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台灣新冠疫情單日確診人數破萬,即便重症率極低,但是仍有部份民眾人心惶惶。公衛專業的前副總統陳建仁貼出臉書,用數據告訴你,不用太驚慌。(責任編輯:連柏翰)
國內 COVID-19 確診持續攀升,前副總統陳建仁說,台灣與美、韓等國相比,每百萬人口 7 日滾動平均確診死亡數及平均致死率都是最低國家,籲勿誇大推測疫情、造成恐慌。
陳建仁:台灣用 3 張圖表呼籲民眾勿過度恐慌
陳建仁昨天深夜在臉書指出,Omicron 變異株導致台灣 COVID-19(2019 冠狀病毒疾病)確診人數呈現幾何級數增加,民眾難免心生惶恐,近來更有一些人士根據以往 Alpha、Beta、Delta 變異株的致死率或是其他國家的致死率,來套用在台灣 Omicron 確診個案,以致造成誇大的預測。
為讓民眾了解台灣疫情現況,陳建仁特別在臉書貼出 3 張圖表,分別為今年 1 月 1 日至 4 月 26 日,台灣、美國、法國、以色列、南韓及中國等國家在與病毒共存的情境下,各國的 COVID-19 確診人數、確診死亡數、致死率變化。
平均確診人數:台灣低於許多國家
根據圖表分析,陳建仁指出,以每百萬人口 COVID-19 的 7 日滾動平均確診人數,美國、法國、以色列先後在 1 月達到流行的最高峰,每百萬人口每天平均確診人數,分別高達 2426、5436、1 萬 968 人,香港、南韓則先後在 3 月份達到流行的最高峰,分別高達 8764、7894 人,而台灣高峰在 26 日、為 182 人。
平均確診死亡數:台灣是最低國家
若以每百萬人口的 7 日滾動平均確診死亡數來看,香港、以色列、美國、南韓、法國的每百萬人口每天的平均確診死亡數最高值分別為 37.7、7.9、7.8、7.0、5.2 人,香港則遠超過其他 4 國達 4.8 至 7.3 倍,而台灣則是 0.01 人,目前是最低的國家。
平均致死率:台灣是最低國家
若再進一步以 7 日平均致死率來看,陳建仁說,從 2 月中旬起,香港、美國的 COVID-19 致死率都曾高達 2%,4 月底降至 1.1%,法國與以色列大都維持在 0.05% 至 0.2%,南韓則由 1 月中旬的 1% 逐漸下降至 4 月底的 0.1%,中國最近則大幅上升至 0.1%。
而台灣則由 1 月中旬的 0.6% 逐漸下降至 4 月底的 0.03%,目前也是 COVID-19 致死率最低的國家。
流行病學研究需適時適地
陳建仁指出,由於 Omicron 變異株的感染者,有相當高比例為無症狀感染者,特別是在高疫苗覆蓋率國家,有更多感染者屬於無症狀感染,確診病例的估計相當容易有偏差,因此疫情預測對現階段防疫工作沒有任何幫助,且誤用外國數據進行台灣疫情推測,不合時宜也會造成不必要恐慌。
陳建仁表示,唯有進行國內的血清流行病學研究,掌握已感染的人數及確定感染而未通報的百分比等參數,才能做出適時適地、禁得起驗證的推測。
陳建仁強調,在 Omicron 盛行的現在,防疫的觀察重點不在確診病例數而在重症和死亡人數,防疫目標也不再是零感染,而是將重症與死亡數降至最低,只要疫苗覆蓋率繼續大幅提升、快篩試劑充足而且普及社區基層、快篩陽性而必須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都能在黃金時間內接受治療,重症數及死亡數即可大量減少,無須過度恐慌。
推薦閱讀
沒有確診也不代表身心健康──疫情世代的我們要怎麼度過「長期」對染疫的恐懼
【怎麼住才能活得像個人?】疫情後,日本人崇尚「全新的日常」生活方式
為什麼新冠疫情導致了經濟危機,卻沒有造成金融體系瓦解——華爾街日報記者揭開聯準會驚心動魄的危機處理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Citi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Omicron高比例無症狀 陳建仁:勿誇大推測疫情、造成恐慌〉。首圖來源:中央社記者鄭傑文攝,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