準與遠程的替代方案選項,我方目前正審慎評估中。
自走砲跟海馬斯能夠互相取代嗎?專家:很難
對此,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揭仲指出,海馬斯多管火箭系統與 M109A6 自走砲在戰場上擔負任務不同,海馬斯依照發射彈藥種類射程為 42 到 300 公里,主要是打擊敵軍前線後方的高價值目標,且數量極為有限; M109A6 射程約 24 至 30 公里,主要是替前線國軍部隊提供距離較近、持續性火力支援,兩者很難相互替代。
揭仲說,海馬斯與 M109A6 功能與角色差異極大,就算國軍真捨得用海馬斯來支援第一線地面部隊,但即使日後增購、全部也就 17 套,所配賦彈藥總數亦無法應付支援第一線地面部隊所需的龐大彈藥量,難以在國土防衛作戰有效提供地面部隊持續火力支援。
台灣國軍火砲有多舊?從越戰時期留下來,無自動化射控系統
國防院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研究所副研究員舒孝煌表示,國軍目前還在使用越戰時期老式火砲,包括 M114 牽引式榴砲和 M55 加農砲,不僅老舊且機動力不佳,M55 有效射程僅 17 公里,更無自動化射控系統,早就不合時宜。
舒孝煌說,陸軍其他的 M109A2 和 A5 雖然可以機動,但都不具備自動化射控系統,遠程火力是急待提升;此外,國軍目前已有跟海馬斯火箭類似的國產雷霆 2000 多管火箭,相對比較急需獲得 M109A6 自走砲來更新火炮類武器。
舒孝煌指出,M109A6 自走砲有自動射控系統、GPS 定位、地空無線電、自動射擊管制系統,可由無線電接獲命令後,射擊管制系統自動計算火砲角度和方位,從接到命令到射擊不到 1 分鐘,國軍先前向美提出採購需求,正因是相當迫切需要更新的武器。
蘇紫雲:可轉為買海馬斯砲兵飛彈
國防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長蘇紫雲認為,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近期在國會聽證會,仍強調強化台灣防衛能力,美方對台軍售調整,並非戰略因素,是戰術因素,美方主要考量恐是台灣國防預算偏低,特別是作業維持費不足。
蘇紫雲指出,台灣在 2020 年對美採購 64 枚陸軍戰術導彈系統(ATACMS)M57 戰術飛彈,數量有限,若能將 M109A6 預算 7.5 億美元轉為採購海馬斯砲兵飛彈,至少可額外增加 150 枚以上的飛彈(視搭配車輛數量而定),可形成更具嚇阻的軍團砲兵火力,不失為另一有效選項。
推薦閱讀
【美國民意能影響台灣未來】美前國防部副部長:為遏阻中國侵台,關鍵在教育美國民眾
路透分析:不看好中共下馬威戰略,幻想台灣人會歡迎「解放者」侵台是想太多
中國疑將在「台灣前邦交國」設軍事基地!美方緊急插手是否及時?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Citi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海馬斯系統替代M109A6 專家憂影響本土防衛戰力〉。首圖來源:wikiw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