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許多貨車後方都漆有「請按喇叭」或「按喇叭 OK」之類的標語。(圖片來源:中央社,記者林行健新德里攝)

【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在台灣,開車按喇叭是大忌,但在印度卻是家常便飯,一起來認識印度按喇叭文化,以及政府因應駕駛者熱愛按喇叭的習慣,祭出哪些有趣的交通政策!(責任編輯:陳怡君)

在許多國家,開車時按喇叭代表的多半是警示、不滿、抗議甚至挑釁等負面情緒。在台灣,按喇叭可能引發汽車駕駛之間的口角,甚至街頭鬥毆;在菲律賓,甚至可能惹來殺身之禍。

在印度,車後方貼有「請按喇叭」標語

但在印度,按喇叭可以是駕駛禮儀及善意的展現,這一點能從貨車、公車和小客車後方的「請按喇叭」、「按喇叭 OK」等標語看出,而這樣的標語也令許多外國遊客感到困惑。

由於「請按喇叭」這個詞彙在路上的能見度太高,早在 2009 年就有寶萊塢電影以此為片名蹭熱度,而在多座城市也有類似名稱的餐廳。

「我們歡迎其他車輛在超車時按喇叭知會一下。」卡車司機維傑告訴中央社記者:「我們相信按喇叭有助避免交通事故發生。」

至於類似標語始於什麼年代?42 歲的維傑不清楚,只知道從小時候就曾在路上看過。

教練特別把按喇叭納入課程的一部份

「我聽說早年印度的公路左右兩邊各只有一條車道,而許多卡車的照後鏡不是壞了就是為避免擦撞而折起,所以按喇叭只是在超車時提醒其他車輛『我來了』,沒有惡意。」維傑補充。

駕駛學校教練穆克什也坦承,按喇叭是他課程的一部分,因為在印度開車一定要會按喇叭。

德里人對按喇叭想法不同

然而,對於德里居民米拉而言,按喇叭意味的是駕駛人缺乏耐心與自私。

米拉說:「你可以發現到,印度人按喇叭已經成癮,特別是在都市;等紅綠燈時,綠燈才剛亮起不到一秒,後方車輛就已按喇叭催逼,行人過馬路時常遭急駛而來的車輛狂叭,一些有錢人開車回家時會按喇叭要警衛開門。」

「時代不同了,按喇叭的習慣應被汰除。」她說。

的確,在許多大城市,來自摩托車、三輪車、私家車及大型車的喇叭聲此起彼落,幾乎可組成交響曲,只是駕駛們習以為常,不會因此而朝對方動怒。

車輛喇叭聲是印度噪音污染的主要源頭

根據印度中央污染控制局(CPCB)於 2018 年發布的報告,印度 6 大都會區的噪音污染嚴重,主要源頭是車輛喇叭聲,其中科技重鎮清奈市(Chennai)白天平均可達 67.8 分貝、晚上仍有 64 分貝;緊隨其後的是海德拉巴市(Hyderabad),白天可達 67.1 分貝、晚上為 62.3 分貝。

其餘 4 個都會區為加爾各答(Kolkata)、班加羅爾(Bangalore)、孟買(Mumbai)及德里(Delhi)。

印度當局針對按喇叭祭出不同對策

隨著環保意識的抬頭,印度相關當局也開始推出各種措施,改變按喇叭的習慣。孟買交通當局 2020 年 1 月曾試行「懲罰性燈號」,如果車輛的喇叭聲超過 85 分貝,紅燈時間將會延長。

另方面,部分印度地方政府已禁止車輛漆上「請按喇叭」字樣,且噪音污染法也禁止在醫院、學校及宗教場所附近按喇叭,但這樣的習慣在老一輩司機當中已根深柢固,一時片刻想要改變並不容易。

推薦閱讀

【咖哩控看過來!】人類從什麼時候開始吃咖哩?9世紀的印度寺廟碑文中有線索

【想像高速公路上方路過一隻美洲獅】美國花 26 億蓋動物通道,期待動物無縫融入山區

【整理行囊去泰國玩?】每日確診數 2 萬,為何泰國政府仍鐵了心開放國境

(本文經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Citi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特派專欄 這樣才有禮貌?印度駕車按喇叭文化〉,首圖來源:中央社,記者林行健新德里攝)